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經濟將有哪些趨勢?多位專家重磅發聲

綜藝 1899℃

中新網12月26日電(中新財經 宮宏宇)2023年經濟將有哪些趨勢?未來政策應如何發力?在12月23日至25日召開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年會」上,尹艷林、樓繼偉、朱光耀等嘉賓針對2023年經濟發展中的熱點問題重磅發聲。

2023年經濟將有哪些趨勢?多位專家重磅發聲 - 陸劇吧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年會。主辦方供圖

尹艷林:我國經濟已挺過了最困難時刻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尹艷林指出,我國經濟已挺過了最困難時刻。展望明年,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很多,但發展的有利因素增多,經濟運行有望整體好轉。

尹艷林提到,要把握好八個重點方向:一是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二是恢復和擴大消費、三是有效帶動社會投資、四是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五是重啟傳統服務業發展、六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七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八是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樓繼偉:2023年應確定較高的經濟增長目標,如5%以上

「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二十大明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台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指出,「『十四五』規劃提出這一目標時,我國人均GDP剛達到1萬美元。2035年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底線,人均GDP要達到2萬美元,實現翻番,GDP年均增長率要達到4.7%。從短期擴大就業和實現遠景目標出發,2023年應確定較高的經濟增長目標,如5%以上。」

朱光耀:中國經濟2023年將迅速回到5%-6%的增長水平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指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的經濟工作指導方針,中國經濟2023年一定能夠實現好轉,並迅速回到5%-6%的增長水平。

他強調,要重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強自立,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的底線,要把這幾大政策統籌協調,要更大力度吸引國外直接投資,要推進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堅持真抓實幹、激發全社會幹事業、創業的活力,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

寧吉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寧吉喆預測,明年隨着宏觀政策落實到位、疫情流行期渡過和消費市場恢復,我國經濟將迎來實體化發展和恢復性增長的回升。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0%左右,中國的恢復性增長也將減緩全球經濟衰退的程度。如果中國經濟增長6%,世界經濟將增長近2%。

寧吉喆認為,中國式現代化不能走歐美一些國家先工業化,又去工業化,然後再工業化、再製造業化的老路,必須牢牢地把實體經濟抓在手裡,切實扭轉脫實向虛傾向,引導各類要素資源特別是金融資源向實體經濟聚集發力,推動製造業從數量擴張為主轉向質量、數量雙提升。同時,促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劉元春:明年經濟增速將呈現「前低、中高、後穩」的復蘇態勢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表示,樂觀情形下,2023年增長速度可以達到6%左右的水平,不利情形下的經濟增速為4.8%左右。明年經濟增速,將會呈現「前低、中高、後穩」的復蘇態勢。建議將2023年中國宏觀經濟的目標設定在5%-6%的區間。

劉元春提到,2023年支撐經濟的動能,投資依然是一個關鍵,基礎設施依然是一個重點。但基礎設施很明顯要從傳統基建向新基建全面轉換,這些年來也一直在做,明年更要往這個方向集中。(完)

搜索

複製

標籤: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