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雄師」渡江之前的驚險故事

電視劇快訊 1933℃

1954年6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推出了由沈默君編劇、湯曉丹導演、孫道臨主演的驚險故事片《渡江偵察記》。該片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軍偵察連李連長(孫道臨飾演)帶領偵察班偷渡江南,在江南遊擊隊密切配合下,深入虎穴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軍取得渡江戰役勝利的故事。影片中,面對敵人重重包圍,李連長臨危不亂,用報話機尋呼軍部首長:「黃河!黃河!我是長江!我是長江!」「有重要情況向你報告!有重要情況向你報告!」這段經典台詞鏗鏘有力、振奮人心,曾經鼓舞着人們攻堅克難、奮勇向前。

鮮為人知的是,這部著名紅色電影的誕生,與解放軍第27軍首任軍長聶鳳智還有一段淵源……


「百萬雄師」渡江之前的驚險故事 - 陸劇吧


聶鳳智

指派「先遣渡江大隊」深入敵後

聶鳳智,1913年生,湖北大悟人,是從紅四方面軍成長起來的我軍著名戰將。

1929年1月,聶鳳智參加工農紅軍。八年半的紅軍歲月中,他披堅執銳,從鄂豫皖轉戰到陝甘寧,從普通戰士成長為紅軍團長,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1937年7月,聶鳳智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5年1月,調任膠東軍區中海軍分區司令員,開始獨當一面。期間,他率部拔棲霞、占萊陽、打平度、克煙台,為膠東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聶鳳智任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25師師長、第三野戰軍第27軍軍長等職,參與了萊蕪、孟良崮、膠河、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戰役、戰鬥的組織指揮,成長為一代名將。在他因病逝世後,《人民日報》刊登了中央軍委批准的《聶鳳智同志生平》,從中可以領略他的戰將風采:

出師魯南,血戰孟良崮,奔襲周村,濰縣大捷,汶水設伏等戰役都打得很出色,很成功……解放大軍橫渡長江前,他指派「先遣渡江大隊」深入敵後開展鬥爭,受到中央軍委的讚譽。進軍上海,他指揮五個師攻佔市區,為堅決實現黨中央將上海完整保存下來的指示,作出了重要貢獻。部隊進城後,露宿街頭,秋毫無犯,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讚揚,成為我軍歷史上模範執行政策紀律的光輝典範。

從上述《聶鳳智同志生平》可知,將軍一生百戰功多,而他「指派『先遣渡江大隊』深入敵後開展鬥爭」,實是大功一件。這件大功,是他在1949年春天渡江戰役前夕創造的。

1949年2至3月,中央軍委依據向長江以南進軍的既定方針,命令第二、第三野戰軍和中原、華東軍區部隊共約100萬人,統歸渡江戰役總前委(由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組成,鄧小平為書記)指揮,兵分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採取寬正面、有重點的多路突擊戰法,準備在5月汛期到來之前發起渡江戰役,殲滅湯恩伯集團45萬人,奪取國民黨政府政治經濟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江蘇、安徽、浙江廣大地區。

1949年3月,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剛剛整編為第三野戰軍第9兵團第27軍,首任軍長聶鳳智立即揮師安徽無為縣境,在渡江作戰中突擊集團(譚震林指揮)編成內,展開渡江準備工作。正是在此期間,他指派「先遣渡江大隊」深入敵後,「導演」了一出動人心魄的「渡江偵察記」。

真實版的「渡江偵察記」

打仗講究知己知彼,面對渡江準備工作,聶鳳智確實有點犯愁:如何了解當面敵情以實現知彼?誠如他在回憶錄《戰場——將軍的搖籃》中所言,「這次渡江作戰的偵察工作,遇到個特殊情況。偵察兵歷來是部隊的眼睛。『兵馬未動,偵察先行』。現在我軍各級偵察分隊被寬闊的江面所阻,『英雄無用武之地』。」怎麼辦?他一時也無良計。

一天,聶鳳智來到江邊臨江壩指揮所,檢查渡江準備工作。臨開午飯前,他看到作戰科偵察員正與管理員嘰嘰喳喳,神秘得很,他一時也沒往深處想。飯菜端上桌,平平常常:一小碟韭菜炒雞蛋,一小碟炒青菜,還有一大碗辣豆腐湯。聶鳳智也沒客氣,端起飯碗就吃,邊吃邊招呼:「你們都吃啊!怎麼把我當客人啦?」

偵察員、管理員異口同聲:「這是特地為您做的!」

聶鳳智納悶了:菜只有兩小碟,三四月間,青菜、韭菜遍地長,怎麼變成精貴食材了?他心中有問號,嘴上卻不言語,看他們還有什麼好戲「演」。

不一會兒,他們又端上熱騰騰的兩大盆菜,也並沒有什麼新花樣:仍舊是一盆韭菜炒雞蛋和一盆炒青菜。聶鳳智依然沒吭聲,只是兩樣都試了試,味道和先前的並無二致。

此時,偵察員和管理員又異口同聲地說道:「軍長,您別吃我們的菜,您那個菜好啊!」

聶鳳智不以為然:「好什麼,是多擱了鹽,還是多放了油?」

偵察員和管理員這才揭開了謎底:「這是江南的菜,他們剛摘過來的!」

聶鳳智陡然一愣,筷子不覺停住了!原來,接連幾夜,軍偵察科都派人試着過江偵察,可惜每每無功而返,昨夜終於有人成功登陸江南,由於沒有碰上敵人,抓捕「舌頭」計劃落空,天又開始放亮,就順手在地里拔了一把韭菜和青菜,表明「不虛此行」。

聶鳳智一拍大腿,果然不虛此行!他因此受到啟發,立馬行動:他又接連組織偵察兵過江偵察,偷渡10次,成功8次,抓捕俘虜30多名。

隨着渡江作戰任務漸漸迫近,聶鳳智感到這種零打碎敲式的偷渡偵察有一定局限性,於是,他與其他軍領導商議,決定派遣一支偵察分隊過江,與江南地下黨取得聯繫,及時而周詳地掌握當面之敵的變化情況,通過報話機不斷向軍部報告。

對於這一行動,第27軍黨委是掂量又掂量。誠如聶鳳智晚年回憶:「在百萬大軍渡江前夕,單獨由我們軍派一支武裝偵察分隊潛入江南,決非輕而易舉之事。不僅偵察分隊本身,就連我們軍黨委在內,都要承擔很大的風險。」這風險就是,當時國共北平談判正在進行中,相當規模的武裝偵察行動一旦失利,既會被國民黨方面拿來作為破壞和談的口實,又會給後續渡江作戰行動蒙上陰影。經過反覆權衡,聶鳳智認定:「從我們多次組織偷渡偵察看,成功的把握是有的。」他們經過多次研究,將實施方案上報第9兵團。兵團首長考慮,雖然第27軍只打算派遣一支偵察分隊過江,但事關渡江作戰全局,在全軍沒有先例,為慎重起見,兵團又向三野司令部、渡江戰役總前委請示。經過層層上報,最後得到中央軍委和總前委的贊成和批准。

4月6日,第27軍由軍偵察科科長慕思榮、軍偵察營教導員車仁順等組成「先遣渡江大隊」(又名渡江先遣營),並專門指派81師242團參謀長、曾在皖南地區工作過的亞冰(即章塵)擔任大隊長兼黨委書記,慕思榮任副大隊長。當晚,先遣渡江大隊兵分兩路,分別渡江。

渡至江心時,敵人就發現了目標,頓時槍炮齊發,自然「偷渡」就成了「強渡」。在槍林彈雨中,11名隊員光榮犧牲,但是兩支隊伍十幾艘船共三百多號人還是強渡成功,登上了對岸。

部隊為行動方便,不少人換穿了國民黨士兵服裝。上岸後,兩個隊順利會合,很快得到地下交通員的接應,緊接着又與當地游擊隊會合,在游擊隊的大力幫助下,迅速展開工作。經偵察,他們發現江岸防守的敵人穿的是灰布軍裝,這表明這股敵人不是國民黨的中央軍,而是雜牌軍,這為先遣渡江大隊在敵區穿插、迂迴提供了更多機會。在敵人心臟的14天時間裏,先遣隊基本摸清了當面之敵的兵力部署、江防敵軍番號、敵軍調防、地形、炮火位置以及沿江河流、水文等重要情報。

4月20日夜9時,由於國民黨反動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毛主席、朱總司令發佈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我百萬雄師橫渡長江,渡江中集團率先發起渡江戰役,第27軍3個師向對岸魯港至荻港一線大舉突擊。先遣渡江大隊也依照預定計劃,在敵後山頭、高坡,燃起一堆堆篝火,給江北我軍炮兵指示射擊的目標。可以說,先遣渡江大隊既勇敢地完成了敵後偵察任務,又出色地策應了大軍勝利過江的艱巨任務。

最後,第27軍僅用1個小時,即全線渡江,聶鳳智當即口授一份電報:「我們已勝利踏上江南的土地!」他要求報務員用最快的速度拍發給黨中央、毛主席。後來,聶鳳智在回憶錄中寫道:「他們一聽,打趣地說,聶軍長在作詩了。這份只有12個字的電報,在我的軍事生涯中,算得上是文字最短而且措辭奇特的一份電報。而它所包含的喜悅和豪情,又該用多少文字才能容納得下呢?!」

在戰評中,參與先遣渡江的27軍偵察營第2連被授予「先遣渡江英雄連」稱號。

聶鳳智關注《渡江偵察記》拍攝

新中國成立後,聶鳳智任華東軍政大學教育長、華東軍區空軍司令員等職,領導了華東空軍的組建工作。這時,根據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關於多宣揚軍區部隊(三野時已撤銷番號,所有部隊歸屬華東軍區領導)光榮戰績的指示,軍區文化部創作員沈默君根據先遣渡江大隊的戰鬥經歷,開始創作電影文學劇本《渡江偵察記》,聶鳳智對此給予了諸多鼓勵。

1952年底,上海電影製片廠啟動拍攝籌備工作。這時,聶鳳智已經從華東軍區空軍司令員崗位調任中朝聯合空軍司令員,正指揮對美作戰。他聽聞此事後,建議親歷過先遣渡江偵察的慕思榮、高錦堂(原27軍偵察營第2連連長、「先遣渡江英雄連」連長)參加劇組,把先遣渡江大隊的艱苦奮戰過程告訴演員,確保影片真實可感。


「百萬雄師」渡江之前的驚險故事 - 陸劇吧


電影《渡江偵察記》劇照

對於兩位親歷者參與到拍攝工作中來,主演孫道臨興奮不已,他回憶說:

  先遣渡江大隊了不起!對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應該用電影來完整記錄,並告知後人。可以說,電影《渡江偵察記》真實、生動地記錄了那場難忘的戰鬥。當年,拍攝電影《渡江偵察記》時的軍事顧問,就是先遣渡江大隊成員慕思榮和高錦堂。這兩位都是全國戰鬥英雄,作為親歷者,他們與我們談起先遣隊渡江時的情形,至今仍歷歷在目。這裏面,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作為當事人,兩位還手把手教我們穿軍裝、打綁帶、背行李、扛槍、射擊、投彈等動作,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拍攝期間,在慕、高兩位的帶領下,我們專門來到安徽蕪湖荻港體驗生活和拍攝外景。我們一行人扛着鋪蓋、行李下了卡車,在泥濘的道路上走到各自寄宿的農家。春天的蕪湖陰雨連綿,走在泥濘的山路、小道上,我們的鞋子常常被拔掉……從中真正體會到當年先遣渡江大隊的不容易啊!

孫道臨的回憶,證明聶鳳智沒有推薦錯人。

在聶鳳智的關注下,《渡江偵察記》成功問世,並深受全國人民喜愛,聶鳳智自己更是「忠實粉絲」之一。1953年底,他從朝鮮戰場載譽歸來,後歷任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每次下部隊,只要遇到放映電影《渡江偵察記》,他總默默帶個小馬扎,坐在官兵中間靜靜觀看。當官兵們嘀咕「這個渡江偵察行動是老首長決定的」時,一向虛懷若谷的老將軍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今,《渡江偵察記》面世已經65年了,它曾經感動過幾代中國觀眾,也必將繼續感動下一代觀眾,它在影片中傳遞的排除萬難、爭取勝利的精神,必將激勵我們這一代人投身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揮灑熱情與汗水。


(來源:《黨建》雜誌2019年9月,作者:夏明星 徐曉丹,原標題為:《「百萬雄師」渡江之前的驚險故事——電影《渡江偵察記》與27軍首任軍長聶鳳智》)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