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現場,國家級非遺舞草龍結合經典折子戲《三看燈》。
戲看得不少,這麼大排面還是頭一回。
前不久,兩輛大巴士、三輛集裝箱卡車開進松江區葉榭鎮。村頭,圍觀的百姓交頭接耳:市裡院團來了!看文藝演出,葉榭百姓算得上見過世面。去年全國夏季「村晚」示範展示活動上,村裡搭了露天舞台,有搖臂、光束燈……一場大直播,甚是熱鬧。
這回,來了村民們心心念念的滬劇院。用上海滬劇院黨總支書記吳巍的說法——傾團而出,將市中心劇院的演出「復刻」平移到鄉村劇院。
葉榭百姓對滬劇情有獨鍾。他們打小就從收音機里聽滬劇,聽不過癮,要看戲。松江區公共文化內容配送平台上,滬劇被點得最多:《大雷雨》《蘆盪火種》《阿必大回娘家》……但,還是不解渴。村裡有不少戲迷,模仿電視上滬劇團的演出,學得有模有樣。時間一長,心生期待:能否現場看一回上海滬劇院的折子戲?
另一頭,上海滬劇院也在找觀眾,擴大劇團聲量。
比如,如何通過演出擴大滬劇市場、聚攏滬劇資源、把住基本盤觀眾、滿足不同需求?滬郊百姓是滬劇主要受眾之一。葉榭鎮的非遺、場地及文藝資源豐沛,百姓需求熱切,也正符合滬劇院的探索方向。
隨着市政協重點調研課題「大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深入推進,市政協文化衛生體育委員會和機關黨委也積極牽線搭橋,推動送戲下鄉。田間地頭,好戲開場。
解渴
葉榭鎮滬劇骨幹徐林,業餘唱了四十年滬劇,從沒化過這麼專業的妝。
送戲下鄉,為了讓戲迷們過把癮,滬劇院特意邀請村鎮滬劇沙龍的骨幹同台演出。
演出當天,徐林在《庵堂相會·問叔叔》中飾演陳宰庭一角。候場時,聽到鄉里鄉親誇讚他的扮相,嘴角止不住地往上揚。徐林見識了「國家級」的服、化、道。譬如《蘆盪火種·智斗》中胡傳奎一角,為了符合「草包司令」的角色設定,演員的鼻子和耳朵是用專門製作模型裝上去的。「平常我們在鎮里、村裡演出,簡簡單單畫個大眼睛、大眉毛就上台了,哪裡還有專門造型、拍定妝照?」
徐林是葉榭鎮滬劇沙龍的「台柱子」。鎮上有三個「登記在冊」的村鎮滬劇沙龍、一個江南絲竹清音班演出團體,都屬於村民自發組織。還有不少「無名沙龍」,散落田間地頭。平日里,村民們看着演出視頻,依樣畫葫蘆地學,有模有樣了就演。這次上台前,滬劇院特意選派青年演員對村裡沙龍骨幹進行業務指導。
滬劇《大雷雨》是村民們最熟悉的戲,當天要上演其中一個選段。一早,國家二級演員、《大雷雨》中馬慧敏一角的飾演者王禕雯和國家二級演員朱君堯就到了葉榭鎮非遺體驗館,幫助滬劇骨幹們排演《大雷雨》第一場。
王禕雯和朱君堯都是上海滬劇院「95後」演員,沙龍骨幹們平日看的視頻許多都是他們這一代演員出演的。
沙龍骨幹馮文美62歲了,常演馬慧敏。「學了才知道,有這麼多門道。」馮文美髮現,光跟着視頻容易只學到「形」。比如走位,我們只知走,但不知為何要走,「走一段是為了鋪陳下一個動作,原先,我們不知道這其中的關聯。」
滬劇,發音講究。「我們在舞台上用的是標準上海話,有尖音跟團音之分。業餘愛好者們不清楚哪些字眼需要咬,所以聽起來就不純正。」朱君堯說,經過摳戲,沙龍骨幹們很有進步。
在葉榭,滬劇的群眾基礎紮實。演出下午1點半開始,上午11點多就有村民去影劇院佔位子。前排座位最搶手,上了年紀的戲迷要看得清楚、聽得過癮。影劇院600多個座位,中午12點多就座無虛席。演出將近兩小時,還有戲迷舉着手機錄像。「聽得過癮,回去可以回看。」她說。
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指導葉榭鎮滬劇沙龍骨幹。
聯動
滬郊,一直是滬劇受眾的「大本營」。
有關史料記載,滬劇的前身——「花鼓戲」曾在松江地區盛行一時。當地形成了許多職業或半職業的民間演出團體,常在農村搭台演出。進入中心城區,幾經易名改稱「滬劇」。但在松江民間,仍稱之為花鼓戲,或與灘簧、申曲混稱,極受農村民眾喜愛。據新編《松江文化志》,上海地區第一個以「滬劇」知名的女藝人叫陸小妹,就是土生土長的葉榭人。
葉榭鎮距離市中心50公里,生活節奏與鬧市全然兩幅光景。上午10點多,村民們就備好了午飯。漫長的午後,村民沒有午休習慣,就盼着聽戲。葉榭鎮黨委委員夏慧滋說,「這麼多劇種,村民們就愛聽滬劇。一有演出,場地很快就擠滿人。」
對滬劇,葉榭百姓的熱情綿延。換句話說,這場大戲,葉榭鎮接得起。
演出現場,第一場戲是《三看燈+舞草龍》,葉榭鎮國家級非遺舞草龍結合經典折子戲《三看燈》開場,一下子點燃了氣氛。
當然,一場戲下來,燃的遠不只氛圍。
上海滬劇院事業發展部主任徐蓉一眼相中當地的區級非遺筘布紡織。據葉榭非遺傳承人介紹,明代時期的「葉榭筘布」曾聞名一時,為葉榭古鎮贏得「衣被天下」美譽。徐蓉認為,用筘布紡織製成的旗袍非常適合滬劇的民國戲,做成對襟和斜襟能體現江南文化海派韻味,值得挖掘合作空間。
吳巍提出合作場景,比如非遺舞草龍、滾燈等可與滬劇傳統劇目合作,筘布紡織可參加滬劇院參與主辦的新中式服裝高定展示和研討活動,江南絲竹清音社可與滬劇院演奏團合作推動曲目整理和表演傳承等。表面看,是送一場戲,真正解渴的,是更深層次的聯動和相互賦能。市政協文化藝術界別委員朱儉認為,上海滬劇院去年演出237場,再滿足各梯度演出需求實在分身乏術。而葉榭鎮擁有具備一定表演基礎的民間沙龍,對他們進行指導提升沙龍骨幹的表演水平是為一種探索。
這也契合了上海滬劇院正在發力的目標:拉動區屬和民營滬劇團甚至滬劇沙龍參與滬劇系列活動,遞本子、送曲子、頂柱子、圓場子,一起實現滬劇觀演供需階梯匹配,共同做大滬劇市場,穩住滬劇觀眾。
夏慧滋告訴記者,此番上海滬劇院與葉榭鎮的合作中就有打造優質鎮級滬劇表演團隊。在滬劇、滬語傳習的基礎上,挖掘和培育社區滬劇表演人才,培育、壯大鎮級特色文化團隊等。
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指導松江區葉榭鎮小朋友學習滬語。
角兒
吳巍評價葉榭鎮的觀眾「有點兒懂行」。演員在演,觀眾跟着打節奏、哼唱的不在少數。若問他們為啥渴盼滬劇院來人。回答:「看重的是角兒。」
葉榭百姓口口相傳的角兒是耳熟能詳的滬劇名家。這對一個鄉鎮的滬劇沙龍而言,更切合實際的是,多培養一些水平精湛的「台柱子」。夏慧滋說,希望上海滬劇院能夠支持劇本方面的原創,結合葉榭本土歷史、文化資源創排出更多新戲,也幫助沙龍骨幹對內容有更多理解,提升表演技藝。
眼下,上海滬劇院擬將葉榭鎮納入「百鎮聯動」項目。這是滬劇建構新生態的方式:三年內,在全市與100個鄉鎮街道實現共建,成立「滬劇藝術街鎮文化資源共同體」,鋪開20個「滬劇藝術推廣傳承基地」和「滬劇方言文化教學點」等。構建這樣一種生態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讓院團自身騰出更多時間捧角兒。
一場更大的好戲正開演。
參與調研的市政協委員分析,藝術院團需在以「角兒」為代表的藝術精英培養和公共文化服務需求之間,找到平衡。真正的角兒既需要為其量身打造、精心打磨腳本和辨識度;更重要的,角兒是捧出來的——這需要大量的受眾認可,沉入田間地頭、街巷裡弄,吸收養分啟迪表演和創作,沉得下才能冒得出。
作者:蘇展
文:蘇展圖:上海滬劇院提供編輯:占悅責任編輯:王嘉旖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