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火爆的恐怖片,非韓國電影《破墓》莫屬。
今年2月在韓國上映後,該片蟬聯了39天票房冠軍,累計觀影人次超過1178萬,打破了《釜山行》創下的票房紀錄,成為韓國影史上最賣座的恐怖驚悚類電影。
而在上個月剛剛結束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該片在「嘉年華·午夜場」單元中進行展映,更是達到了「一票難求」的境地。上線流媒體後,國內的恐怖片愛好者火速圍觀。只用短短一周的時間,就有七萬五千多名網友在豆瓣為其打分——6.8分,好於90%的恐怖片、82%的驚悚片。
《破墓》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夠斬獲佳績,被大家如此看重?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破墓》集結了不錯的演員陣容,既有崔岷植、柳海真這樣的老戲骨,又有金高銀、李到晛這樣的顏值擔當。但它最吸引人的,還是導演張在現對恐怖片的駕馭能力。張在現是出了名的低產導演,素來堅持慢工出細活。入行十年,他只導演了《黑祭司們》《娑婆訶》和《破墓》三部長片。
這三部電影都是恐怖片,創作風格相當統一。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它們的片名都與宗教、民俗有關,能讓人產生非常直觀的獵奇興趣。
什麼是「破墓」?簡單來說就是破開墳墓,把原本土葬的棺木挖出來,或移墳,或火化,讓死者的靈魂得到安息。顧名思義,電影《破墓》就講了一個和墓地有關的故事。片中涉及了巫婆神漢、薩滿跳大神、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等東方民俗文化,很容易就會讓中國觀眾感到親切。
作為一部恐怖片,《破墓》的故事被明顯地分成了兩個部分。全片採用章回體敘事,一共分為六個章節:前三個章節,看上去有些像民俗恐怖片;後三個章節筆鋒一轉,電影里的鬼怪化作實體,效仿了香港的殭屍片。
片中故事,從一次驅魔委託講起。巫師花林和奉吉遠赴洛杉磯,幫一個韓裔富豪解決問題。富豪的孩子一出生就啼哭不止。更離奇的是,富豪和他的父親也都受到過同樣的精神困擾。他們一家人,就像是被詛咒了。
花林一眼就看出,是富豪的祖墳墓風作祟。說白了,就是已經長眠的祖先過得不舒服,在祖墳里發脾氣。
為了幫富豪一家解決困擾,也為了得到高額的酬勞,花林決定回到韓國,與風水師金尚德、葬儀師高榮根結成同盟,一起為這家人遷墓。而花林、奉吉、金尚德、高榮根四人,也一起構成了本片的主角團。
富豪家的祖先,葬在了韓國江原道的某個山頂。來到山頂後,眾人赫然發現,這個山頂根本不是什麼風水寶地,而是一個極凶、極陰之地,根本不適合埋葬。這讓資歷最老的金尚德不寒而慄。起初金尚德拒絕破墓,但花林曉之以利、動之以情,最終說服了金尚德。而隨着破墓的展開,一系列意料之外的災難,也都接踵而至……
《破墓》最大的特點,是它打破了觀眾對恐怖片的觀影預期。導演沒有使用過多的 jump scare給觀眾帶來驚嚇,而是慢慢推進,讓人感受到更深層的惡意。比如,破墓後,富豪家的棺材被人因貪念打開,意外釋出了先祖的靈體。靈體怨氣深重,於是找上了後代,要一個一個地把他們帶走。
故事就此延伸,揭開了先祖難安的過去。原來富豪的先祖是賣國賊,在日本殖民期間效忠於日本人。韓國光復之後,先祖不但沒有受到懲處,其後代還漂洋過海,在美國紮根,過上了養尊處優的生活,成為「殺人放火金腰帶」的完美寫照。從這一層面上來說,《破墓》其實延續了韓國影視所擅長的批判現實主義。
講述過程中,《破墓》還雜糅了很多經典的恐怖設定。比如,富豪死時180度轉頭的鏡頭,致敬了經典恐怖片《驅魔人》。被鐵鏟斬殺的「美女蛇」,源於日本怪談中的水妖濡女形象。鹽巴、馬血、糯米等驅邪道具,借鑒了香港殭屍片。而在人臉上、身上寫漢字的設定,最早則是源於小林正樹導演的《怪談》。這種中西結合的創作方式,讓該片具備了一種不土不洋的氣質。
另外,《破墓》的場景調度也十分出挑,視聽把控頗具探索感。前半程靈體出場時,導演用了大量鏡子反射的畫面,去形成某種映照,進而達成一種因果反噬的報應不爽。
為了營造驚悚氛圍,片中的光線一直陰沉暗淡。其中有一幕,伴隨着嬰兒的尖叫,以旋轉鏡頭環繞富豪的手足無措,然後轉場至幽深的隧道,帶出了劇情上的不可知,鏡頭嫁接極具新意。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破墓》並不是一部純粹的恐怖片,導演的野心很大,想要表達的內容很多。後來,隨着「疊墓」被發現,整個故事的價值觀還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層面——抗日,愛國主義。
所謂的「疊墓」,就是墓下還有墓。在富豪祖先的棺槨下面,還深埋着一座豎棺。這座豎棺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幕府時期。日本人將它埋在這裡,目的是「狐狸斬斷老虎腰」。也就是說,日本人在這裡做了一個風水局,用來破壞韓國的國運。
劇情由此急轉直下,開始朝主旋律的方向邁進:「破墓小分隊」對抗魔物,不再是為個人牟私利,而是一起守護子孫後代的生存之地。所以縱觀全片你會發現,《破墓》是將一個戰爭遺毒問題,嵌套到了恐怖片的架構里。
這種設定有利有弊。好處是,它可以極大地調動韓國觀眾的觀影情緒,讓大家回憶起那段長達35年(朝鮮日據時期,1910-1945年)的屈辱歷史;缺點是前一部分和後一部分劇情明顯割裂,後期的「上價值」來得猝不及防。
令人悚然一驚的是,片中涉及的「鐵針」風水局,並非完全捏造,而是源自真實的歷史。據說當年為了摧毀朝鮮半島的根脈,日本人打着測繪的幌子,在半島各地的風水要害,插入了300多根鐵樁。其中有13根,就插在朝鮮王宮。以至於後來在韓國人看來,多任當權者不得善終的「青瓦台魔咒」,正是拜這些鐵樁所賜。
導演在片中植入了大量的細節,去影射並控訴那段歷史。幾位正面角色的名字,分別對應了幾位著名的韓國抗日義士:高榮根對應政治家高永根;金尚德對應獨立運動家金尙德;奉吉對應韓國抗日義士尹奉吉;花林對應獨立運動家李花林;輔國寺的住持元峰,對應義烈團團長金元峰。
就連片中的車牌號,也都別有用意。高榮根的車牌是「1945」,金尚德的車牌是「0815」,兩者結合,剛好對應了一個日期——1945年8月15日。這一天是韓國結束殖民歲月光復的日子。而每年的8月15日,正是韓國的「光復節」,相當於是我們的國慶節。花林的車牌號「0301」,指代的是「三一運動」,即1919年3月1日,處於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朝鮮半島,爆發的一次大規模的民族解放運動。
至此,影片的創作意圖一覽無遺,就是一部妥妥的「抗日片」。從個人到社會再到歷史,影片通過層層遞進,完成了創意與深度的進階表達。儘管後期轉折有些突兀,但作為一部恐怖片來說,其表達着實難得。
同時,它也給亞洲的恐怖片創作者,指出了一種家國敘事的新可能。
這不免讓人好奇,喪屍、宗教、民俗、歷史之後,還有什麼是韓國人不敢拍的?下一步,他們的恐怖片又會走向何方?一切的一切,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讓我們期待着,感慨着,也羨慕着。
鋼瓚兒
責編 柴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