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翔新片《十三門徒》關於死亡的一場形而上的探索

電影快訊 1249℃


雲翔新片《十三門徒》關於死亡的一場形而上的探索 - 陸劇吧


雲翔新片《十三門徒》又叫《柏拉圖式死亡》,相比之下還是後者更切題,因為電影確實是關於死亡的一場形而上探索。


電影講述知名學者招募12位「門徒」前往位於日本的避世莊園,一起討論死亡哲學和情慾流動的操演。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是模特兒、舞台劇演員、保險業務員、建築工人、攝影師、外交官、心理系學生、芭蕾舞者、禮儀師等等,但是在這間莊園里是平等的。他們尋求柏拉圖等古典學說辯證的終極解答,然而過程逐漸離奇至不可收拾...


該片上月在台灣國際酷兒影展首映,預售即創下秒空紀錄,現場更是座無虛席。影展在推薦本片時表示:電影有着雲翔導演一貫特立獨行的風格,不受拘束的裸露、男色、性張力、群P等元素甚至更凌駕於以往作品;雲翔還不斷插入前面七部作品以及尚未公映的新作《屍房菜》精彩片段,讓觀眾猜想這些片段集合在此的用意,透過打破禁忌與道德觀的行為,思考其中的人性。


雲翔本人由於在香港趕拍自己的收官電影《香港部落》,未能親自出席首映。


毫不意外的,電影首映即引發諸多爭議。比如雲翔的專長是拍攝同志情慾,但從《游》開始已經暴露出不太妙的傾向,就是導演對死亡的迷戀遠大於對男體的性趣。《十三門徒》將這點體現得尤為明顯,一群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明明對死亡一無所知,卻如葉公好龍般進行生死禪修,未免給人以「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演員的選角也影響了電影主題的表達。《十三門徒》因為動輒需全裸出鏡,僅個別專業演員答應出演,更多是歌手、空少、工程師等各行各業素人,導致念台詞有如夢遊。雲翔在調度素人時只鼓勵他們脫得盡興,卻沒有在表演上給予更多指導,這大大影響了電影品質。


比較意外的是電影多次使用美國古典作曲家克里·穆茲創作、倫敦皇家交響樂團演奏的《破碎的人》,這首歌雄渾大氣而又悲天憫人,旋律處處流露出對人類際遇的同情。


某種意義上《十三門徒》是《游》的延續。如果《游》像一縷幽魂,在世界不同的角落漂泊晃蕩,講述離家和回不了家的彷徨,《十三門徒》就是痛定思痛後的靈魂拷問:回得了家又如何?生離死別又如何?一縷幽魂或人間蒸發又如何?也許在世界各地漂流再漂流的雲翔真的累了,所以假借拍片之名把過往合作過的帥哥全部召來,用新老面孔匯聚成一場任性的狂歡。


其實無論講一個人的奇遇、一群人的交錯、一段愛戀的始終、多對伴侶的悲歡離合、甚至陰陽兩隔的生死牽連,雲翔始終是雲翔。大量無關劇情的香艷裸露,各種從充血噴精到割鋸濺血的奇觀畫面,都是雲翔用最張牙舞爪的感官賣弄,掏心剖腹的與觀眾分享他的孤獨、恐懼和慾望。


無論觀眾是否埋單,他都來過。華語和情色,不應該是相互排斥的。


雲翔新片《十三門徒》關於死亡的一場形而上的探索 - 陸劇吧

來源:QAF中文站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