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題材的電影如今已成為類型電影重要的一支:《古惑仔》、《黑金》、《艋鉀》、《跛豪》、《教父》都屬於這類題材影片中的佼佼者。在這些黑幫片中出現比較多的幫派組織主要有中國香港的新義安、中國台灣的竹聯幫、日本的山口組以及西方國家的黑手黨等等。除了好萊塢之外日本、香港、台灣是黑幫類型電影的主要產地。很多黑幫片都是以香港、台灣、日本等地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
這其中盛產黑幫片的日本還是全世界唯一允許黑幫合法登記註冊的國家。其實影視劇中出現的一些幫派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從古代的丐幫、漕幫、鹽幫一直到近代上海灘的青紅幫都是曾真實存在過的。這裡需要注意一下的是「幫派」和「黑幫」是兩個相關而並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幫派簡單來說就是互幫互助的派系。幫派可以從事合法的生意,也有可能從事非法的活動。簡單來說幫派並不一定就非得幹壞事。
丐幫就是一群乞丐為了求生存組成的互幫互助組織,漕幫就是吃漕運這碗飯的從業人員組成的同業工會,鹽幫顧名思義就是由吃販鹽這碗飯的人組成的。說白了大家都是走江湖求生存。因此「幫派」這個概念本身其實是無關善惡的中性概念,而「黑幫」這個概念是特指從事黑惡活動的幫派。當然幫派本身就是由一些生計艱難的人抱團取暖組成的,所以這些人有時為了生計有時也有使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就出現了一些打家劫舍、欺壓良善的幫派勢力,久而久之人們往往就容易習慣把「幫派」和「黑幫」這兩個概念等同起來。日本幫派最早的形成原因和中國幫派大同小異:像山口組最初就是神戶碼頭上的一個搬運小團體。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碼頭搬運工最早是想靠抱團取暖保護自己的利益,可到了後來隨着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強也開始欺行霸市。巧的是近代上海灘的青幫最初也是由碼頭搬運工抱團取暖組成的。
像這樣的幫派組織在中國、日本以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上可能都曾存在過。這些組織既不行俠仗義積德行善,也不單純只是為非作歹,而是為了討生活自發組織起來。這些組織只謀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會管自己的行為對別人是好是壞。如果做好事能獲益就做好事,如果幹壞事能獲益就幹壞事。可無論他們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會令當時的朝廷心存芥蒂,因為他們始終是一支獨立於當時的朝廷編製體系之外不受管束的力量。
無論中國還是日本又或者是其他國家都大力打壓此類組織,但都沒能從根源上徹底剷除這類組織滋生的土壤。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處於社會變革的轉型的階段。這一時期大量武士淪為失去俸祿的浪人。這些浪人中有些後來就混了黑道。新政府對新行業漸漸放鬆更為這類組織的發展提供了溫床。日本的幫會組織逐漸發展壯大:不僅涉足商界,也開始向政界滲透。等到二戰結束後日本湧現出大量受共產主義思潮影響的左翼工會組織。
1971年反對駐日美軍和日本政府的極左翼組織日本赤軍成立。視左翼組織為洪水猛獸的日本政府暗中扶植幫會組織破壞左翼的集會以及罷工,幫會人員趁機向日本警察總隊、日本自衛隊和日本政府滲透,從而成為繼駐日美軍、日本政府和財閥勢力後又一大影響日本政局和社會的勢力。幫會勢力的做大是在日本政府的刻意扶持下實現的,而這也就意味着當幫會失去利用價值後就會成為政府打壓的對象。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劇變使全世界的左翼運動陷入低潮。進入90年代以後日本的左翼運動也日漸式微。隨着日本社會逐漸步入正軌後政府開始設法打擊幫會。幫會人員大量涉足敲詐勒索、販毒賣淫等活動引起了日本各界的普遍反對。日本政府開始考慮以特殊形式限制幫會組織的發展,不過這個限制需要符合日本憲法中的結社自由條款。經過各方妥協之後日本政府於1992年公布了《暴力團對置法》。
《暴力團對置法》對所謂的特別團體——暴力團進行各種限制:不能勒索普通百姓,不能使用暴力相互鬥毆......如果違法就要所犯人員所在組的領導人出面頂罪。這樣做表面上的確限制了幫會組織的發展,但其實只是定了一個調調而已。隨着《暴力團對置法》的公布使很多幫會社團組織開始向經濟型黑社會。這些幫會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大肆詐騙撈錢,所以日本老百姓稱《暴力團對置法》是黑社會的護身符。
日本老百姓為保一方平安就自發組織起來防止黑社會的滲透。一發現有黑社會組織到當地租房就集會反對,還設立監視崗哨監視黑社會的一舉一動。這個草根的運動成了日本後來著名的暴力團排除運動的開始。從黑社會組織活動頻繁的廣島、福岡等地開始當地政府根據民意制定條例把黑社會排除出一般市民生活以外。此後日本通過進一步完善司法體系不斷強化對涉黑團伙組織的打擊。
事實上目前的山口組是否還能定性為黑道組織已不大好說了。日本政府允許這些幫會社團自由登記備案註冊,但並不允許他們可以任意行事。儘管幫派組織如今在日本依然客觀存在,然而這些幫派的行為都受到日本法律的管轄。幫會社團如果做了任何違反日本法律的事也一樣會受到日本政府的制裁。當然在不擾亂地區治安的前提下警察會適當容忍一些幫派活動而達到一種黑白雙方的默契。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老電影中很多時候能見到各種勢力龐大的幫會組織,可進入80年代以後香港的幫會組織逐漸開始轉型成為各種各樣的公司企業。進入90年代以後隨着香港回歸的日益臨近終於使原來那些勢力龐大的幫會組織銷聲匿跡。香港昔日那些活躍的幫會組織如今早已不見蹤影,但據說香港電影界有幾個大佬早年都有幫會背景。事實上香港昔日的幫會大多是轉型成了合法經營的企業。
日本的幫派組織在近20多年來也經歷了與香港幫會類似的企業化過程。如今的日本幫會雖說或多或少仍會暗地經營一些灰色生意,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靠經營正當行業牟利。現在的日本幫派基本上都是採取企業化的運作模式,而合法登記註冊使這些組織更加容易被管理。在日本某些地區幫會組織甚至成為了法治之外的另一種社會秩序維持者。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中幫會組織甚至比自衛隊更快趕到現場參與救援工作。
如今日本很多城市有多達幾十個幫派組織。東京、福岡等地的幫派組織都在20多個以上。日本全國的幫派成員總數超過了5萬人。比較著名的日本幫派有山口組、親和會、松葉會、稻川會、住吉會......這其中最著名的山口組據說一年的產值多達800億美元。現在的日本幫會更類似於一種特殊的企業。他們基本上不擾民,普通老百姓也不願和他們有什麼接觸,只有吸毒者、借高利貸的人、賭鬼這些社會邊緣人群才跟他們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