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情節的設計非常的中國化, 角色形象過於單薄

電影快訊 1248℃

這部科幻片處處體現出中國情懷,它有我們中國人對故鄉的珍視,對家人的愛,對希望的堅持,集體大於個人的格局等。儘管在特效方面《流浪星球》還敵不過《火星救援》和《侏羅紀公園》老牌科幻巨制。但對於看過不少科幻片的我來說,這部片子的特效依然是震撼人心的。國內目前缺少這類科幻大片,對於中國科幻電影,讚美其為"科幻里程碑"之作並不為過。

電影《流浪地球》情節的設計非常的中國化, 角色形象過於單薄 - 陸劇吧

這部電影里,有一個疑點,韓朵朵和劉啟是否去過地面,我覺得他們從沒上去過地面,妹妹也想去外面看看,從他們對話以及到地面開門時候,別的人都蹲下身預防冰雪風暴,他們還一臉茫然的站着。劉啟和父親的衝突,應該是和他母親有關係,後面父子對話有體現,因為父親放棄了救她母親,然後還獨自去了空間站,由爺爺帶大。

電影《流浪地球》情節的設計非常的中國化, 角色形象過於單薄 - 陸劇吧

《流浪地球》無論好與壞,有瑕疵也好,起碼它願意做第一塊鋪路石,導演自己也說過,大概意思就是這電影如果口碑不好也認了,總要有嘗試,總要有第一個來試錯,他願意承擔失敗!貢獻者的失敗不能只拿結果來論,總比那些不敢嘗試的商人好的多!雖然這部電影與原著相差很多,但我不強求按原著拍,但是電影一定呈現一種科幻氛圍,哪怕只是借用流浪地球的創意拍一個新故事。因為這應該是國產科幻大電影的第一次嘗試,以往國產科幻,要麼是兒童向,比如霹靂貝貝,要麼是披着科幻外衣的言情,動作戲。

電影《流浪地球》情節的設計非常的中國化, 角色形象過於單薄 - 陸劇吧

而且因為我們看的所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都是歐美的,所以對於說中文的科幻就有一種違和感,要打破這個阻礙,必須得要跨出第一步,要較真按原著拍其實根本沒必要,作為國產科幻踏出第一步的作品,其質量好壞並不是遵不遵從原著,而是具不具有科幻感,如果能拍出中國本土的科幻感電影,我覺得就是成功了。太空中的物體碰撞,有聲音,我想是為了觀眾有更高的視聽體驗,至於行星發動機,理論上是可行的。

說地殼承受不住的,怕是以為大秦鐵路的重載火車是直接在泥土地上開啊,肯定有路基和枕木的,推力夠不夠,1萬台夠不夠,這個沒必要去細細糾結了,一萬台不夠,就十萬台。可以理解為一個虛數,就是很多很多這樣的發動機。至於地球先停止自轉,這個確實是硬傷,實際越是旋轉的東西,越穩定,不應該有減速階段。最後引爆木星,從科學理論上來說,地球合肥氧氣和木星的氫氣混合,是能夠發生大爆炸的,反彈衝擊力肯定是有的,如果覺得力度不夠大,不妨可以理解為臨界平衡點的微小波動改變結果。

在情節構造上這部電影借鑒了好萊塢的表達方式,但並沒有拍成好萊塢電影的固定範式,情節,情懷,情境,情感的鋪陳與我們的價值體系、精神傳統和文化特色一脈相承,大的方面,如處處瀰漫的集體主義情懷、帶地球離開死地的腦洞、淡化個人英雄主義的情節安排,小的方面,如牆上的福字,麻將桌,烤串,校服,市井生活和對白的處理,還有啟動運輸車的提示語音,這些明顯帶有中國傳統價值觀特色的劇情安排。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