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到底有多少口鹽井?現有史可查且有具體信息鹽井3148口 最早為明代鑽鑿

電影快訊 2399℃

四川自貢,因鹽而生、因鹽而興。鹽井,無疑是它的標誌之一。自貢鹽業史上究竟鑽鑿了多少口鹽井,至今仍無定論。據說自貢歷史上一共有13000餘口鹽井,但無法逐一求證。現今有史可查且有相對詳盡信息的鹽井數量為:3148口。

「3148」這個數據來源於今年10月出版的《自貢鹽井口簿》一書,全書分上、下兩卷,近百萬字,歷時兩年編撰而成,詳細記錄了自貢境內3148口鹽井的開辦時間、鑿井方式、氣鹵類別、生產年限等,每口鹽井均有史可查。書中記錄的最早一口鹽井為永興井,明朝時期開鑿,井深167.67丈(612米),井口直徑1.9寸(0.07米),系人工踩碓而成。

四川自貢到底有多少口鹽井?現有史可查且有具體信息鹽井3148口 最早為明代鑽鑿 - 陸劇吧

《自貢鹽井口簿》正式出版

該書出版後,被業內人士稱為研究自貢井鹽歷史文化的工具書。自貢鹽史專家陸堅先生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用「家珍幸有今人數」來評價此書。他表示,《自貢鹽井口簿》不僅是一本工具書,還是一本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書籍。通過書中記錄的自貢每一口鹽井開鑿的時間、產出的氣鹵等,可以切實感受到自貢鹽業歷史的繁榮,以及自貢鹽業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作出的貢獻。

尋源:

有史可查且信息相對詳盡鹽井3148口

最早為明朝時期 以清代鹽井居多

「自貢因鹽而生、因鹽而興,鹽業的發展貫穿着整座城市的發展,鹽業的歷史也貫穿着整座城市的歷史。」作為《自貢鹽井口簿》一書的執行主編,中國鹽文化中心特聘研究員、自貢市文物局專家庫鹽史專家楊源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據說自貢境內(自流井構造範圍內)先後鑽鑿了13000多口深井,但無法逐一求證,留存至今相對完整(有井架)的僅有19口。如今,有史可查且有相對詳盡信息的鹽井數量為3148口,不過相關資料大都「沉睡」在檔案館裏,沒有統一歸納和建檔立簿。

四川自貢到底有多少口鹽井?現有史可查且有具體信息鹽井3148口 最早為明代鑽鑿 - 陸劇吧

執行主編楊源

紅星新聞記者查閱《自貢鹽井口簿》發現,書中記載的鹽井都是以其所在地理位置進行歸納,每口井標註有名稱、開辦股伙、鑿井方式、開辦時間、見功時間、氣鹵類別、生產年限、鹽井別名、最終井深、井口直徑、天車高度等相關信息。上述信息,有則註明、無則空置。此外,還附錄有原始檔案中記錄的相關文字。

楊源介紹,書中記錄的3148口鹽井資料均有史可查和有相對詳盡的信息。其他歷史資料上和口碑相傳的鹽井,沒有比較詳細的信息,故沒有予以收錄。

四川自貢到底有多少口鹽井?現有史可查且有具體信息鹽井3148口 最早為明代鑽鑿 - 陸劇吧

歷史資料中關於部分鹽井位置的標註

紅星新聞記者查閱《自貢鹽井口簿》一書發現,其中記錄的最早一口鹽井名為永興井,鑽鑿於明朝時期,其他鹽井以清康熙八年至清晚期居多。據書中記載,永興井地處現自貢市郭家坳產區的老新橋、郭家坳段,明朝時期開辦,井深167.67丈(612米),井口直徑1.9寸(0.07米),系人工踩碓而成。該井產黃鹵、石油、天然氣,生產年限超過88年。

楊源表示,把3148口鹽井整理歸納入書,目的是編輯出一部有歷史依據、通俗易懂的基礎資料普及型、科研史料型書籍,供讀者使用。

編纂:

全書歷時兩年編纂而成

統一計量單位、糾正一些錯漏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為系統挖掘、深度整理和全面展示自貢鹽業歷史文化,傳承歷史文脈,自貢市政協先後組織編纂了《自貢鹽業歷史文化叢書》,即《自貢鹽業史》《自貢鹽井口簿》《自貢井鹽科技史》《自貢井鹽金融史》《自貢井鹽歷史圖像》《自貢鹽業文化景觀》6卷書。《自貢鹽井口簿》正是其中之一,由政協自貢市委員會組織編纂,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楊源介紹,《自貢鹽井口簿》的資料主要來源於自貢市檔案館鹽井檔案文書,包括《自貢鹽場歷代鹵井(包括鹵火井)資料調查表》《西南地質調查所鹽場鹽井調查表》《自貢鹽務局礦井卷宗》《自貢市工業分佈現狀圖》《自貢鹽場井灶錄》等。

四川自貢到底有多少口鹽井?現有史可查且有具體信息鹽井3148口 最早為明代鑽鑿 - 陸劇吧

歷史資料中關於部分鹽井井灶分佈的標註

編纂期間,楊源發現許多檔案里對原始鹽井的記錄多為口述,加之時間跨度較長,存在一些錯漏。比如:計量單位不統一,各鹽井井主為保密鹽滷井深,採用井丈長度各不相同,須進行逐一核實並計算統一;存在錯字、別字,原始記錄中的「炶」(讀:qian,二聲),用來代表滷水的鹹度,為便於理解,統一為「咸」,但在鹽井的命名上,仍保留原名,如「天咸井」「德咸井」「貴炶井」「豐炶井」;原始資料中「腔」字常手寫為擬聲詞「哐」,遂進行了糾正;同時還將「市擔」「標擔」等計量單位統一為「擔」……

該書分上、下兩卷,正文共計970餘頁,歷時兩年,從上千萬文字當中刪減、校對而成。

價值:

鹽史專家稱家珍幸有今人數

既是工具書,又具歷史文化價值

自貢鹽業歷史專家陸堅先生用「家珍幸有今人數」來評價《自貢鹽井口簿》一書。他表示,自貢究竟有多少鹽井、各自在哪裡、前世今生情況如何,始終都是自貢鹽業歷史研究上的一個難點。

「以前的鹽廠,對各自的鹽井情況有過統計;現在歸納成書,一下就清楚了,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陸堅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工具書,還是一本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書籍。因為該書把自貢的「家珍」羅列出來了,讓我們一目了然;同時,通過書中關於每一口鹽井開鑿的時間、產出的氣鹵等情況的記錄,讀者可以切實感受到自貢鹽業昔日的繁榮景象,以及自貢鹽業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作出的貢獻。

在陸堅看來,該書的出版發行是一個好的開端,後續關於自貢鹽井的研究,還可以從「繼續挖掘沒有發現的鹽井」「歸納自貢歷史上的名井」「進一步完善鹽井信息」等方面進一步加以豐富。

紅星新聞記者 袁偉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疆 責任編輯 魏孔明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四川自貢到底有多少口鹽井?現有史可查且有具體信息鹽井3148口 最早為明代鑽鑿 - 陸劇吧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