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凱瑞一貫的表演風格不同,在《電影人生》這部電影里,他的表演深沉且感情,給人一種溫暖而有力的感覺。金凱瑞本來想拿這部電影去衝擊奧斯卡,遺憾的是並未能如願,但這部電影依舊有很多可圈可點的部分。電影中的很多溫情橋段,哪怕看過幾遍之後,依據讓人淚目。
《電影人生》
電影講述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一位名叫彼得的好萊塢電影編劇正想大展宏圖,走向自己的人生巔峰,可是忽然之間他就跌入了人生最低谷,不僅他的工作室推掉了他的商業合約,甚至她的老婆都再不敢和他說一句話,他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為何會淪落到如何窘境呢?
彼得被誤會
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當時盛行的「麥卡錫主義」。
彼得被誤會
彼得因為大學生加入了一個名字比較奇怪的社團就被懷疑「通共」,這在當時的美國是很重的罪名,而他的一切悲慘遭遇也都源於這莫須有的罪名。他身邊的人都勸他痛快地承認這個罪名,並且按照「他們」提供的名單「指認」另外幾個人,但彼得不想就此毀掉自己的人生,於是鬱悶的他只能借酒澆愁。大家都知道「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個道理,於是彼得喝完酒又去開車兜風的時候就遭遇了車禍,不僅從橋上摔了下去,還撞在橋墩上撞壞了腦子。
鎮子上的人都這麼說
等第二天他清晰了過來,他發現自己已經失憶了,之後一個老人發現了他並把他帶回了一個似乎很冷清的小鎮。
每個人都覺得和彼得和熟悉
令彼得奇怪的是每個人看見他之後都會說好像有種曾與他似曾相識的感覺,後來老人告訴他小鎮上的很多年輕人都在二戰中去世了,很多老人都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老人們都害怕想起這些傷痛以至於連總統贈送的紀念碑都被放在地下室吃灰。
老人哈里把彼得錯認成了盧克
然而很快就有一個老人哈里說彼得就是他(因為參加二戰)失蹤多年的兒子盧克,彼得失去了記憶,也不好反駁,只能跟着老人回到了家。之後彼得就真的像老人兒子一樣在小鎮生活了,只不過他需要重新「認識」所有人。每次認人的場面其實都很尷尬,但所有人都不願意揭穿真相,因為彼得的到來確實給小鎮帶來了某種希望,小鎮因為彼得開始重新活了過來,重新充滿歡聲笑語。
「電影人生」電影院
不僅哈里家停業多年的電影院重新開放,老人們也都有勇氣面對戰爭帶來的傷痛了,小鎮的鎮長說他們看見彼得就好像看見了自己的兒子。但好景不長,彼得最終因為在電影院看見了自己編劇的電影而回想起了自己是誰,他開始陷入兩難的痛苦之中,正在這時老人哈里因為突發心臟梗塞而暈倒在地,在老人臨終之際,彼得想要說出真相,但最終還是忍住沒說,因為他想老人能夠沒有遺憾的離開。
老人臨終前
老人葬禮之後,政府的人還是找上門來了,他依舊要面對政府的指控。
政府的人找上門來
在法庭上,彼得被人百般刁難,甚至他誤入小鎮的經歷都被當成是他畏罪潛逃的證據,彼得越發難以清洗自己身上的嫌疑,於是他的律師也在勸他趕緊認罪,不然免不了進一步的刁難。
彼得在法庭被故意刁難
彼得思慮再三還是選擇不會認罪,他援引了美國憲法中的一條內容以證明即使他「通共」,這也不應該是犯罪,因為美國憲法會保證每一個公民的信仰自由。他不停地強調這一點並且說那些二戰中犧牲的士兵不會希望看到美國變成一個沒有信仰自由的國家,最終人群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因為彼得的行為很「美國」,在洶湧的民意下法官最終沒定給彼得定下罪名。
彼得重獲自由之後,他選擇回到小鎮繼續生活,即使他並不是那個在二戰中犧牲的士兵盧克。這部電影總得來說,算是一部美國的「主旋律」電影,宣揚的是美國的價值觀念。但我們其實不必因為這個原因就拒絕這部電影,畢竟意識形態本身就是一個已經十分狹隘並且過時的東西,人類本就不該相互攻擊,意識形態也沒有搞定一切的神力。
永遠也不要相信某樣東西就一定可以帶來幸福,只有人本身對幸福的嚮往和為之而做的純粹努力才是通向幸福生活最根本的動力和根本途徑。一切的陰謀詭計都不可避免的讓事情變得複雜,是人心的偏差才讓幸福變得無法觸手可及。
請享受生活,樂在其中
我們其實可以從其他的角度去欣賞和解讀這部電影。
從親情,愛情,還有友情這種人類普遍感情的角度才能感受到電影的美好,這也正是電影名字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就算生活中難免會有些勾心鬥角的事情,但不要讓它成為生活的全部,只有像電影一樣的感性和浪漫才能讓我們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祝觀影愉快
Enjoy the movie,enjoy the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