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是我在大學裏看過最好看的電影

電影快訊 1567℃

我朋友圈好友比較多,於是上新電影總是會有人推薦,有時候實在經不住朋友圈輪番刷屏推薦,從《釜山行》到《我不是葯神》到《流浪地球》,還有一些我已經記不得名字的電影。

我每次都會對新電影有期待,但總會有失望,讓人捧腹大笑的狗血劇情電影很多,看完以後我幾乎都不記得劇情。

《夏洛特煩惱》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的,她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我很平靜的看完整場,可能沒有get笑點,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有些人認為看電影開心就好,我把看電影比作書,喜劇電影就好像搞笑漫畫,例如《西虹市首富》,而好電影應該是可以引起共鳴,並且可以引起思考,日後再想起這部電影,會細想某個電影情節以及當時看的時候的感覺,而不是除了笑還是笑。

《綠皮書》是我在大學看過的最好看的電影,沒有之一,沒有什麼狗血劇情,沒有波瀾起伏的劇情,沒有暴力,沒有華麗特效,沒有大尺度鏡頭,也沒有至死不渝的愛情,就是平淡的敘事,細節刻畫非常到位。

導演像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這部影片特殊之處是靈感來自於真實故事,但他們已經在2013年去世了。

這部電影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概講述的是一個黑人鋼琴家雪利和白人托尼的故事,電影背景是紐約,種族歧視比較嚴重,他們是兩個鮮明的對比,影片主要刻畫他們兩個人對許多事情的看法,以及因為他們的膚色受到的不同待遇。

雪利受過高等教育,獲得三個學位的博士,被白宮邀請去彈琴,不會用手吃東西,時刻保持優雅,是很有原則和教養的人,不會輕易動怒,同時也是一個很自律的人,除了膚色,他應該是完美的人。

托尼雖然是白人,可能說是社會底層,為了養妻子和孩子,打過許多零工,失業的時候因為沒有錢,典當了自己的手錶,為了50美金與別人比賽吃熱狗,滿嘴的髒話,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不照顧別人的感受,偷拿店的東西等等。

他們是極大的反差,電影的戲劇性就是哪怕一個優雅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卻因為膚色要被區別對待,不能去白人的廁所,日落城(夜晚之後只允許白人活動)的牢獄之災。

哪怕是特邀嘉賓,也不能跟白人一起進餐,也只能住特定的旅店,這也是電影名稱的由來,是黑人旅行的綠皮書,上面寫了能讓黑人入住的旅店。

托尼一開始也是一個種族歧視很嚴重的人,他扔掉了黑人維修工到他們家喝過水的杯子,一開始也不能接受給黑人打工,雪利改變了他對黑人的刻板印象,黑人喜歡吃炸雞聽什麼音樂跟一開始他覺得某個城市的女人胸大一樣。

我就不過多劇透了,電影的劇情電影院都會有,但是每個人看完電影的感受是不同的。我記得也一個場景就是把車停在路邊,許多黑人農民看到雪利坐在車後,但是托尼是司機,他們都停下手中的活,看着雪利,那個場景沒有一句台詞。

他們都看着雪利,剛開始是不可思議,白人給黑人當司機,後來眼神有了羨慕,慢慢變成了其他東西,雪利似乎有點落荒而逃的感覺,那些眼神讓他感覺到不舒適。

後來雪利說作為黑人,他沒有跟其他黑人一樣,他尊貴高雅擁有很多財富,但是他又不像白人,得到最基本的尊重,那些歧視一直存在,像雪利這樣精英人士都無法逃脫歧視,可想而知其他黑人的地位。

不是身高樣貌不是學歷家庭背景不是人品情商,僅僅只是因為膚色,這種與生俱來卻又不能改變的東西,並且會跟隨一輩子,教養可以後天培養,樣貌甚至可以整容,但是膚色呢?

我之前看過一部紀錄片叫《人生七年》,對來自不同階級的孩子採訪,從七歲開始,每七年採訪一次,已經跟到了56歲,這不是電視劇也不是電影,就是真實的人生,他們的生活和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逃脫階級命運的孩子很少。

其中有一個白人小孩,七歲的時候錄的視頻,他就是不喜歡跟黑人小朋友玩,會故意避開他們,從小的教育就是他比黑人更加高貴,他僅僅七歲,在視頻面前說的都是真實感受,他應該不知道什麼是種族歧視,我看了那個視頻特別難受。

我們國家對於種族歧視問題並沒有很大的感觸,《學習的意義》中提到了印度的不可觸賤民,僅僅是因為姓氏,不能一起喝水,甚至不能碰他們,幾千年做着最辛苦的工作。

《綠皮書》是我在大學裏看過最好看的電影 - 陸劇吧

我有一次坐火車認識了一個來自喀麥隆的女生,因為膚色引起許多人的注意,她行李有點大,我感覺她應該是第一次坐火車,顯得有點焦慮,行李特別大特別多,她和她媽媽一起來的,剛好坐我旁邊,所以我主動幫她弄行李。

她是在中國讀書,中文會一點點,我們之後成為了很好的朋友,現在微信還有聯繫,我問了她許多問題,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

她覺得自己的皮膚很漂亮,她的國家是以胖為美,以短頭髮的女生為美,她很瘦,我說她在中國應該很瘦歡迎,她笑得有些害羞。

我們聊天幾乎都用英語,火車上很多人好像第一次看到外國人,有膽子比較大的人問我能不能讓我跟她說想要合照,那個女生很尷尬,但還是同意了,要求合照的人越來越多,我感覺到那個女生的難受,我之後幫她委婉拒絕了。

她是我第一個黑膚色的好朋友,之前邀請我去她學校玩,我以為她會不喜歡自己的膚色,其實並沒有,而且很自信,是個很漂亮的小姑娘,與我從書上從紀錄片知道的不一樣。

我跟朋友說準備寫影評,他說我應該對種族歧視沒有很深的認識,因為我從小的環境沒有種族歧視,離我的生活太遠,我的代入感是觀念偏差,白人對黑人的認知,就好像男人對女人的認知,不能完成雷同,但是我作為女生有許多感觸。

今天是第一次一個人看電影,發了一條朋友圈,有朋友跟我說「現在你們女生都很獨立」,我回復是人都需要獨立,跟男女生無關。

我們也存在許多觀念,女生做家務應該的,女生到了年紀就應該生孩子,分什麼賢妻良母和女強人,分什麼處女,需要經常被問「如何兼顧家庭和孩子」,中國的《婚姻法》寫的是孩子既可以跟母姓也可以跟父姓,許多人卻認為跟父姓是理所當然,否則認為不孝。

孩子教育問題歸於女性,家庭關係的維繫歸於女性,連男人在婚姻中出軌也可以歸於女性,這就是我的感受,只因為我是女生。

我一個人出去旅行會被惡意揣測,我不是處女會被人議論,我一個人出去看電影,覺得我獨立而被表揚,我們可以說我們沒有膚色的歧視,那男女呢?

有些人也被糾正過頭,對男人要求到了苛刻的地步。

我發現男性的要求很高,對男朋友的要求更是接近「瘋狂」的地步,女生要求男生大海撈針,男生以為是刻舟求劍,稍有不滿就貼上「直男癌」的標籤,若是相親,有房有車便要求是標配,女生呢,幾乎沒有任何要求

女生任性無理取鬧是可愛,男生要是不縱容不道歉不認錯就是「直男」,男生的錯有千百種,有一種錯叫「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的錯。

我們都在談平等,可平等從不意味着女生可以無限制無底線的要求,也不是仗着自己是「女的」就被各種雞湯文洗腦,轉發什麼「男朋友的標準」,從來沒有什麼標準,大家都是人,可因為性別不同,在戀愛關係中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就算分手也會被罵「渣男」。

我不認為一定要男生買車買房,對妻子呵護有加,捧成小公主,而是平等對待,我們雙方可以選擇誰帶孩子,一起還房貸車貸,商量孩子跟誰姓,商量今天誰做飯洗碗,我也可以接我的父母一起住,跟性別無關。

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對方可以過得好,有對方過得更好,穩定的家庭的關係建立在平等的男女關係上面。

我今天是第一次一個人去看的電影,真的覺得挺好的,以後也會一個人去,電影好看得想送你們電影票。

我公眾號寫了兩年多了,就好像一個老朋友一樣,說說你跟我的故事呀,留言點贊最多的前三送電影票哦,既然現在不能一起去看電影,就送你電影票吧,我們就像好朋友一樣呀,由於不知道你們的票價,直接發33元的紅包哦。

大家晚安。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