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沒有最長,只有更長」?

電視劇快訊 1874℃
國產劇「沒有最長,只有更長」? - 陸劇吧

近日,「誰該為國產注水劇買單」的文化報道引發廣泛共鳴:八月霸屏檔的《長安十二時辰》,在「天寶三載正月十五日巳正」之際,迎來了第48集大結局。眾劇迷們在經歷了驚心動魄「長安反恐24小時」之後,高呼史上最漫長的一天終於結束了……

事實上,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48集《長安十二時辰》,已經是經過壓縮的版本,而該劇最初的版本長達60集。這再次引發觀眾網友對國產「注水劇」的吐槽。

國產劇「注水」問題由來已久。雖然觀眾和網友屢屢吐槽一些國產劇尤其是國產古裝劇「越拍越長」,但熒屏上長劇之風似乎我行我素,比如,《延禧攻略》拍了70集,《如懿傳》87集,《羋月傳》81集。這些國產古裝歷史劇似乎都達到了「鴻篇巨製」的程度,「沒有最長,只有更長」。

一些古裝長劇內容涉及王朝歷史,情節結構和枝蔓錯綜複雜,劇集似乎也不妨具有龐大的規模。但是,有些國產劇卻是為了增加劇集數,越來越明目張胆地進行「注水」「抻長」操作。這些國產「注水劇」的「大法」可謂五花八門:內容不夠,回憶來湊,頻頻閃回,插播「回憶」;拖慢對話節奏,重複台詞,強湊劇情;拖長每一集開頭的「前情提要」……

因為「注水」,一集五六十分鐘的劇情內容被稀釋,只剩下二三十分鐘的有效觀看時間。為了直奔主題,儘快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觀眾只得自行擠干「水分」,點擊倍速播放。用「倍速」追劇,省去其間過程,儘可能快速地獲得追劇劇情——不是觀眾太聰明,是注水劇讓人太無奈……

國產劇「沒有最長,只有更長」? - 陸劇吧

國產劇為何越拍越長?長劇的口碑和收視率為何往往截然相反?人們在質疑目前熒屏上長劇之風泛濫的同時,不禁聯想到這些年來熒屏電視劇播出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絕大多數經典國產電視劇並不長:1987年《便衣警察》12集,1990年《圍城》10集,1991年《外來妹》10集,1994年《過把癮》8集……即使2000年後播出的《亮劍》《士兵突擊》《奮鬥》《蝸居》《潛伏》等劇最長也不過35集。但自2011年《甄嬛傳》紅透大江南北,這部76集電視劇始為熒屏颳起長劇風。

一部劇集製作,需投入高昂資本與成本,而演員片酬佔比最高。在國內市場,版權收入和廣告植入是國產劇的主要盈利方式。大多數播出平台按照「單集價格×集數」的方式購買影視產品。所以,製作者自然要拉長篇幅,多賣幾集,以收回更多成本,獲得更大利潤。為吸引廣告商,一些製作方還為廣告得以亮相而強行將之「植入」劇情。同時,劇集播出端借熱度拉動收視率,則時常對劇集進行「二次拉伸」……如此多方利益共謀之下,國產劇焉有不長之理?

由此不難看出,電視劇的市場利益和商業訴求,才是國產劇「長風」泛濫的根本原因。

另外,如今電視劇生產類型化的特點越發突出,這樣的工業文化產品可以暢通無阻地到達接受對象那裡,一旦一種文化產品帶來巨大利潤,一些電視劇和網劇創製方便如法炮製,人為製造和挑動人們對某種時尚的渴望,以求賺個盆滿缽滿,藝術考量則被甩得遠遠的。當下眾多「注水」劇,也正是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出爐的。

國產劇「沒有最長,只有更長」? - 陸劇吧

電視劇創作是有其內在藝術規律乃至審美規則的,但如今,在商業利益面前,它們更多地被市場邏輯取代和侵佔,成為影視劇文化的「決定力量」。而當文化的力量、文化的需求和文化的屬性被消解,電視劇集只剩下赤裸裸的商業文化特性後,大眾歡迎的優秀國產劇怎能不難產呢?

長劇之風盛行,雖有市場經濟發展和觀眾影視文化審美現階段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但電視劇要贏得市場、贏得觀眾、體現一國當代文化之氣度與自信,則必須以「質量」追求和「精品」意識取勝,有所為有所不為。指望通過「注水」拉長劇集求利,電視和網劇熒屏難免走形失態,觀眾久之也不會買賬。中國電視劇只有堅持走技術與藝術統一、娛樂和思想兼容、市場效益和文化效益雙贏的「精品」道路,方是正道。

欄目主編:伍斌 文字編輯:伍斌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