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上鋼琴師》, 我喜歡這樣, 我應付的來

電影快訊 1113℃

雖然很早就看過了《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但是我至今都還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感謝邀請。那麼我就發表一下個人看法吧。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世界呢?我想對於1900來說,「世界」就是那條他生活了一輩子的輪船。

電影《海上鋼琴師》, 我喜歡這樣, 我應付的來 - 陸劇吧

在我看來,1900所代表是那些專註於夢想,追求極致,甚至是將生命賦予夢想的人,他們不願去思考這個複雜的世界。而電影中下船上岸的人所代表的就是那些容易被外界所干擾誘惑人,他們可能一生都在為生活而奔波所困擾。至於《海上鋼琴師》為何經典?我想我們之所以喜愛一部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它講述了一個多麼感人至深的故事,而是在那部電影中可能有另一個我們無法成為的自己。而1900便是那個我們無法成為的「自己」。

電影《海上鋼琴師》, 我喜歡這樣, 我應付的來 - 陸劇吧

船工丹尼(Danny)在清理郵輪垃圾的時候,在鋼琴上發現了一個箱子,裏面是個嬰兒,他認為箱子上的「T D」是「Thanks Danny」的縮寫,決定撫養這個孩子,還給他起名叫「1900」。漸漸地,一船的員工和船長都加入一起撫養和教育1900。1900很聰明,也很調皮,他在船上逐漸長大,但丹尼因為一次意外最終被海葬。有一天,1900竟然在彈奏鋼琴,無師自通,卻美妙動聽,船上的人都震驚了。

電影《海上鋼琴師》, 我喜歡這樣, 我應付的來 - 陸劇吧

於是1900成了船上的鋼琴師。他和小號手馬克斯成了朋友,他斗琴贏了自稱是爵士樂發明者的鋼琴家,他對一位女船客一見鍾情,陸地上的誘惑很多,但1900從未離開過這艘船,即便船要炸毀,他也不願離開,與船一起消失在海上。觀眾們最困惑的一個問題想必是:為什麼1900至死都不願下船?大概因為船像他的母親,而他還沒有長大。

1900從小就在船上,丹尼很擔心1900離開船無法生存,給1900灌輸船外的東西都是壞的。在1900眼中,丹尼最後也是海葬,沒有離開大海。而1900很相信丹尼教導他的東西,包括「母親」「孤兒院」的定義,即使長大了他依然相信丹尼的解釋。雖然年齡一直在增長,1900也對陸地很好奇,但卻一直沒有離開船。他對船太熟悉了,從他彈漂移鋼琴、他藏起來就沒人能找到都能看出來。

從出生開始,1900隻能接受到丹尼和其他船工的關愛和教育,他們以男性為主,而且丹尼在他幼時就離開了。或許,我們可以猜測,1900對自己和船並沒有劃分出一個清晰的界線,船像母親,他在船上很安全。但他對於船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他沒有出生證身份證各種證,他是被世界遺忘的人,而船可以接納他。

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人們在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一個人整合自己對不同方面的知覺,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自我整合和適應的感覺,包含了對「我是誰」「我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認識。而1900並沒有將自己和船分割開來,他的未來規劃里本沒有離開船這個選項。在船上,他看到的世界是有限的,更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和培訓,沒有足夠的刺激讓他能夠完成對自我、對世界的探索。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