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每天早上的起床被一個個睡眼惺忪的我們,演繹成了與被窩的生離死別。
但幸好,還有早餐。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吃個熱乎又營養的早餐,是秋冬時節最幸福的事了。
可是很多人因為熬夜賴床,只能犧牲早餐時間,不是隨便對付一下,就是乾脆不吃。
早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今天,你吃早餐了沒——
《早餐中國》第三季
這是騰訊視頻推出的大型美食系列節目,今年已經是第三季了。
和一般的美食節目所不同的是,《早餐中國》不講滿漢全席,不說歷史文化,不整地域對立。
一集就七八分鐘,說的是咱們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早餐。
早餐店裡不一定有頂級的大廚,也不一定是高檔的食材,但一口下去滿滿都是記憶里家鄉的味道。
某種程度上,早餐的種類和吃法是最能反應當地的美食特色。
傳統的中國早餐,總是繞不過稀飯豆漿油條燒餅,但相信你的家鄉肯定有另一套早餐吃法。
在山西蔭城,清晨迎着陽光,大家圍坐在一個小攤車的旁邊,大口大口地吃着碗里的美味——豬湯。
蔭城豬湯是山西上黨地區久負盛名的小吃,早在明末清初就流行於市,至今名聲愈大。
老闆李師傅賣豬湯已經將近40年,從最早的每天只賣十幾碗,到後來幾百碗,李師傅熬豬湯的功力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豬湯,也叫豬肉湯。
筷子隨便一夾,都是內容。
有豬耳朵,豬皮,豬肝,豬心,反正豬身上的寶貝,碗里都有。
堪稱一席全豬宴。
看似工藝簡單,但要做出地道的風味可得費一番工夫。
由於要趕到早上,豬湯要提前一天晚上上鍋,將上百斤的豬骨頭燉上整整一夜。
一口大鍋用來燉湯,一口大鍋用來燉肉,小火咕嘟咕嘟一宿,香氣撲鼻,濃郁四溢。
由於豬肉每個部位的肉質不同,切法也是各異。
有切成條的,還有切成片的,要吃的時候抓一把扔在碗里,澆上大骨頭湯,撒上一把蔥花,就齊活了。
為了防膩,當地人推薦和餅子搭配食用。
別看這餅的名字就叫「餅子」,但外表焦黃酥脆,裏面通透拉絲。
一口豬湯一口餅子,得,這一天的精氣神就來了。
老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西是麵食的故鄉,自然老百姓就離不開白面饃饃。
而在東南沿海,有着「祖國漁都」美稱的舟山,最日常也是最有情懷的,一定是海鮮面。
在舟山某條街上,有一家開了超過20年的飛珠麵館,它經久不衰的秘方就是那一口濃濃的海鮮湯。
將魚和豬骨混合在一起進行熬制幾個小時,還不夠,灶台前滿滿的海鮮種類才是關鍵。
黃魚、蛤蜊、梭子蟹、皮皮蝦、魚丸,應有盡有。
舟山的海鮮市場每天凌晨3.4點是最忙碌的時候,麵店的老闆娘更是一大早就會去海鮮市場進行食材的選購。
別看就這一碗面,來吃的食客都有着明確的口味,不管是點十幾元的蝦,還是上百元的蟹,他們總能趁興而來,滿意而歸。
沒有吃過舟山那碗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海鮮面,怎敢說到了舟山?
而在河北河間,早上最不能錯過的一定是那一口讓人流連忘返的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是華北地區極為流行的傳統小吃,起源於保定、河間一帶,這些年因為美食文化的大力推廣,逐步火遍大江南北。
老韓家做驢肉火燒十幾年了,名聲在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生客熟客來光顧。
由於生意太好,他們店每天差不多能賣掉一整頭驢。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驢肉之所以備受吃貨們推崇,就在於它的肉質非常彈牙有嚼勁,拉開成絲狀,易入味。
老韓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先將新鮮的驢肉放進高湯里小火慢燉,再配合十多種香料,最後收汁入味,撈出切片備用。
老韓燉驢肉,兒子小韓烤火燒。
火燒雖說是死面火燒,製作過程卻是有很多講究,一個成功的火燒要做到「四絕」——「色如金、 酥如雪、 形如書、 薄如紙」。
肉質香醇,麵餅酥脆,簡單的搭配,紮實又美味。
不僅當地人讚不絕口,外地人更是流連忘返。
總之,驢肉火燒,你值得擁有。
第三季的《早餐中國》延續了前兩季的風格,橫跨中國大江南北,用最為樸素的探店模式,為你尋找藏在巷子深處的街頭美味。
你吃過的,聽過的,見過的,這裡統統都有。
像是山西的「頭腦」;
延邊的醬湯泡飯;
甘肅的蘭州拉麵。
新疆的烤包子;
重慶的小面;
赤峰的對夾……
相比於那些酷愛追求原料產地、拚命挖掘食材背後故事的美食節目,
《早餐中國》鏡頭所對準的既不是那些富麗堂皇的大酒店,也不是風靡全國商場的品牌連鎖。
它沒有精緻的擺盤,也沒有多餘的點綴。
最是煙火氣,方顯人間情。
而片中所出現的店也基本都是夫妻經營模式,一干就是十幾年到幾十年。
在如今這個什麼都在變快的年代,這些老店以一種低調的姿態成就了美食,經受住了食客們挑剔的味蕾,更是承載了漂泊遊子的那份思念。
你家鄉的早餐一般都會吃些什麼?
片子里有句文案說的特好,
只要起得早,就能找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