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戲劇」的內核找尋和挑戰應對|業內說

娛樂頭條 4991℃

近年來,隨着「博物館熱」的不斷升溫,也激發出文旅業很多新需求。在全面推動文物活起來,同時有效做好文物保護的路徑上,很多博物館充分挖掘文物所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和道德規範,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多措並舉推動文物資源活起來、動起來,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形式新姿態走進公眾視野、展現文化魅力,尤其在戲劇與文博場館的融合上進行了創新性探索,將戲劇舞台的藝術魅力融入文博空間。

「文博戲劇」的內核找尋和挑戰應對|業內說 - 陸劇吧

圖/ic photo

以劇目為媒介,將傳統與現代、文化與旅遊巧妙結合,不僅讓文物「活」起來,更讓歷史「動」起來。文博戲劇作為一種文化創新形式,有哪些優勢?創作應遵循哪些特別的要求?讓文物「活」起來的內核究竟是什麼?新京報專訪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向勇,從產業觀察的方向解讀新形式。

優勢:疏解市民參觀博物館所產生的距離感

若以1984年的《魁北克宣言》發表作為「新博物館學」誕生為標誌,在過去四十年的發展中,可以說「新博物館學」始終在指導着博物館核心功能的拓展。從早期博物館強調收藏、研究、展示這三大核心功能外,在此基礎上延伸至博物館的教育、傳播,以及現在的文創等,博物館的功能越來越多元化。

隨着「新博物館學2.0」時代的到來,近兩年進一步強化了博物館社會化的功能性,以及與人互動的屬性,博物館的運營視野,也從過去僅停留在館藏內延伸至館藏外。在此背景下,博物館自身功能和認知都在產生着變化,中國的博物館人也看到了博物館正在擔當著一個知識生產、創意生產、社會建構新的使命地位。

在新博物館學、新技術主義、新消費主義、新商業主義等各方思潮及觀念的影響下,出現了現在所看到的「博物館+」戰略,而「博物館+戲劇」便是「博物館+」戰略在這些消費觀念當中,產生出的社會現象,代表着「博物館+」戰略繼續深化的趨勢。這種新形式豐富和提高了博物館的功能屬性,不僅增加了人們對博物館造訪的興趣,也增強了人們對於博物館的深度體驗。

其實戲劇藝術的「敘事性」、表演者在場的「身體性」以及表演過程中情感投射的「互動性」,這些特質與人們體驗消費中非常關注的一些特點結合緊密,由此打破了人們原有對博物館應是神聖靜穆的認知。通過戲劇化的舞台效果,它會引發人們一種全新的消費期待,疏解過去市民參觀博物館所產生的距離感。

內核:文物「活化」進入人們精神信仰中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要以實際行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這些需要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便是守正創新。

正如在博物館裏進行戲劇演出,無論在空間的選擇、時間的安排、體驗方式還是節奏掌控等方面,都應對博物館本身的展陳空間和展陳的文物價值有一個認知。對於戲劇創作者來說,要深度地理解和了解博物館的特性,而不只是抓住館藏文物的內容表達一個故事。要做深度的解讀,並通過歷史、空間的維度把敘述對象的文化價值深度闡釋出來,再按照戲劇表演藝術的形式轉化,進而展現出博物館館藏文物與戲劇藝術的雙重意蘊,二者之間是需要轉譯的。

由此看來,所謂讓文物「活起來」,表面上像是說讓文物動起來,其實深入地理解是讓文物從靜態變成流動的文化,從靜態的產品變成人們流動性的生活——要「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當中,「活」在價值認知當中,甚至要「活」在人們的精神信仰當中。

從學術或更理性的層面去看,文博戲劇確實是一種新的戲劇類型,而它作為一種新興的博物館功能,二者疊加在一起,未來會產生出怎樣的藝術形式,會為博物館構建出怎樣的功能形態,需要在學術上進行更為理性與深入的研究,總的來說,目前大家看到的僅僅是一種表面現象,但值得去持續觀察。

思考:創作要以尊重博物館文化價值為前提

如果按照內容、形式、材料、場景四個維度思考,文博戲劇首先發生在博物館的展陳空間,故事一定與某一件文物有關,進而拓展館藏文物在器物表面上所呈現出來的文物價值,進行活態的挖掘。文博戲劇一定是流動式的觀演,打破傳統的座椅式的固定空間化。在材料上也要形成雙重或者多種材料的運用,當博物館的展廳空間取代了傳統的戲劇舞台,那它一定是要符合博物館自身空間所形成的舞台效果。因此從發生空間、觀演形式、故事敘述等方面,可能對未來文博戲劇都提出了新要求。

這是一個立體、全方位的轉化體系和雙創綜合的創作方式。首先要尊重博物館自身的規律。從戲劇角度來說,是在拓展演藝新空間,打破傳統戲劇裏面的觀演方式,尤其放在博物館裏進行演出,彼此都要尊重自身的文化屬性。文博戲劇不管怎麼去解構,重新敘事,動態化呈現博物館的文物藏品,都要以尊重博物館文化價值的定位合法性與權威性為前提,例如,在博物館裏進行一些純娛樂化的演出,歷史虛無主義的作品是絕對不允許的。在博物館場景當中發生的戲劇演出,天然地就有一個規定性,如果在博物館場景中用戲劇傳遞真善,按照場景解構規定的合法性、戲劇性和真實性三大維度來講,合法性肯定是第一位,而其中就包括歷史的合法性、政治的合法性、意識形態的合法性都必須要尊重。

目前文博戲劇還不能成為拯救那些「非明星博物館」經營不善或人氣不足等問題的一種方式,它僅僅算是博物館深化策略,進行多元化運營,複合型功能拓展等方面的一種新形式。從某種程度來說,文博戲劇還處在探索和嘗試階段。首先,不要過分誇大文博戲劇的功能性,但要持理性、審慎且樂觀的態度去看待這一現象的出現,再以守正創新的風險防範,加強內容敘事,做好演出過程的風險管理,在這些前提下,我們才能夠讓文博戲劇繼續發展並完善下去。(口述:向勇)

新京報記者 劉臻

首席編輯 田偲妮

校對 翟永軍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