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一日》的第1143期
李家超:香港生物科技融資規模領先全球 提升競爭力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第二屆大會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時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銳意發展創科,為經濟注入新動力,提升香港競爭力。香港的研發實力和基礎雄厚,匯聚不同領域的世界級權威專家和優秀創科人才,生物科技融資規模更領先全球。
視頻截圖
李家超強調,世界正處於以創新科技為引擎的年代,而全球發展的最大機遇和增長動力就在中國。他強調,香港會發揮好「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在國家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創科機遇下,把香港發展成為全球矚目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國家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
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出席並致辭表示,特區政府正為未來香港創科發展制定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首先要完善創科生態圈,協調上中下游相互發展。在上遊方面,除了支持基礎科研外,加大力度支持香港的科學原始創新,進一步強化本地大學的基礎科研優勢,鞏固在上游的競爭力。中遊方面,加強鼓勵大學重視技術服務、應用研究及創新創業,加大力度支持大學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落地。至於下遊方面,支持香港的優勢科技產業發展,培育本地科技公司,並吸引海內外企業落戶香港。同時,幫助傳統行業轉向高增值生產,實現「再工業化」,帶動經濟新增長點。其次,要豐富創科人才庫,驅動創科發展和實踐科技產業化。
資料圖 來源:點新聞
孫東還提到,國家一直是香港特區最堅實的後盾,中央近年推出了多項惠港的科技措施,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香港亦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攜手推進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工作。其中,深港兩地政府共同建設由深圳科創園區和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組成的合作區,實現「一區兩園」,預計科學園深圳分園將於今年年底左右落成。
陳勇:兩地判決互認便利港商融入大灣區 減低司法成本
香港立法會早前審議《內地民商事判決(相互強制執行)條例草案》,以落實特區政府與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於2019年1月18日簽訂的《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兼新社聯理事長陳勇28日統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社會各界代表等約70人,與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及副司長張國鈞舉行面對面交流會,加深業界了解與內地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
陳勇表示,兩地司法判決互認能讓港商融入大灣區發展,減低商界在大灣區的司法成本,更有效保障民商事權益。他還表示,立法會相關小組至今開了不少會議,期望律政司能夠多上立法會,並向選委和市民解說,聽取各方意見,完善司法互認制度。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也發表網誌指出,香港與內地在民生和經貿活動的交流合作日趨緊密,社會上不時有聲音要求擴闊兩地相互認可和強制執行民商事判決制度的涵蓋範圍,期望在10月下旬恢復二讀的《內地民商事判決(相互強制執行)條例草案》,正響應社會在這方面的要求,有關安排更是兩地在民商事司法互助的新里程碑。
香港醫管局研究證實中醫藥有效改善新冠癥狀
香港醫管局與香港大學、中文大學、浸會大學及七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就中醫藥對新冠的治療效用進行臨床研究,28日公布研究結果,發現中醫藥能改善新冠的臨床癥狀,並有效治療其後遺症病徵,同時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體質。
香港醫管局的研究團隊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間,共收集150名新冠康復者的臨床數據,以了解康復者的中醫證型及相關健康狀況。結果發現他們在確診期間,較多出現發熱、倦怠乏力、乾咳、肌肉或關節病,及頭痛等,超過七成人的體質屬於肺脾兩虛及/或氣陰兩虛。
在康復方面,研究顯示康復者在接受中醫藥治療後,病人的肺功能有改善,由原來只有5%的康復者在六分鐘的步行測試達到標準,至接受中醫治療三個月及六個月後,達標比率分別上升至10%及15%康復者。同時他們的肺阻塞風險亦降低,尤其咳嗽、氣喘及乏力等後遺病徵也有改善。
相關的研究論文已在上月在國際期刊《Chinese Medicine》上刊出,是香港首項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的中醫新冠康複診療臨床研究。團隊期望,研究能提升香港中醫循證科研的水平,於國際科研學術平台展示中醫藥的臨床療效和優勢,未來積極支持和推動更多中醫藥科研項目,包括為新冠住院病人提供中醫診療服務,以及加強中西醫協作治療。
而此前,39立法會議員及選委曾發表聯合聲明,促請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認真考慮設立全新架構的中醫藥管理局,由司長或局長直接領導,負責統籌、管理、協調香港的中醫藥服務。
他們又呼籲善用香港中醫藥人才、臨床經驗、科研成果及與內地的聯繫等,與西醫並肩,承擔起香港醫療衛生方面的重任,同時配合國家大力推動傳統中醫藥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