遼寧重磅發文:真金白銀給獎勵!

娛樂頭條 1469℃

遼寧重磅發文:真金白銀給獎勵! - 陸劇吧

對新認定或遞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對獲得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縣,給予20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對新進入百強縣和百強縣排名進位的縣分別獎勵3000萬元、2000萬元。

日前

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

關於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縣域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遼寧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動力,加快補齊縣域經濟發展短板,推動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補齊縣域基礎設施短板

(一)加強縣城及重點鎮建設。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紮實推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對縣城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等項目建設給予資金支持,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每年遴選20個左右重點鎮,對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平台配套等項目建設給予資金支持,打造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和農業特色鎮。

(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縣鄉村公共設施,重點實施燃氣、供水、供熱、排水老舊管網改造工程。推動縣城基本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促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統籌開展美麗宜居村、鄉村振興示範帶、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和農村環境凈化整治,加大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力度,對農村環境凈化整治成效顯著的縣,每年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金獎勵。強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發展農村電商,完善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對倉儲、配送、檢測等設備設施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5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標準給予資金補助。

(三)增強縣域道路通達度。提高縣城與周邊城市互聯互通水平,優化縣城路網結構,打通道路微循環。加快推進普通國省道縣級行政節點繞城公路和「四好農村路」建設。推進公路客運站建設,推動城市公交線路向周邊城鎮延伸,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推行全域公交。

(四)提升水利基礎設施能力。結合遼河幹流防洪提升、重點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等工程建設,全面補齊縣域防洪能力短板。結合大夥房輸水二期二步、重點輸供水內蒙古支線(朝陽輸水線路)等水源工程建設,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和小型供水工程標準化改造。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提升農田排澇能力。

(五)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原則,積極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重點發展陸上風電、光伏;北黃海和渤海海域着力推進海上風電發展;推進「千鄉萬村馭風行動」落實,促進農村地區風電就地就近開發利用。推進遼東和遼西地區縣域天然氣管網建設,安全有序開發沿海核電,科學合理髮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設施。

(六)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支撐。實施好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發揮規劃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完善城鎮建設領域專項規劃編製,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健全「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七)有效盤活存量資產。釐清存量資產底數,分類建立資產台賬,實行動態精細管理,形成重點項目清單,「一項目一方案」推動項目盤活。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力度,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實行「增存掛鈎」機制,配置計劃指標與處置存量土地掛鈎。

二、深化改革創新

(八)深化放權賦能改革。支持各市因地制宜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且具有承接能力的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依法賦予縣實施。權限下放過程中,人、財、物等資源同步向縣域傾斜,確保下放事項接得住、用得好。

(九)激發園區活力。深化產業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推動「管委會+公司」模式實質性運行,力爭「園內事園內辦」。堅持以規劃為統領,圍繞優勢主導產業,推動產業要素集聚,扶持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到2025年,在縣域內建設不少於10家省級特色產業園區。每年對縣域內省級經濟開發區開展綜合效益評價,根據評價結果,每次對不超過5家省級經濟開發區分別給予300萬元資金獎勵。

(十)支持創新型縣建設。對國家創新型縣,在項目、人才、政策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支持縣域企業同省內科研單位建立產學研聯合體。開展「科技專員服務企業」活動,引導科技專員更多向縣域企業派駐,幫助解決技術、人才和政策服務等難題。完善農村科技特派工作模式,服務縣域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提升農業科技水平。

(十一)推動縣域數字經濟發展。推動落地一批數據跨領域融合應用場景,建設數字鄉村,開展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重點配套智能農機、無人機、北斗導航、大數據平台等硬件設施和信息化系統,培育一批省級智慧農業應用基地。對種植業、設施農業、畜牧業、漁業智慧提升應用等項目,按照不超過總投資30%的比例給予資金支持,單個項目支持上限為1000萬元。

三、推進縣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十二)打造一批特色農業縣。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加強惠農政策支持,實施好玉米、大豆、稻穀生產者補貼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實施種養加銷、農文旅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打造一批生產規模較大、產業特色鮮明、品牌影響力強、經濟效益好、「設施化、園區化、融合化、綠色化和數字化」程度高的先進縣。每年遴選5個特色農業縣,給予每個縣1000萬元資金獎勵,用於特色農業縣建設。

(十三)建設一批工業強縣。開展縣域工業發展質量評價,支持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縣,加快打造現代優勢產業集群。指導支持各縣培育壯大1至2個主導產業以及1至2家龍頭企業,對項目建設、產業平台構建等給予資金支持。加快農產品加工項目建設,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新增先進生產加工設備投資項目,按照不超過總投資30%的比例給予資金支持,單個項目支持上限為500萬元。每年遴選5個工業強縣,給予每個縣1000萬元資金獎勵,用於工業強縣建設。

(十四)培育一批文化旅遊強縣。堅持「文體旅」融合、「農文旅」融合,充分挖掘轉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等資源,發展縣域文旅體產業,納入遼寧文旅宣傳新媒體平台一體宣傳推廣,提升縣域文化旅遊知名度。完善景區道路、餐飲、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管理服務水平,每年遴選3個文化旅遊強縣,給予每個縣500萬元資金獎勵,用於文化旅遊強縣建設。

(十五)做強一批優質經營主體。實施縣域優質企業培育行動,支持「個轉企」依法依規直接變更登記,促進個體經濟健康發展。打造一批省級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綠色工廠,給予單個企業最高100萬元資金獎勵。對新認定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對新認定或遞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十六)提升一批特色產業集聚區。依託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和22個重點產業集群,圍繞通用航空、汽車及零部件、能源裝備、軸承、消費品、精細化工等產業細分領域,結合各縣特色和優勢,打造縣域特色產業集聚區。推進特色農產品向產地加工、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建設41個農業特色產業優勢區。採取貸款貼息、直接補助等方式,支持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等項目建設。

(十七)培育一批優勢特色品牌。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引導企業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品牌成長機制,支持企業和產業園區參與省級以上品牌價值評價,統籌「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建設。每年發佈縣域特色產品名錄,利用品牌價值信息發佈等創意活動加強宣傳推介,打造一批遼寧優質品牌。對首次獲得「遼寧優品」品牌企業,給予5萬元資金獎勵。

四、推進縣域綠色低碳發展

(十八)加快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以水泥、菱鎂等行業為重點,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推動資源節約循環利用,推進縣域原材料及加工行業等系統性清潔生產改造。持續推進清潔取暖,加大農用散煤替代力度,加快既有農房節能改造。推廣機械深施、種肥同播、側深施肥、水肥一體等高效施肥方式,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十九)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治理。以遼東綠色經濟區為重點,指導推動生態受益地區與生態保護地區所在縣通過協商等方式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適當提高補償標準。加快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實施遼河流域綜合治理保護,推進尾礦治理,加大廢棄礦山治理修復力度。促進拓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對獲得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縣,給予20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五、強化支撐保障

(二十)健全省級領導聯繫機制。拓展釋放省級領導同志鄉村振興聯繫點制度效能,建立「省級領導+牽頭部門+縣」的聯繫工作機制,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挖掘發展潛力,匯聚各方資源、形成整體合力,激發縣域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

(二十一)加大對縣域的財政支持力度。對新進入百強縣和百強縣排名進位的縣分別獎勵3000萬元、2000萬元。對全省(大連參照執行)主體稅種收入增幅在20%以上的縣,每提高1個百分點獎勵100萬元,最高獎勵1000萬元。對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突出的縣給予100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在分配均衡性轉移支付確定各地標準財政收支及缺口時,將縣級地方稅收收入超過全省平均增幅20%的部分作扣除計算。

(二十二)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增強企業融資能力,支持金融機構完善適合縣域經濟發展的貸款產品,推動開展大棚、冷藏庫等農業設施和生豬活體畜禽等抵押貸款業務。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企業藉助資本市場發展,落實企業上市扶持政策。提升地方金融組織服務能力,完善覆蓋全省的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開展「三農」融資服務,提高農業融資擔保的覆蓋面和普惠性。

(二十三)加強人才支撐。實施「興遼英才計劃」農業專家項目、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項目,加強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推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強基固邊專項定向就業計劃、「百校千企」人才對接計劃,落實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有關傾斜政策,對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放寬職稱評審條件。開展專家服務基層行動、農村科技特派行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到縣域兼職創新、離崗創業、在職創辦企業,支持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返鄉入鄉創新創業,培育發展地方特色勞務品牌。

(二十四)建立省縣直接服務機制。建立省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機制,出台評價辦法,每年召開全省縣域經濟大會,表揚先進,交流推廣典型經驗。加強省縣聯動,推動省直有關單位和省屬國有企事業單位面向各縣開展履職能力、政策解讀、重點任務落實等專題培訓。

(二十五)建立幹部獎懲機制。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獎懲機制,經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審核同意,高質量發展先進縣黨政領導班子及作出重大貢獻部門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可適當提高。相關評價結果作為幹部能上能下、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

(二十六)強化基層治理能力。推動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加強對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提升組織力,增強為民服務能力,強化黨群服務中心為民服務功能。增強基層平安法治能力,提升安全風險前端預警能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群眾參與水平,提高社會治安防控處置整體效能。暢通和規範經營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

本意見執行期3年,意見中所指縣包括縣級市。

來源:遼寧日報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