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娛樂圈的男星真是瓜料頻出,震碎三觀,前有吳姓男星,後有霍姓、張姓男星,想必大家最近都吃瓜吃得轟轟烈烈。
小編也是覺得感慨萬千,甭管你是「頂流」人設還是「清流」人設,只要你觸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線,所有的解釋所有的話語都會變得蒼白無力,特別是明星這一行業基於它的特殊性,作為公眾人物,明星更應該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先做人後做事,這句話永遠不過時。
我們泱泱華夏,一個素來以文明禮節著稱的大國,倡導的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何在當今的娛樂圈行業卻頻傳醜聞?是不是我們對藝人的要求降得太低了,忽略了對藝德的考量?這些明星所做出來的事情實在是有失中國古代君子之風範。
中國作為一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向來是尊崇儒學道教,對禮法道義是最為看重的,自古以來我們國家就不缺君子的人選,古有戰國四君子——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和平原君趙勝,信陵君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最是禮賢下士,為人稱讚。
今有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新青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人,以筆為刀的周樹人,無不是交口稱讚的君子,他們品德高尚、胸懷天下、克己有道、終身持善。
我國的君子風氣可謂是長盛不衰的,加之我們中國人從很早開始就十分喜愛玉石,形成了獨特的玉文化體系,對個人修養和社會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約束和規範的作用,玉文化和禮教文化相互融合和吸收,其中最為核心的觀點當屬孔夫子所提出的「君子比德與玉」,即所謂君子應當具有玉一樣的品德。
《禮記·聘義》中記載到,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珉,何也?為玉之寡而珉之多歟?」孔子曰:「非為玉之寡,故貴之;珉之多,故賤之。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貫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玉的光澤溫潤不刺眼,對應於君子能關愛包容他人,為人忠厚純良的品質,這種品質與玉的光澤很像;玉的質地堅實緻密,對應於君子有紮實的知識儲備,博覽群書;玉的外型一般光滑圓潤,雖有稜角但往往是經過了打磨的,這正對應於君子為人正直,做事有原則,有稜有角,身有傲骨;
玉墜子在被人們佩戴的時候,是垂順地貼服在衣擺上的,君子為人處世中也是謙和有禮貌,從不趾高氣揚,向來是以禮服人;玉的瑕疵不會掩蓋玉的美好,玉的美好也不會抵消它的瑕疵,正如君子的為人,正直坦蕩,縱然人無完人,君子也有缺點,但是瑕不掩瑜;玉的光澤是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正如君子的氣質,是由心而發,表裡如一。因為玉所具有的的獨特的氣質,我們愛玉,君子也是因為自身的品德高尚才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