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2024電影圈發生的第一件事,是院線被瘋狂打臉。
春節檔8天累計80億票房,昭示着院線經濟全面復蘇,而後的第一部爆款,竟然是部流媒體與院線同步上線的電影。
《周處除三害》內地上映當日奈飛同步上線,首映日下午盜版就席捲了整個網絡,再加上台灣電影在宣發上的水土不服,院線本來就沒把這片當回事。
儘管有8.4的高分加持,《三害》首映日也僅有8.9%的排片,還不到《熱辣滾燙》的一半。
可首映日就拿下了1811萬票房,比《熱辣滾燙》還高了些。
院線被瘋狂打臉,緊接着大放排片,陸續漲到了26%,而《三害》也不負眾望,兩天半輕鬆破億,預測也從2億漲到了如今的5.4億。
這邊盜版滿天飛,那邊票房劍指五億。
《三害》無疑是一場奇蹟,我相信最近打開諮詢平台的「電影欄目」基本上都被這部電影屠戮了。
當然,《三害》分很高,票房也很牛,但同樣存在爭議。
上映8天,電影評分已經從8.4降到了8.1分。
除了一些需要觀眾自洽的超現實情節之外,最大的問題莫過於女性角色——
女性角色的塑造非常單薄。
尤其是小美,她存在的價值就只是讓男主上演英雄救美的自嗨戲碼,感情線同樣僵硬彆扭,甚至說整段刪掉都未嘗不可。
(以上為整合評價)
起初,得哥對這個評價還是認同的。
但三刷之後突然發現編劇的深層隱喻,她們的存在缺一不可,甚至比反派還要重要。
三男,三女,三害,三除
《三害》英文名翻譯過來是「豬、蛇、鴿子」,分別對應佛教三毒「痴、嗔、貪」。
而三毒簡短的解釋是這樣的——
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
嗔,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片中的香港仔象徵「嗔」,牛頭象徵「貪」,而主角陳桂林則是最嚴重的「痴」。
關於這一點,相信讀者大概都知道了,得哥就不再贅述。
但很多影評沒有提到的是,「痴」為三毒之首,豬能吐出蛇、鴿;痴亦是貪、嗔的源泉,不明善惡因果,缺乏明察生死因緣和合理生活的智慧才會產生貪占、渴求、憤恨、憤怒...
陳桂林可以說是三毒的整合體。
在兩次交手中,他是渡人同樣是渡己。
所以,陳桂林與香港仔和牛頭的交手不只是降妖,更深層的意義是除掉自己的心魔。
而片中的三個女性角色也分別對應三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用殉道的方式令主角開悟。
除反派外,電影里分有三個女性。
黑市醫生貴卿、養女小美、小胖子的媽媽。
我們一個個說——
第一個,黑市醫生「貴卿」
這個角色貫穿全片,從劇本結構角度來看,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促使陳桂林執行任務,而最後又帶出反轉,保證了劇本的可看性。
可只是表層。
從貪嗔痴角度看,我們可以把她看成一把鑰匙,最後讓陳桂林脫胎換骨。
這裡得哥先按下不表,順着劇情再說她結局的作用。
第二個養女小美
小美應該是爭議性最大的角色,很多人看完電影后說把她刪掉後敘事會更流暢。
其實不然。
小美的作用其實是最大的,是讓陳桂林人生軌跡發生偏移的第一個人物。
電影開頭陳桂林被刻畫成黑道殺手,目無王法,訴諸暴力。
如果光是這種人設,那男主就是個純粹的惡人,觀眾與角色也會保持一定距離,陳桂林此時代表了一種混沌的狀態。
而小美的出現就是為了剝離這種狀態。
首先,陳桂林殺榜一榜二的原始驅動力只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
這直接超脫於物欲,夯實角色的靈魂重量。
接着他與香港仔大戰三百回合,從出租屋打到破廠房,解決香港仔後,陳桂林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踉蹌着回到房間,甚至規避着視線幫小美批好衣服,脫困於水火。
有人說這就是個標準的英雄救美戲份,可有可無。
這種說法顯然是沒有沉下心。
讓陳桂林救小美第一個目的當然是為了告訴觀眾「陳桂林並不是純粹的壞人」,塑造角色,但通常情況下,一些土嗨型導演會讓陳桂林面不改色看着小美,從而表現出陳桂林「很酷」。
而本片中的陳桂林是故意撇開眼神不看小美,甚至動作有些笨拙。
這證明陳桂林仍然是被七情六慾控制的凡人,但他正在努力抗爭這種狀態。
這個動作為角色加分非常多,甚至反轉角色的反派形象,讓他更接地氣,也更能與觀眾同頻。
而在深層次原因上,香港仔對應的是「嗔」,是暴力,養女同樣是暴力崇拜下的產物。
陳桂林用極致暴力解決了香港仔後,經過拯救的養女終於實現了自我意識的覺醒,從繼承母親的斯德哥爾摩中掙脫出來。
陳桂林給了小美自由。
這種成就感比和香港仔硬碰硬來的更強烈,這讓陳桂林意識到拯救的力量遠遠比暴力更強大。
自此,「嗔」害除。
第三個是小胖子的媽媽(下簡稱胖媽)
胖媽是靈修園的新教徒,兒子被騙卧病在床,胖媽精神世界被擊垮,她交付全部跳入火坑。
而此時的陳桂林也被洗腦,甚至親手埋下槍械,這意味着他放下暴力,挨了一嘴巴也沒有反應。
陳桂林放下了,但似乎放的又太多了。
他以為放下了「貪念」,其實是他想要的更多。
在短暫的催眠後,他終於通過胖媽的財物意識到這是一場騙局,怒而衝進會場。
但此刻的他因為已經放下暴力,被人輕鬆控制,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
而此時,「牛頭」借題發揮,讓胖媽手刃陳桂林,想通過獻血獻祭見證胖媽的墮落,更在信徒面前證明自己強大的控制能力。
可胖媽沒有。
在眾人教唆下,胖媽寧願自戕也沒有選擇傷害陳桂林。
這種衝擊力讓陳桂林意識到——
有時候這世界是需要暴力的,就像法律的盡頭同樣是高牆與子彈,暴力也有存在的意義。
此時劇情就發生了最大的爭議點,身負重傷還被活埋的陳桂林還能安然無恙爬出來?
這裡就必須「過度解讀」一下了。
既然扯到了貪嗔痴,電影就已經具備了超現實基底,而陳桂林和胖媽鎖在一個棺材裏,這隱喻就更明顯了——
借屍還魂。
陳桂林的確是「死」了,但死的是那個被洗腦的、或者說走進某個死胡同的陳桂林,而曾經的陳桂林藉助胖媽的死又活了回來。
所以我們看到,他破土而出後,那個一襲白衣言笑晏晏的邪教信徒轉身一變又成了通體黑色不苟言笑的陳桂林。
經過暴力洗禮與蛻變後,槍也被賦予了審判人間的象徵意義。
卡殼與發射,陳桂林都認為這是天註定。
而象徵「貪慾」的牛頭,就在陳桂林的審判下得到了解脫。
最後再回到醫生貴卿。
參破了嗔與貪,陳桂林本身的「痴」也到該解決的時候了。
殺死香港仔和牛頭之後,陳桂林在鏡頭前還不忘高升呼喊:
「我是陳桂林!」
這是陳桂林最後的「痴」。
他做殺手是為了掙錢給奶奶卻整整四年未曾探望,他殺人的動機是為了死前能成名卻對社會造成巨大影響。
陳桂林的業障,是分不清是非對錯,執迷不悟,肆意妄為。
而在入獄後,陳桂林得知自己從沒有得過肺癌,患者反而是醫生貴卿,自己所做的一切不過是一場謊言。
這場謊言的代價卻是貴卿的生命。
面對用生命踐行真理的殉道者,陳桂林終於意識到自己錯了。
他把最貴重的手錶送給了小妹,象徵著放下執念,滅除三毒,真正成為「新生的人」,並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心生愧意,欣然接受死亡。
自此放下屠刀,以死殉道。
所以說,三個女性角色分別代表着陳桂林剷除心魔的三個階段,或拯救,或湮滅,均是用生命換來陳桂林的凈化,缺一不可。
當然話說回來,這也無法掩蓋女性角色工具化的事實,關於這一點就見仁見智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