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綜藝 1251℃

全網首發:北京西山846位無名英雄譜——譜外英雄之一


謹以此文敬獻

70年多前為了解放台灣而失蹤至今的宋斐如和他的革命伴侶區嚴華夫婦!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宋斐如和他的革命伴侶區嚴華

他們是我黨在台犧牲的第一對革命夫婦!

宋斐如,他和區嚴華,是我繼沈安娜華明之,汪聲和裴俊,李朋廖鳳娥,薛介民姚明珠,李友邦嚴秀峰夫婦之後,撰寫的第6對中共隱蔽戰線伉儷!

1947 年 3 月 11 日,下午 2 時左右,台灣《人民導報》社長宋斐如,在台北市新生南路 5 號私宅,被一輛貼着 73 號特別通行證,車牌號碼 02039 的黑色轎車上的 6 個便衣特務秘密綁架,從此消失在了歷史迷霧中。

今年是宋斐如誕辰120周年,也是他失蹤第75周年。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追尋他短暫而又輝煌的人生之路。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從台灣到北大——北平十年


宋斐如,原名宋文瑞1902年8月11日出生於今台南縣仁德鄉(今台南市仁德區)農家,排行第六,父親宋源。1915 年 8 月,在宋斐如家鄉附近的噍吧哖(後改名玉井)爆發了台灣漢族人民最後一波武裝抗日起義,日本殖民者殘酷的鎮壓與屠殺,給宋斐如的青少年時期帶來無比深刻的時代烙印。

1919 年,宋斐如報考私立台灣商工學校,並被錄取而成為該校第二屆學生。1921 年 3 月畢業後,民族意識強烈,不願在台灣繼續接受日本殖民教育的宋斐如,奔向祖國大陸,來到剛剛經歷過「五四運動」洗禮的北平。

1923 年 7 月,宋斐如與洪炎秋等 4 名台灣學生正式投考北大,他們一起來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北京大學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27年春,宋斐如(立左二)與台灣在北京留學之同鄉張我軍(坐中),洪炎秋(坐右),吳敦禮(立左)蘇鄉雨

在北大法學院經濟系學習宋斐如在北大預科期間,因病休學一年。

1926 年,宋斐如進入了設在北河沿的北大本科法學院經濟系就讀。在此期間,他得遇了一位著名的進步教授陳豹隱。(陳豹隱(1886-1960),原名陳啟修,留學日本東京帝大法律系政治科,1917 年被聘為北大教授,支持學生五四愛國運動,1922 年擔任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資本論》研究組導師,1925 年 8 月從莫斯科回到北京續任北大教授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陳啟修翻譯的《資本論》第一卷第一分冊

於是,宋斐如也像許多同時代的進步知識分子一般,跟隨導師陳豹隱學習了日本進步教授河上肇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由此他一生都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啟蒙與影響,為他的革命信仰道路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宋斐如北京大學畢業同學錄

在北京大學本科經濟系一年級就讀期間,沐浴着新文化運動的宋斐如,組織了教育系二年級洪炎秋、哲學系三年級蘇薌雨與政治系一年級吳敦禮等北大台灣學生,以及北京私立中國大學國學系一年級學生張我軍,發起創辦了月刊《少年台灣》,由他主編,洪炎秋和張我軍為「基本執筆人」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27 年 3 月《少年台灣》創刊號

3 月 15 日,醞釀兩三個月後,這本 32 開本的《少年台灣》正式創刊號。作為該刊主編的宋斐如,他在《發刊詞》強調該刊的兩個目的 :「第一是要為台灣人添一個思想知識的交換機關;第二是要為台灣與祖國間添一個交涉的橋樑。

除了負責《少年台灣》的編務,在創刊號上,宋斐如以筆名《奔流》發表了一篇題為《敬神嗎?民族自殺!》的文章,指出日本殖民統治者歷經慘殺、恫嚇、高壓的手段之後,改而利用台灣人民迷信的弱點,採取「拜神政策」的殖民統治手段。

可惜的是,《少年台灣》前後才發行了約一年之久。還是因為宋斐如在《發刊詞》中所言為印刷費的擔憂一樣,雖然得到了一位名叫施至善先生(宋斐如的同鄉,台灣彰化人,台灣早期共產黨黨員,當年居住在漳州振成巷,又稱枕頭巷。1932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攻克漳州。6月,施至善夫婦帶領其1子4女一家7人全部參加了中央紅軍,堪稱革命奇聞)大洋百元的捐贈,最後還是停刊了。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30 年 1 月創刊的《新東方》月刊

在北大就學期間,宋斐如還與時任中共北平市委領導下的"自由職業者大同盟"書記呂振羽、組織部長譚丕模、夏次權等人創立新東方學社、創辦會刊 《新東方》月刊。

1930 年元旦《新東方》創刊的當時,「東方問題研究會」還在籌組階段。同年 10 月 2 日發行的《新東方》第 1 卷第 10 期刊載了該研究會的成立宣言。宣言說 :東方問題研究會認為「東方民族的解放應為全人類解放的前提」,而該會的目的是「為了達成東方民族之解放,研究東方社會之種種問題,提供實際行動之指針」,「聯合東方被壓迫民族,如印度、安南、緬甸、馬來亞,以及朝鮮、台灣等地人民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壓迫」。

3月1日,《新東方》第1卷第3號,刊載了宋斐如以「蕉農」的筆名譯成中文的山川均《殖民政策下之台灣》,題為《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的台灣》一文。

有意思的是,同年10月,宋斐如等同仁組織成立的東方問題研究會的會員里,還有後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進程的劉思慕(後文詳述)、以及尹奉吉( 韓國志士尹奉吉,1932 年在上海刺殺了日本司令官白川大將和日本公使重光癸等日寇)。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白鵬飛(1870-1948)

1930年6 月,宋斐如在北大畢業,然後由北大預科時的老師白鵬飛(廣西桂林人,從1911年起, 赴日留學11年,拿下了獸醫、統計、政治、經濟、法律等5個碩士學位。1924年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後任北大法律系教授,著名的愛國人士、法學大家)介紹,他任教北大。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宋斐如畢業證書

在軍閥橫行的日子裏,《新東方》的言論自然常常會觸犯到統治者與外國帝國主義者的利益而被查禁。宋斐如為了躲避當局的追捕,必須常常搬家。可每到一地,他總是伏案疾書,繼續為《京報》《成報》寫稿。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一夜之間,河山變色,國難當頭。面對日寇的狼子野心,步步進逼,宋斐如再也坐不住了,他毅然辭去了優渥待遇的北大教職,離開北平投奔了主張抗日救國的馮玉祥將軍。


上山教書,下山參加抗日同盟軍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面對全國學生民眾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積極要求抗日卻屢屢報國無門的馮玉祥將軍,於1932年3月24日,不得已隱居到了山東泰安普照寺。

這是中原大戰後,馮玉祥將軍第一次「隱居」泰山時期。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馮玉祥將軍

辭去北大教職的宋斐如,於1932 年 7 月4日,在北大老師陳豹隱的引薦下,化名宋瑞華,登上泰山,來到了馮玉祥的身邊,他當時給將軍和隨從們講授經濟學、日文、資本論以及世界經濟情勢等內容。

從事後來看,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些大事件都始於這一次相見之後。因為史料闕如,今天,我們只能從馮玉祥將軍在當天(1932年7月4日)的日記中略窺一二:「見宋先生等,談政治經濟報告的事,定為每星期一、三、五日來談,下次將談研究的綱領及其辦法。」

此後,馮玉祥將軍多次在他的日記里記錄了宋斐如為他講授知識後的切身體會。例如7月11日的日記中記載,「宋斐如說經濟學的動靜兩點,頗有意思。」7月27日的日記中又載,「宋先生報告國際政治、經濟情形甚詳,又談及南美洲等地革命浪潮之高漲,有一日千里之勢,堪為注意。我以為這是好現象,不革命沒有出路。」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34年泰山讀書研究室部分教員合影前排:宋斐如(右一)蘇秉琦(右二)趙澄之(右三)後排:陳定民(右一)

1932年7月至9月的泰山上,在宋斐如字字珠璣的講課聲中,在馮玉祥將軍如饑似渴的讀書聲中,一場震驚中外的大事件也在秘密籌劃當中……

當年的10月7日(一說是9日),在中共地下黨的秘密支持下,應其舊部吉鴻昌等將領之請,馮玉祥將軍悄然離開了泰山,突然現身一座塞外古城。在張家口,馮玉祥將軍與各路抗日誌士討論抗日形勢,商談抗日大計,親自組織了一支「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其時,躬逢其會的,還有一位來自台灣的書生——宋斐如,他也隨同馮玉祥將軍來到了張家口出征抗日。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33年5月26日,「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第一次代表大會合影

1933年5月26日,馮玉祥將軍正式就任「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他通電全國,決心率部抗日。當時,參加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的宋斐如,負責主編宣傳刊物《抗日救國》,他夜以繼日地工作着,以期喚醒更多的民眾,匯成革命的洪流,奮起抗日。

就目前資料所言,宋斐如是國內最早參加抗日戰爭的台灣進步人士。

…………。

有心殺敵,無力回天。

彪炳史冊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雖然最後在蔣日勾結下遭到了失敗,但是在這支最早獨樹一幟浴血奮戰收復了察東四縣而威震敵膽,並且轟轟烈烈戰鬥了143天的抗日同盟軍中,一個是台灣抗日愛國志士、經濟學和日本問題專家,與一位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領袖,在民族危亡、中國抗日的最前線和衷共濟,一起同仇敵愾、共侮外敵。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轉自作者張垣方誌《抗日同盟軍成立初期面臨多重壓力》一文

在武裝抗日革命的同時,緊隨馮玉祥將軍宋斐如,與將軍一道,他們以筆墨為武器,面對侵華日軍和國際強權開始了又一場特殊形式的抗日戰爭——發表《反調查團報告書》。

原來,在日本侵華的「九一八事變」之後,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國民黨政府,把收復東三省的希望,寄托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國際組織、當時的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簡稱"國聯",1920年1月10日-1946年4月18日)身上 。1932年1月24日,在國聯完成「國聯遠東調查團」分別來自英美法意德5個國家團員委任的28日,日軍即發動了「上海事變」,也就是中國人刻骨銘心、時間長達一個多月的"淞滬抗戰"。2月5日,東北全境淪入日軍之手,3月1日發佈「滿洲國」建國宣言。

對這樣的國際形勢,馮玉祥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一個「有強權無公理之世界」,因而對國聯調查團的「調查」不抱任何幻想。3月15日,馮玉祥也在日記中激憤地寫道:「國聯如此混賬,誠是一個強盜組織。中日的問題絕不是強盜組織的國聯所能解決的。

宋斐如也通過同年7、8月發刊的《新東方》發表了《東方民族運動與中國西北開發——帝國主義侵略的新轉變與東方民族運動的新階段》一文,他說:「資本主義最後階段的帝國主義,專靠本國無產階級的極度榨取及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剝削之兩管『補血針』來延長他們的殘喘。」

1932年9月4日,李頓調查團完成報告書,10月2日在東京、南京和日內瓦同時發表。長達20餘萬字的《李頓報告書》,宣稱九一八事變並非日本以武力侵犯中國邊界,而是為了對付「赤色危險」,同時主張東北脫離中國管轄,設立所謂「滿洲自治政府」,並提議在中國東北組織特別憲兵,不準中國軍隊駐紮,規定「自治政府」聘請外籍顧問,把一切政治、財政、警察等權力都交由外國人組成的顧問會議控制。

這個調查報告一經發表,立即激起全國人民無比的憤慨。

1932年10月5日6日7日,連續三天,中共中央發佈《告全國民眾書——以民族的革命戰爭回答國聯調查團報告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出《反對國聯調查團報告書通電》,以及中共中央再次發佈了《關於李頓調查團的報告及加強反帝群眾鬥爭的決議》,公開強力反駁。

10月10日、18日、19日,針對李頓調查團報告書,馮玉祥將軍連續召開了3次討論會。宋斐如也參與了討論。26日,國民政府不惜出賣民族利益,對報告書表示原則接受。同一天,將軍又與宋斐如、北大經濟系畢業的張勃川等人一起討論反調查團報告書的寫法。從11月19日起,他又同宋斐如等人一起反覆閱讀已經寫好的《反調查團報告書》。

1933年1月8日,馮玉祥將軍主持起草的「《反調查團報告書》業已完成。其中,宋斐如負責撰寫了該報告書主要章節的第5章至第10章。對於其中所起的作用,馮玉祥在日記中記錄當月所做的重要工作時特別指出:「作《反調查團報告書》,宋、張兩先生頗努力。」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馮玉祥將軍泰山讀書研究室陳列的部分教師成員照片。(摘自藍博洲圖書)

1933年的8月17日,馮玉祥將軍含恨重上泰山,開始了他一生的第二次隱居泰山生活。

在前後長達三年的時間裏,作為馮玉祥將軍在泰山讀書研究室主任的宋斐如,他組織了一些進步學者,如賴亞力、李紫翔、張百川、鄒靜陶、吳組湘和王倬如等人,一起為這位熱心抗日的馮玉祥將軍及其部屬講授世界經濟、資本論、介紹世界法西斯形勢及日本國情

不僅如此,宋斐如的原配夫人傅琳彬(宋斐如的第一位夫人傅琳彬,1931 年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1939 年病逝。兩人育有一子)也被馮玉祥聘為家庭教師,專門教導將軍的子女馮弗矜、馮理達的功課。

在追隨馮玉祥的那段時間裏,一個日本問題研究學者、一位國民黨最早的抗日領袖,在山東泰山相識相交。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宋斐如與傅琳彬

也就在第二次在泰山為講學期間,宋斐如還通過馮玉祥將軍,同國民黨特務展開了一次不見硝煙的秘密鬥爭。

也許有人知道1935年上海發生的一樁轟動中外的紅色國際間諜案——「神秘西人案」。(案件的主角是約瑟夫·華爾頓,時任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負責人。此人被捕之後軟硬不吃,就像個啞巴。特務們稱為「神秘西人」。此人真名叫羅倫斯,出生在蘇聯立陶宛,曾擔任紅軍上校,時為克格勃在遠東地區重要負責人

其實該案中最初的暴露是因交通員被捕叛變,致使隱蔽在上海的上線——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負責人被捕,而另一要犯劉燧元(後改用筆名為名——劉思慕),也就是這條國際秘密情報線的情報員,於1934年底打入南京政府內務部,以及1935年初又打入蔣介石「武昌行營」,多次把國民黨對江西中央蘇區的軍事計劃及軍事地圖交給共產國際而遭到特務追捕。

於是他在前面跑,特務們就在後面追。劉燧元輾轉上海、蘇州、西安、太原逃亡,特務們緊追不捨追捕。劉燧元到了太原找留德同學杜任之,讓他幫助找中共黨組織,但沒聯繫上杜任之。於是,劉思慕又由太原乘車到北平,由北平折轉南下濟南。

逃到濟南後,劉燧元帶着一家五口人找到了在齊魯大學醫學院任職的江濤聲,然而不久特務們就跟蹤而至。

萬不得已的江濤聲悄悄到泰安找到了他在北平的故交宋斐如。

宋斐如毅然把自己故友劉燧元(1930年劉燧元是他與眾人成立「東方問題研究會」的成員之一)的情況告訴了馮將軍,請他相助,馮將軍欣然應允。後來,風聲越來越緊,宋斐如、劉思慕考慮再三,認為在泰山已不能久留。馮將軍派他的內弟李連海(此人為馮將軍當時與北平中共地下黨單線聯絡抗日事宜的秘密交通員,因為事屬絕密,我估計宋斐如、劉燧元並不知情)護送劉燧元安全下山,最後劉燧元逃出國民黨特務的魔爪東渡去了日本。

此事過後,1935 年 6 月,宋斐如也離開了泰山。他在馮玉祥將軍的鼎力資助下,踏上了繼續為抗戰而奉獻一己之力的新征程。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宋斐如發表在《時事類編》上的部分抗戰檄文


留學日本,獲取敵情,創辦《戰時日本》


為了抗日,為了解放家鄉台灣,宋斐如一生不遺餘力!

當時,宋斐如敏銳認識到,「抗日民族解放鬥爭少不了日本敵情的研究,而日本研究又離不開日文資料和正確的研究功底。」

為此,他想去日本留學。

1935 年 6 月,宋斐如自費去日本入東京帝國大學留學,專攻政治經濟學。在日本留學的一年七個月里,他如饑似渴地對日本國情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期間,他有意識地挖掘了大量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檔案和資訊,進一步掌握了其中許多真實的內部資料。

1937年2月28日,滿載而歸的宋斐如從東京歸國。在南京,他再次見到了闊別快2年、已經就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馮玉祥將軍。自此,宋斐如在馮玉祥將軍的領導下,策劃、起草抗日宣傳材料,組織時事座談會,竭力服務為抗日隊伍服務。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37 年冬,馮玉祥去武昌途中在河南遭日軍轟炸後所攝。左三馮玉祥,右一宋斐如

「七七抗戰爆發後的1938年8月1日,宋斐如在武漢創辦了《戰時日本》期刊。其創刊的目的,正如發刊詞」中所言(1)深刻而真確地刻畫日本帝國主義的真相;(2)從日本本身有系統地研究日本各方面的問題;(3)從中日戰爭去真切把握泥足日本的危機;(4)從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去觀察孤立的日本;(5)擬議各方對敵工作的方案及實施辦法。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宋斐如主編《戰時日本》創刊號

對於《戰時日本》,學界評價它是當時中國各抗日機關團體參考的最重要敵情刊物,通過輿論宣傳積極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政策,鼓舞中華民族的抗戰士氣。甚至當代還有評論說:這些真知灼見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之後,武漢淪陷,而《戰時日本》卻沒有隨之「淪陷」。當時《戰時日本》就像是自己參加抗戰的一支武器,宋斐如把它從兵荒馬亂的武漢一路南下「抗」到了暫時安全的香港。

剛到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宋斐如居無定所,多虧區季謀先生應允,借住他在九龍頓道242號家中。區季謀,原名權,號季子。1896年在廣東南海縣大富村出生。他的家族是對海南島開發做出巨大貢獻的民族實業家,也是我國引種巴西橡膠、開創橡膠種植業的奠基人之一。抗日戰爭時,他不當亡國奴,不為日寇謀事,捨棄家資和產業,毅然率全家蝸居尚未淪陷的香港,並把住地提供給台胞抗日誌士出版抗日刊物《戰時日本》,支持民族抗戰。

在區季謀先生的私宅安頓下來的宋斐如,把寢室當作了《戰時日本》的編輯部,廢寢忘食,一心想着儘快把刊物籌辦起來。

彼時的宋斐如,如此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日宣傳事業的行為,沒想到竟然着實感動了一個剛從法學院畢業的熱血青年,她及時伸出援手,竭盡全力幫助他,這個人就是區季謀的大女兒區嚴華。

在香港進步人士庄希泉、鄧初民、區季謀先生的鼎力資助,以及區嚴華的協助下,宋斐如主編的《戰時日本》(香港版)雜由半月刊改為月刊,終於得以恢復出版,為增強全民族堅持抗日的信心貢獻了一己之力。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宋斐如在香港主編的《戰時日本》,從1938年起一直堅持出版,直至香港1941年12月淪陷前才撤回內地。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41年2月10日,台灣革命同盟會成立。圖為台灣革命同盟會在重慶成立大會情形。

1941年2月10日,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台灣革命黨、台灣青年革命黨、台灣國民革命黨等4個抗日團體在重慶召開大會,決定成立台灣革命同盟會。選舉李友邦(李友邦將軍、還有他的愛人都是共和國的隱蔽戰線無名英雄,他們夫婦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參見本人前發《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抗戰期間創辦宣傳抗日的雜誌《戰時日本》的宋斐如

1942年,宋斐如代表「台灣革命同盟會」參加了在重慶舉行的「台灣光復運動宣傳大會」並發表《台灣的慘狀與祖國的責任》演說,他說「六百萬台胞只要求回到祖國溫暖的懷抱來」,再次表達了台灣同胞渴望回到祖國和光復台灣的決心。

抗戰期間,宋斐如已然成為一位國內知名的日本帝國主義研究專家,他曾經出版過《戰時日本工業的危機》、《戰時日本外交內幕》等16本專著,同時還發表過大量有關日本帝國主義研究、宣傳抗戰的論文多達兩百多篇,為他贏得了不少的讚譽。

在撰寫此文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蔣介石曾在1942年6月贈送給宋斐如的一張自己的照片,上面蓋上蔣介石的私章,和他的簽上的名字。據說這也是蔣介石當年籠絡人心,不遺餘力的一份「雅好」。由此也可見當時的宋斐如在國內的地位和價值,聲望卓著,誠非虛言。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有資料說,宋斐如還曾轉戰廣西從事抗日宣傳。1943年8月,宋斐如擔任了廣西日報主筆,他先後在《廣西日報》《大公報》《西南青年》等刊物上發表了《毋忘台灣》《論台灣的革命戰略》《如何收復失地台灣—血濃於水台灣必須收復》等30多篇有關抗戰及收復台灣的文章。在台灣的領土歸屬問題上,宋斐如以地理、歷史、人口三方面進行論證,證明台灣是中國的領土,認為台灣始終是抵抗異族統治的堅強根據地。

在緊張而又充滿無限期望的抗日戰爭,宋斐如也收穫了一份理想中的愛情。1944年12月12日,宋斐如在陪都重慶成婚,妻子就是在香港不期而遇,志同道合的區嚴華女士。

今天,保存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的一件珍貴的藏品中,有一條台灣抗日誌士宋斐如夫婦結婚紀念絲帕。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這是收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宋斐如夫婦結婚紀念絲帕

這塊絲帕正面畫著一枝梅花,旁書「勿忘台灣台南開元寺的古梅」,左邊寫有「宋斐如先生、區嚴華女士聯婚典禮簽名紀念 中華民國33年(1944)12月12日」,絲巾中間還寫有宋斐如夫婦、同事和台灣朋友們的簽名,絲巾上方有日語,為「祝賀」之意,這是宋斐如夫婦結婚時他們贈送的。

今天,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當年那一場抗日革命志士與進步女青年簡樸而又高尚的新婚之喜。

不得不說,就是這條紀念館定名為「勿忘台南開元寺的古梅」絲巾,也寄託了當年一群青春報國、矢志抗日的朋友和同事對他們夫婦的鼓勵與囑託,希望新婚的宋斐如與區嚴華,不要忘記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的家鄉,在祖國大陸積極進行抗日鬥爭,爭取早日把侵略者趕出中國,光復台灣!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43年12月3日,台灣革命同盟會獲悉開羅會議決定後,倍受鼓舞,發電致敬。

在戰時的陪都重慶,畢生致力於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宋斐如,連自己也沒有想到,在進入新的一年裡,他的人生會雙喜臨門。

1945年,宋斐如與區嚴華的孩子出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根據波茨坦宣言,台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

同一天,重慶舉行盛大的「台灣光復宣傳大會」,在抗戰烽火中創辦的中共機關報之一《新華日報》的第2版,全文刊發了被譽為「台灣抗日誌士」(1945年我黨對宋斐如的評價)宋斐如的演說。這篇題為《台灣的慘狀與祖國的責任》的演講,講述了台灣人民抗擊外敵的戰鬥經過。宋斐如說,無論從歷史上、地理上、人口上「都可以證明台灣是中國的領土」,此外,台灣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始終是抵抗異族統治的堅強根據地」。他沉痛回顧了台灣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熱情讚揚從1895年以後十餘年間以五六十萬的犧牲「使敵人不安寢饋」的鬥爭,以及此後「必定繼續到日本統治瓦解為止」的反抗。

8月27日,蔣介石正式任命陳儀台灣省行政長官。因盟軍不登陸台灣,改由中國軍隊接收台灣日軍投降,為統一接收起見,幾日後,蔣介石任命陳儀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

鑒於他多年來致力於抗日的革命精神,以及在國內的影響力,宋斐如如願進入了國民黨政府宣布的赴台接收人員名單之中。

從重慶到接收台灣


10 月 5 日,宋斐如隨國民黨政府赴台接收的 「前進指揮所」的人員,從重慶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台灣。毋庸置疑的是,無論在當時,還是當下,乃至未來的任何時候,那都是一次對中國來說必須載入史冊、並且意義非凡的國家行動!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台灣行政長官——陳儀

世事難料,當年國民黨當局組織的精兵強將去接收台灣的一架專機上,就目前所知,除了宋斐如之外,同機抵達的人員中,還有後來出任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公司)首任總經理一職的劉晉鈺、以及擔任台灣糖業公司(台糖公司)首任總經理的沈鎮南,他們兩人後來也都慘遭不測。(如有興趣了解接收人員詳情、可參閱前發《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45年10月25日上午,中國戰區台灣省對日受降典禮召開

近鄉情更怯,問訊苦難真。

當飛機下午5時抵達台北松山機場後,踏上離別 24 年的台灣土地,心潮澎湃的宋斐如激動萬分說了一句話: 「我是回來為家鄉服務的,不是來做官的」。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宋斐如作為國民政府代表之一,全過程參加了日本在台人員向台灣受降主官陳儀遞呈投降書等儀式。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45年10月25日,依照盟軍太平洋總司令麥克阿瑟發佈的規定,國民黨台灣政府在台北公會堂舉行受降典禮

回到台灣的宋斐如,被時任台灣行政長官的陳儀任命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的副處長,成為了光復初期台灣行政長官公署高層官員中惟一的台灣籍人士。

自此開始,宋斐如全身心投入到了建設台灣、致力於台灣文化、教育的重建工作中。

台灣光復後,宋斐如是跟隨「前進指揮所」的人員匆忙趕赴台灣,準備台灣的接收工作。不久,他的妻子區嚴華和剛好出生的兒子也赴台,兩人雖然離開大陸走得非常匆忙,但是宋斐如仍然不忘囑咐妻子帶上那件結婚紀念絲帕,可見它在宋斐如心中的重要地位。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區嚴華和剛好出生的兒宋亮(網絡照片)

多年之後,宋斐如的兒子宋亮在《宋斐如文集》中寫道:「父親沒有忘記朋友、同事的囑託,無論是在抗擊日軍的征途中,還是在回台從事恢復國民教育的工作中,他已向台灣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1946 年 6 月,宋斐如又受聘為台灣省立法商學院專修科兼任教授。他一面在政府當職,一面也兼課。

創辦 《人民導報》,為民眾發聲


為了協助政府傳達民情,倡導 「台灣新文化運動」。1945 年 12 月,宋斐如與蘇新等人籌辦了 《人民導報》。他自任社長,社址在今天台北市的延平南路,總主筆是曾當過台北市建國中學校長的陳文彬。

非常湊巧的是,在《人民導報》擔任記者的,還有集小說家、歌唱家、革命家多重身份於一身,與蘇新、陳文彬交往密切,被稱為「台灣第一才子」的呂赫若呂赫若也是一位極具傳奇經歷的革命烈士,他是最早引起我關注的台籍人士。有關他的事迹,請參看我前發的《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圖為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八日民眾聚集於台北專賣局前

事變發生後,數日之內,抗爭與衝突蔓延全台灣。

3 月 2 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台北成立,但組成人員中並無宋斐如的名字

3 月 8 日,蔣介石下令從大陸調集21軍的2個師和1個憲兵團的國民黨軍隊來台,當日從基隆、高雄開始登陸。

同日,在 「國民黨軍隊登陸」 的傳言聲中,宋斐如耗盡大量心血、為此還辭去政府高官職位親手創辦的《人民導報》也被查封閉了。宋斐如的友人們鑒於當時變幻莫測的險惡局勢,一再勸他到香港躲一躲,但他卻堅持留下來,說:「現在還有事情要做,怎麼能離去?

3 月 9 日,國民黨軍隊開進了台北市。

一場不可告人的陰謀也在緊鑼密鼓的策劃當中

3月11日,就在那一天下午,宋斐如被 6 名身着便服人員的軍警到家中強行架走,一去不回。宋斐如從此失蹤,成為台灣二二八事件期間中首批被捕人士之一 。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如此橫行霸道、膽大妄為,駭人聽聞!

當時,情急之下,宋斐如的妻子區嚴華順手抄下不法人員的汽車車牌(號碼 02039),以及特別通行證編號(號碼 73)。隨後,區嚴華以此作證,四處奔走、到處尋找丈夫宋斐如的下落。沒有想到的是,當局聲稱區嚴華記下出的車牌號,是某商人個人所有, 特別通行證號也是某銀行的車專用,他們拒不承認,百口抵賴。就連當時國民黨台灣省最高長官陳儀的答覆也是,「該等牌照所屬不明,而且宋斐如也不在二二八事件通緝名單之列」。

黑暗的當局竟然把宋斐如這位前政府高官、國內著名學者離奇 「失蹤」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孤掌難鳴的一次次不懈探尋,眾口一詞的一回回矢口否認。在無恥的綁架之後,留給妻子區嚴華的,不僅僅是無限悲傷,還有着無比巨大地憤慨激蕩在心中。

在尋找丈夫宋斐如的過程當中,區嚴華才知道,就在特務綁架丈夫的那一天,接替宋斐如就任《人民導報》的省議員王添燈等十多位他們夫婦熟悉的社會精英人士也是不知所終,還有好多人和她一樣,也在到處尋找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親人。

一次蓄意的謀殺,一個罪惡的屠戮!

今天來看,宋斐如等人的離奇失蹤,當時台灣正處於「二二八事件」後期的「白色恐怖」當中,也是國民黨當局自接收台灣省後,第一次暴露出罪惡面目的血腥屠殺行動。

一天天的期盼,一天天地無望!

沒有告別的離去,只留下孤兒寡母,在接連而至的困境和厄運輪番打擊之下,區嚴華把淚水和徹夜難眠決絕地留給孤獨的自我。面對他們夫婦的信仰,以及未竟的事業,她選擇了堅毅和無畏,繼續生活,獨自直面無情的風風雨雨。

此後,悲傷孤獨的區嚴華除了精心撫育幼子,她還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尋找丈夫的蹤影。不久,上海、香港等地的報紙都刊登了宋斐如失蹤的不幸消息,香港《大公報》還發表了悼念宋斐如的文章,並對他的一生作了高度評價。

誰也無法預料到,沒有來得及說一聲再見,就已天人永隔!

3月11日宋斐如的被迫離開,好似門外即是天涯。

在丈夫失蹤兩年多之後,又一場罪惡陰謀落在了這家孤兒寡母的頭上。

1949 年 9 月的一天,區嚴華被捕。她的罪名竟然是「煽動台大學潮」和「幫助前 《人民導報》總主筆、「建國中學」校長陳文彬舉家逃往香港兩個。

當時宋斐如與區嚴華所生的兒子宋洪亮年僅 5 歲,一下子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而其與原配所生的長子宋洪濤也不過是14、5歲的孩子,從此無家可歸,輟學去當了學徒,後來流落街頭。

可恨的是,國民黨對宋斐如全家白色恐怖的迫害並未到此為止。1950 年 1 月 11 日,區嚴華英勇就義於台北市馬場町刑場。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重比翼,和雲翥!

宋斐如與區嚴華夫婦回到台灣不滿5年之內,夫妻二人雙雙為敵所害,如此優秀的英才過早的離開,讓所有人痛心不已!

宋斐如,他留給故鄉台灣的是一個不屈的背影和不滅的靈魂!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事實上,隨着宋斐如妻子區嚴華的被害,以及台灣持續38年白色恐怖的陰影籠罩下,宋斐如的失蹤之謎就此沉入歲月的長河裡。

多年來,宋斐如被綁架之後,一直生死不明。在宋斐如 「失蹤」之後的頭兩三年內,有人傳說他被活埋在圓山,也有人傳說他被沉屍在海底,但都無法找他的遺體,至今75年,依然杳無蹤影。

行文至此,我將收集的相關信息敘述如下:

1、誰綁架了宋斐如?根據事變當時擔任台灣長官公署民政處長的的回憶,宋斐如、林XX被殺後,陳儀告訴他: 「他們事先未請示,事後還要求補辦手續,真是無法無天」。人們猜測陳儀所指的 「他們」,應該是軍統、中統。依照陳儀的說法,宋斐如突然被綁架與遇害,就是國民黨的特務組織軍統、中統的人乾的。

另據吳克泰(1946年在台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台北市工委委員、台北學委會書記,1947年參加了二·二八起義。1983年後,他長期擔任中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的重要領導職務撰文提供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信息,他說:

在3月8日大屠殺之後,台北以及台灣各地都有一批社會名流被暗殺,連屍首都找不到。據陳儀的侍從XX說:「黑名單由各單位提到陳儀那裡匯總,統一確定後交參謀長柯XX。柯再分派給幾個單位去執行。」當然也有不少是「先斬後奏」的。

2、宋斐如為何被捕?這個謎底一直到 1993 年,經過學界的研究,才得以知道原因。檔案中發現一些端倪,原來在 1947 年 3 月 13 日陳儀呈給蔣介石的 「辦理人犯姓名調查表」中,陳儀羅列了 20 名主犯名單,內即有宋斐如,罪名總共有兩條:一是陰謀XX首要,組織XXXXXX。二是利用報紙抨擊政府施政,竭力暴露政令弱點」。

3、宋斐如是怎麼離世的?華姐志貞成白骨, 斐兄英烈竟沉屍」。 這是「 二· 二八」 事件前擔任台北建國中學校長、也是宋斐如《人民導報》同事的陳文彬所作的、悼念宋斐如、 區嚴華夫婦的詩句。1949年,區嚴華冒着巨大的風險,幫助他家逃出了國民黨特務的層層搜捕,輾轉回到大陸。陳文彬認為:對於宋先生遭特務綁架失蹤,據傳被裝入麻袋沉入大海。

對於父母雙親在台的不幸遭遇,去年,宋斐如與區嚴華兒子宋亮是這樣認為的,他說:1947年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中,父親因「利用報紙抨擊政府施政,極力暴露政令弱點」,被當局冠以「陰謀XX首要」慘遭殺害,1950年母親又因「煽動台大學潮」被槍殺於台北馬場町刑場。

75年前的台灣二.二八」血案,使宋斐如、王添燈無數台灣愛國志士和抗日英雄沉冤九泉,歷史的傷痕至今依舊難以撫平。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文中主要人物後期經歷


宋斐如:1947年3月11日失蹤至今,音訊皆無。不知何故,2013年,他的英名沒有鐫刻在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的英烈牆上烈士。

不過,在撰寫本文之時,我有了意外發現。

我在深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佈的烈士名單中,發現了該局發佈時間為2019年4月26日 複核時間是2022年11月15日的重要信息:

台灣地區台北人宋裴如作為解放戰爭期間深圳籍的革命烈士登記在冊。他的犧牲原因是:台北《人民導報》社長,1947年3月12日因堅持出版《人民導報》於台灣基隆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讓我震驚的是,宋裴如是中共地下黨員!

區嚴華:1950年1月11日為國捐軀。中國國家民政部1989年為區嚴華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明書。同樣不知何故,2013年,他的英名沒有鐫刻在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的英烈牆上烈士。

我在深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佈的英烈名錄中,發現了該局發佈時間為2019年4月4日 複核時間是2022年11月21日的重要信息:

廣東省佛山南海人區嚴華,作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欄的革命烈士登記在冊。她的犧牲原因是:台北市地下工作者1950年1月11日於台北馬場町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區嚴華生前政治身份是台北市地下工作者。

宋斐如與區嚴華兒子宋亮:5歲失去了雙親,之後便跟隨外祖父漂泊於香港、澳門。1957年夏天,作為烈士遺孤,在中共中央有關部門的秘密幫助下,12歲時終於回到了祖國大陸。組織上對他關懷備至,安排他在廣州廣雅中學就讀。高中畢業後,考上了武漢郵電學院,供職於深圳市電信局,任副總工程師

1981年,加入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參與深圳台盟的建設。1992年至2008年,先後擔任台盟深圳市支部主委、台盟深圳市委籌委會主委,台盟廣東省委會常委,先後被推選為廣東省第八屆、九屆人大代表,廣東省第九屆、十屆政協委員,深圳市第一至第四屆政協常委。

宋亮夫婦編著的《宋斐如文集》(五卷)中文簡體版、繁體版先後由台海出版社、海峽學術於2005年、2006年出版發行。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1961年區嚴華弟弟區旦結婚成家時區季謀先生的全家福,其中獨缺他的大女兒區嚴華和女婿宋斐如

王添燈:1946年6月,王添燈接替宋斐如任《人民導報》社長。在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宣傳組長、負責草擬「三十二條處理大綱」的王添燈,於3月11日凌晨,在家中遭逮捕,一去不回。按照蘇新的說法,王添燈捕後大罵張XX,而被淋上汽油活活燒死。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沒有告別,你們就沒有離開——結語


我每天等你歸來,

從日落的傍晚一直到朝霞滿天的清晨。

我想你,

你離開,我一刻也沒有忘記你。

為何這麼匆忙,連一聲說再見的機會也沒有。

我不會忘記你,在不見的日子裏,

我用不盡的淚水,

我用痛徹的憂傷,

我用我的所有,去想你。

這些天,

你從視線跋涉到了我的心裏。

你不辭而別,

在我破碎的心裏,

在我無眠的夢裡

又見到了你。

我記得你轉身離去的背影。

以後,

如果你不會來,你在哪裡?

你告訴我,怎麼才能忘記你?

你在哪裡?

我不相信,出門之後就是天涯海角。

我想,沒有告別就不會永遠,

我不想用淚水浸泡潮濕的心,

我不想在夢境里再重逢。

你回來吧,至少一次,

無論是永遠的別離,還是永不分離!

回來吧,

我想你!

想你身不由己,想你情不自禁!

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半生研究日本,一生不棄抗日。

宋斐如學識淵博,抗戰時期已是國內享有盛譽專事日本研究的學者,他生在日寇統治下的台灣,飽受了作為亡國奴的辛酸苦辣,他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始終沒有忘記趕走侵略家鄉台灣和祖國大陸的日寇。

光復後,回到台灣的面對國民黨的腐敗與獨裁,宋斐如不畏強暴,他又冒天下之大不韙,揭露黑暗統治, 報道內戰真相, 替台胞百姓說話,而深遭當局之忌恨。

在宋斐如失蹤的第三年,他的愛人、戰友區嚴華也遭遇不測,1950年,國民黨當局再次對這個已經殘破的家庭下了黑手,將她殺害在了台北馬場町刑場。

遺憾的是,宋斐如為國捐軀的經過至今也是一個未解之謎?

謎底揭開之日,正如在上一篇文章《在水何方?從台灣到北大,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蹤75載的無名英雄 - 陸劇吧

(全文完)

本文部分內容及圖片參考和採用了台灣著名學者藍博洲先生的《宋斐如的北京歲月》一文,特此感謝!


謝謝閱讀!

本人原創,歡迎關注,交流和轉發!讓我們一起傳唱一生無名的共和國英雄們!

標籤: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