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投資電影, 出品方真的缺錢嗎?

電影快訊 1151℃

隨着國家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文化產業支柱的電影行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電影產業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電影票房由2003年的10億元猛增到2018年的600億元,今年的票房在良好勢頭的發展下,更有望達到700億元的歷史高峰。

在電影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一大批目光如炬的投資者把目光放在了影視行業。在看到很多朋友投資影視賺得盆滿鍋滿之後,更多的人打算投資影視。這幾天,就有很多朋友問我一些影視投資方面的問題。其中有一個經常被提及的問題是:已經開機的電影為什麼還要資金啊?

散戶投資電影, 出品方真的缺錢嗎? - 陸劇吧

進行過影視投資的朋友或許都不曾考慮過這個問題。其實,出品方在發起版權認購時,電影的資金籌備工作早已經就位,得到了廣電總局的拍攝許可證,拿到了龍標,舉行了新聞發佈會,發佈了開機儀式,有的甚至已經取景拍攝……可以說完全不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要發行版權認購呢。就像所有人心中都曾有過的疑惑那樣:這麼好的項目,又不缺資金為什麼讓大眾參與,共享票房收益?這樣的好事,會砸到我頭上?出品方是嫌自己賺的太多找人分擔嗎?

這樣的擔憂太正常不過了,畢竟大家的錢都來之不易,不是大風刮來的。那麼,為什麼出品方會出讓部分版權,讓大眾參投,共享票房分紅呢?為什麼把這樣好的機會分給大家?是影視出品公司瘋了嗎?腦袋抽筋了?答案當然是:NO.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哪怕你遇到投資騙局,也不會遇到神經的影視出品公司。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更大的利益。對,你沒聽錯,是為了把利益最大化。不過,這利益可不是大眾參投的那筆「微不足道」的錢。

散戶投資電影, 出品方真的缺錢嗎? - 陸劇吧

真相到底是什麼,請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真的覺得電影出品公司缺錢嗎?

在沒有大眾參投之前,影視投資只限於娛樂圈內部的圈子,圈內人士大賺特賺。近幾年,隨着政府鼓勵個人資本進入影視投資,鼓勵大眾參與,影視投資的門檻才變低,讓很多普通人有了共分票房分紅的好機會。可以說,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影視出品公司是絕對不缺拍攝資金的,尤其是在演員中心制的內地娛樂圈,一個藝人給公司帶來的利益是我們圈外人士無法想像的。再加上各種投資商、合作商、聯合出品商、廣告代理商等等,可以說,資金方面,出品公司完全不用擔心。而且,就算是真的缺錢,他也完全用不着讓大眾參投。畢竟,資金雄厚的廣告商、投資商多得是。

那麼,為什麼讓大眾參投,共享分紅呢?

這一原因,還要從內地影視圈的商業機制說起。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內地影視圈是演員(明星)中心制。拍攝一部電影,明星的片酬要佔絕大一部分。如果請的是國內一線、國際一線明星,那片酬可要高到天上了:國內一線男星片酬一般在5000萬元到1億……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這麼多電影喜歡用流量明星的原因,在以演員為中心的內地影視圈,熒幕上充斥着各種小鮮肉的身影,因為流量本身就是一種利益。可是,隨着國內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要求也越來越高,純粹以明星為中心的影片所帶來的收益日益下降,影片的口碑反而越來越重要。比如《流浪地球》,就是以口碑發力的最好地證明。

散戶投資電影, 出品方真的缺錢嗎? - 陸劇吧

但是,這一情況無法動搖明星的身價,片酬仍是動輒上億。在資金向明星傾斜的同時,那麼用於製作和宣發的資金必然相對減少。但與之相反的是,觀眾對影視本身的質量越來越看重!在這一矛盾的情況下,出品方只能尋求別的出路。特效製作上我國的技術確實相對落後於好萊塢,這是硬傷;而且出品方沒有更多的資金用於影視特效製作,這是軟肋;在這先天不足,後期發育不良的情況下,提高影視作品質量不是朝夕之事,而需要方方面面的改進和配合,出品方只能另闢蹊徑,從宣發入手!(可喜的是,政府針對演員片酬問題已經開始了調整,這必然會引發影視圈機制的更新,在未來,我國影視必然會以嶄新的面貌走向新的高度)

其實,從近幾年的影視票房來看,影片後期口碑對票房的影響越來越重要,而這一方面,恰恰是出品公司最容易發力的環節。就19年春節檔的幾部電影來說,早在電影上映前一個月左右,《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蒲松林探案》等幾大影片就開始在宣發上用力。很多平台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但是,以效果來看,傳統的宣發周期長、耗資大、效果不顯著。在互聯網的今天,僅僅靠幾張大海報,已經很難達到預期目標了。影視出品公司畢竟不乏智囊,在認識到了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後,緊隨着國家的號召和政策扶持,轟轟烈烈的版權認購開始了,而且隨着投資人的獲益,這一活動越演越烈,成為了現在的投資大潮。

說到這裡,可能一些朋友一頭霧水:說了這麼多,到底在說什麼啊。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你可以簡單理解為:所謂的版權認購,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宣發活動!即通過出售版權來帶動宣發。

影視出品公司通過出售部分版權,讓大眾參與,大眾就成了「股東」。這樣,可以提前一年鎖定粉絲,充分調動大眾周邊資源,讓更多的人走進影院,實現高票房。所以說,影視的版權認購,認購的不是大眾手中的錢,而是調動大眾的資源,彌補影視宣發方面的不足,讓大眾自己為自己做宣傳,為電影塑造良好的口碑,提高知名度,為電影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績打好基礎。這才是影視版權認購的真正目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對這一現象最生動的闡釋。這部國漫是0宣發 、0營銷!但是,有1600人參與了影視投資!不要小看這1600,這個數字表示:有1600人為你做盡心儘力無需回報地宣發,有1600人在為你塑造口碑效應!想想看,當時僅有89位眾籌參與者籌集780萬元拍攝的《大聖歸來》,最終票房高達9.56億。要知道,當票房超過5億元之後,投資回報率已經高達400%,而9.56億,回報率已經高達800%,這還不算其他版權收入。而這,只是89個人的力量!1600人意味着什麼呢?今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已經說明了一切,49.72億的票房,片方分賬18億,投資回報率已經高達十多倍。

共享經濟時代,擁有人脈等於擁有錢脈,影視行業籌錢永遠不如籌人,電影,看的人多,票房才高,賺的才多。人人蔘投,人人口碑分享,會把利益最大化,這就是影視出品公司讓大眾參與版權認購共享票房分紅的真正目的。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