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才明白:父母口中的「為你好」到底有多沉重?
《狗十三》:青春期少女李玩通過失去一隻狗展開的家庭矛盾,反映了教育問題和青春叛逆的關係,將成長的痕迹,通過人物心理變化闡釋的淋漓盡致。
很平常的小事,卻是大多數人的青春!
這部由曹保平導演執導,張雪迎主演的電影早在2013年拍攝完成,該影片因太過於真實慘遭密封了5年,終於將在2018年12月7日正式上映。
2014年,該片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青少年電影-最佳影片提名。
該劇上映後,看哭無數人,父母口中的「為你好」成了多少人最悲催的童年?
叛逆的青春期,撞上父母離異,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李玩,把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表達得淋漓盡致。
壓抑的青春,無處釋放的青春,少年一顆最火熱的心,都被強勢的父親用一瓢冷水澆滅。
青春期的李玩,正在愁該報物理興趣小組?還是該報天文興趣小組?好不容易做了決定,爸爸卻在老師的建議下強硬地給李玩報了她討厭的英語小組。
李玩很生氣,她覺得父親不尊重自己,父親給她錢哄她,卻被她推開。父親總嘆氣說:「等你長大了就知道,都是為你好!」
就這樣,父子倆的關係降到了冰點,稍有意見不同就會劍拔弩張。
為了緩和關係,爸爸給李玩買了一條狗。起初她並不喜歡那條狗,漸漸地她發現:那條狗和她一樣可憐。
於是,狗成為她的玩伴、知已。
直到後媽生的弟弟因為打狗被咬,後媽生氣地催着把狗送人。即使李玩很不舍,為了顧及家庭和睦,爸爸也不得不忍痛割愛,把狗送走。
李玩得知自己的狗被送走後,歇斯底里地怒吼跑出去找狗,爺爺奶奶擔心她也跟了出去,她不小心推倒了攔着她找狗的爺爺。
狗丟後李玩很傷心,但家人卻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大人們解決問題的方式總是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比如:給錢,比如:買一隻狗。
後來,父親覺得他太不懂事了,為了只狗把爺爺推倒?爸爸暴打她一頓,她驚恐地躲進衛生間,再出來時見到父親已嚇得躲着走。
挨打後,李玩才明白,無論自己懂不懂事,都不會在鬧,因為鬧就會被打。
一天,教室里飛來一隻蝙蝠,老師將它打死扔了出去。這讓她意識到,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就只有死路。
於是,她開始收斂自己的性格。
一次聚會,父親的同事夾了一塊狗肉給李玩,爸爸看着尷尬的場景,以為她又會鬧。但這次李玩似乎學會了隱忍,她把狗肉放在嘴裏吃掉,爸爸看在眼裡疼在心裏。
這是李玩第一次長大,她懂得了在大人面前徹底隱藏自己,成為了大人眼中的懂事的孩子。
「以後這樣的事,還多着呢」!一句感嘆,令無數人感同身受:這可不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嗎?
看着女兒「懂事」了,爸爸在車裡握住女兒的手,流下眼淚:「你爸,不是好爸!」
或許,大多數人的青春體驗是:打一頓,就懂事了。
然而,在打一頓背後,隱藏的是青春期的叛逆和焦慮。
照進現實,有多少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是用「打一頓」來解決問題呢?
原生家庭的痛,就像扎進心裏的刺,以至於許多年後想起還會隱隱作痛。
這部劇《狗十三》,通過一個女孩愛狗、尋狗的故事,將原生家庭教育的弊端,表達得淋漓盡致。或許,這也是大多數人並不完美的青春,但我們都學會了適應環境,因為格格不入,就會挨打……
END~
作者:侯明軒的成長日記
喜歡本文,請點亮星星,關注、點贊並轉發給您身邊有需要的人!歡迎關注訂閱!
今日話題:故事很短,寓意深刻,願每一位在原生家庭中受傷的孩子,都能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願每一位家長,都能在此片中體會到家庭教育的弊端帶來的傷害,別讓愛成為遺憾!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說說你這部劇中反應的教育弊端的觀點和看法!
分享每一個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故事和案例,凈化你的心靈,更多成長故事,敬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號」用戶上傳並發佈,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