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歷史當中,每個朝代都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學形式。比如說在漢朝時期,文人墨客們都以飲酒唱歌為樂,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唐朝之後,人們則多以作詩為主,以證明自己的才華,並且也為了和志同道合的好友們一起聊天。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其實詩詞歌賦是算在一起的,也就是說詩詞其實在創作的時候,就是用來唱的。直到元朝之後,才將曲這個形式單獨分出來。到了清代,就有一位大師橫空出世,在詩詞歌賦這方面有着極大的天賦,而最好的證明就是,他留下了一首送別詩——《送別》。
這位大師的名字叫李叔同,若是對詩詞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這個名字在清末時期,可謂是大名鼎鼎。不過他其他領域的成就今天先暫時不提,筆者要來說說的,是他的這首《送別》。
這首詩歌的全文,如果讀者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找看。筆者在這裡,也就用最著名的前一句,來分析一下,即: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懂行的人看來,其實這句歌詞和傳統的詩詞是有着很大的區別的。因為古代詩歌講究平仄和詩韻,但是這首歌卻不是很合乎平仄,所以在有些人眼中,這不算是正常的詩詞。
不過這首詩的名氣,卻是非常的有名,在現代的很多文章和電視劇中都很常見。原因就在於,這首詩雖然不像真正的古詩一樣講究,但是文化的內核卻是一脈相承的。從這首詩用的詞語來看,簡單的幾句話,就點明了當時的送別環境,同時用了許多的送別意象,將送別之意深刻地表現了出來。
要知道在古代,道路崎嶇不方便,並且交通工具也很少,大多數人都只能靠自己的腳走。再加上路上情況複雜,有可能這一別,此後就再也見不到了。所以在古時,人們是將送別看得很重,認為送別是僅次於生老病死的大事。
這一點,古代講究情義的詩人寫下的詩中,尤為常見。比如說唐朝時期,杜甫因為生活困難,再加上政壇失利,所以經常流離於各地。而當時也有不少人,尊重杜甫的文采,經常在他困難的時候,去照顧他。其中就有一位叫嚴武的節度使,對杜甫百般照料,經常去杜甫家中喝酒聊天。但是之後他被調回京城,杜甫感到悲痛,甚至從成都一路送到了數十公里外的綿州,又挂念不下,再送到了三十里之外的路亭,最後寫下了一手《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贈給了自己的摯友。
而這首詩中,最為著名的古詩意象,那還是要說到亭子的。要是對送別的古詩有過了解的人,都會知道,在送別詩之中,亭子常常是出現最多的景物。這其實和我國古代的建築文化有着很大的關係。無論是在園林之中,還是在市井裏面,亭子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魅力。
所以在很多時候,文人墨客的詩中,常常會寫到它。比如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隨着時代的改變,亭這個字也逐漸成為了人們送別的主要地點。無論是貴族們,還是鄉下人們,都可以在亭子里歇腳和道別。
這一切都起源於秦漢時期的制度,在山路上,每隔十里就要設置一個長亭,然後為路人提供休息和住宿的服務。所以在秦漢時期,十里長亭就已經成為了人們的送別之所。此後也逐漸成為了詩歌中常見的意象。這主要還是來自於官場的習俗,畢竟古代的官員離任,來送別的人自然是很多的。而這麼多人小亭子沒有辦法容納得下,自然就需要在長亭一帶,來舉行送別的宴會。
其次離別之時,人們不知道下次還能不能再相見,自然是需要多訴說情誼的。走着走着,就會走上數十里之遠,直到兩方意識到要分別了,才算完。
而在李叔同的這首詩之中,雖然沒有那麼多注重的細節。但是在文化內核上,卻將送別的意象都融入了其中,還表達出了一種依依惜別的感情。因此這首詩在現代里,算得上是非常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了。所以我們在現在的很多電視劇中,或者是小說裏面,常常都可以看到,會有符合這首詩的情景出現。有的時候,甚至會請人直接將這首詩用曲的形式演唱出來,以表達惜別之情。
參考資料:《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送別》。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