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孩子》導演巴特爾: 推崇人性中的光輝一面

電影快訊 1514℃
《國家孩子》導演巴特爾: 推崇人性中的光輝一面 - 陸劇吧

由巴特爾執導,傅程鵬、楊舒、徐洪浩和王梓桐領銜主演,熊睿玲、盧勇、霍爾查、趙思源和劉小鋒聯合主演的年代劇《國家孩子》,自在央視八套開播以來,收視率節節攀升,觀眾好評不斷。10月15日晚,這部劇在央視八套圓滿收官,並定於10月18日起在央視一套上午劇場進行二輪播放。

「命運」「人性」是要表現的倆要素

1960年,因為自然災害的緣故,有3000名南方孤兒被送到內蒙古草原,被大愛無疆的蒙古族養父母收養。哥哥朝魯、妹妹通嘎拉嘎,還有和他們兄妹年齡相仿的畢若水和阿騰花,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豪爽,有的精明,有的溫和,他們被不同的家庭收養後,有了不同的人生命運,30多年的人生經歷,他們有的變成富裕的商人,有的成為心系草原的政府官員,有的宅心仁厚行醫救人,有的卻經歷了從鐵飯碗到下崗再就業的坎坷,但是他們都在草原上紮下了根,無愧於養父母的養育,無愧於自己的人生。

導演巴特爾闡述,「命運」和「人性」是這部劇要表現的兩個要素。不過分地渲染歡樂,不刻意地表現苦難,力求平實、客觀並真誠地對待生活,這是這部劇的藝術觀。

「很多命運的改變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年遺棄孩子的父母們為生活所迫,災害所致,無奈出此下策。我們不能簡單地把他們的行為歸於無情,當一個孩子養不活時,與其讓他們餓着,還不如寄託於他人或者國家收養,我認為這既是命運使然,也是一種人性。當年這些『棄兒』中間,有一些孩子根本無法確認他們是否是『孤兒』,也無法辨別他們的籍貫及出生地,甚至是姓名。他(她)們在這次國家行為中,成為了國家孩子,此刻開始的命運不被自己掌控。那場災難改變了他們的一切,他們被陌生人領養,改變籍貫與姓名,需要試着接受在陌生的環境下生存,並在新的養父養母的生存意識下成長。」巴特爾說,「這個劇體現着人性的要素,善意、寬容、忍耐、狹隘、自私等所有人性中所具有的都一一在我們的人物中體現,這個劇沒有所謂的好人、壞人和英雄,但人性中光輝的一面,是我們要推崇的,我們弘揚的是它的正能量。」

努力用現實主義手法呈現故事

《國家孩子》以倒敘形式來承載整個50多年的歷史故事,通過這群國家孩子來到內蒙古,展現他們的生存狀態以及生存意識,展現他們的成長、友情、親情和愛情,由此帶出這段時期內蒙古發展的歷史。全劇開始是從現實時空的2013年,一群年近半百的「國家孩子」回南方尋找親生父母的旅途中開始的,一列現代火車從草原駛來,引出上世紀60年代的老火車朝草原駛去時5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直至28集後,故事接續到全劇開始的現實時空。讓人觀眾感覺到它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用現代的眼光和意識來關照那段歷史。

巴特爾表示,「大氣、厚重、細膩、浪漫、流暢」是這部劇的藝術基調,拍攝時,努力追求用現實主義的手法來呈現這段故事。這個劇還特彆強調質感,涵蓋時代質感、人物質感、服裝質感、造型質感、環境質感、道具質感、表演質感、語言質感、畫面質感、鏡頭質感、聲音質感,包括音樂質感。濃濃的內蒙古元素則充實在各類質感當中。

劇中,傅程鵬、楊舒、徐洪浩、王梓桐作為主演,在劇中飾演的人物年代跨度極大,十分考驗四位演員的演技,但他們的表演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對此,巴特爾說,他對表演的理解和要求是:自然、準確、鮮活、精彩。「其實表演是一門既簡單又複雜的學問,要真聽、真看、真感受。我更看重無言的表演,許多演員說詞的時候還看得過去,一旦說完一段台詞就沒戲了,就處於茫然和空洞狀態,等待着自己的下段台詞,這種表演明顯是沒有真正進入人物和特定環境。我們這個劇中有許多台詞,按照蒙古族的習慣,有些散文或者詩意的台詞,這個時候更要生活化處理,不然很容易成為詩朗誦。」

本報記者 陳巨慧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