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前天下午,提前看了諾蘭的新片《信條》。
必須承認,看之前,我是故意讓自己帶着一顆清空的腦袋去的。沒有再多看幾遍預告片,沒有做任何可能的世界觀與故事線猜測。
不是燒腦么?我讓你「無腦可燒」。
幾個小時後證明,這辦法,既對,也錯。
大腦在經歷了150分鐘、上百次突如其來又旋即而去的反覆衝擊後,似乎比來時的空白,更空白了。
毫無準備,更多帶來的不是懵逼,而是懊悔和慌張——懊悔於自己的大意,更慌張於忽然而至的自我智商懷疑。
而對的那點則是:
這也的確帶給我一次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
因為多次沒跟上節奏,後來索性躺平,放棄思考,但慢慢卻也有種莫名的享受感。直到結尾,之前看諾蘭作品的愉悅和過癮,居然一點沒少。
就像電影中,大門開啟,男主戴上氧氣罩,準備進入那個時間逆流的世界,他對面前的一切一知半解,純靠一腔孤勇。
但這不妨礙他,成為最後那個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所謂觀影快感,的確與看沒看懂沒有直接關係。
不過,我知道你們一定會去看這部《信條》,於是權衡再三後,還是覺得:
有必要給大家做一些,不帶關鍵劇透的觀影提示。
記住,這不是什麼科普(因為我也正憋着去二刷捋清很多東西),但一定會幫助你更好地享受這部《信條》。
1.
燒腦意味着什麼?
此前重映的《星際穿越》票房過億,很多人都再去IMAX重溫。
下周五,《盜夢空間》亦要重映,作為9月初《信條》公映前的預熱,再完美不過。
我很推薦大家都去再看一遍《盜夢空間》,不僅僅是重溫經典,更重要的是:
為後來者《信條》,找回那種燒腦的感覺。
我們總說燒腦燒腦,這個詞用多了之後,可能會有兩個極端:
一部分人特別懼怕,甚至抵制,另一部分則非常反感,同樣抵制。
而我想說的找回燒腦的感覺,其實,是一種觀影習慣的回歸。
什麼習慣?
認真做準備,並把一次觀影,視為與創作者完成一次銀幕內外隔空互動的習慣。
很多時候是得承認,現在的我們,被太多一條龍五星服務的新片新劇,給慣壞了。
故事所有的線索細節都會拍給你看,背景所有的原理設定都會一五一十講得清清楚楚,人物所有的內心活動都會說成台詞給你聽,恨不得,連主題都要編劇總結提煉好了直接喂到嘴裏。
這很適合當下這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
但說真的,爛片爛劇這麼看也就算了,遇到好作品,若還是這樣的「飯來張口」,就着實有點可惜了。
《信條》,就是值得讓我們找回那個觀影習慣、或者說觀影態度的好作品。
首先它很難得:
這是諾蘭完全放開手腳,準備和觀眾們展開一次完美互動的銀幕遊戲。
他不再如之前,對自己超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再有所收斂,甚至都沒有安排多餘的餘力給感情戲,決定全力和觀眾來一次智力上的大PK。
而作為觀眾,我們能做的,其實非常簡單:
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2.
逆轉時空
端正了態度,就該進入正題了。
《信條》這次最大的看點,就是所謂的逆轉時空。
其實逆轉時空這個概念,並不難懂,甚至可以說很好理解,倒帶嘛,誰不知道。
但《信條》極致在:
它不是只單純地呈現時間逆轉,而是將正向和逆向兩個時間流,放在一起給你看。
雙向時間線就夠複雜了,這還沒完,諾蘭最大膽的,是細緻繁複長時間地、讓雙向時間線成為影片的主角。
這事兒,之前真的沒人做過。
簡單解釋一下:
這是個未來試圖吞噬過去、同時營救過去的故事。
在通過一次測試後,男主被拉進了一個神秘國際間諜活動的世界。他的任務,是阻止比核戰爭更為可怕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他很快發現,一些來自未來世界的物件,這些東西有一個運行特點:
即,和現行時間的流動邏輯完全反着來。
比如,現行世界,地上有個石塊,我們是主動伸手去抓起來;
而未來世界的石塊,你伸手是抓不起來的,相反,需要你做出丟棄的動作,石塊就會自動「飛」到你手中來。
更好理解的,未來世界車是倒着開,人是倒着走,子彈不是射出去的,而是接回來的。
甚至於,連冰與火這樣的自然現象都會發生置換——一輛車爆炸,結果裏面的人是被凍死的…
而《信條》的魅力就在於:
兩個相反的時間,在同一個空間、連續長時間地發生相遇和碰撞。
就像我們坐火車或坐電梯的經驗,你看着對面火車開走了,其實對方沒動,是你這列車動了;你看着旁邊電梯下去了,其實是你這台上升了。
當然,這些解釋都是基於最最簡單的現象。
當整個世界的所有事物、所有細節都是處於這樣的正逆對撞,腦子能不能繞過這個彎兒,就很難說了。
在這,我給大家一個還算有效的幫助:
看電影的時候,要尤其留意那些所謂時間痕迹。
因為,在逆轉的時間中,我們總是先看到最後的結果,然後才看過發生的過程。而這一定就會留下一些痕迹。
比如最直觀的,彈痕。
以及,注意力務必全程集中。
電影的前半部分,世界觀尚未全面展開之前,還是能跟上節奏的。
只是,要睜大眼睛,不要錯過一些稍縱即逝的細節,因為這些看起來無足輕重的過場,都是對後面世界觀展開後的鋪墊。
3.
去感受,而不是理解
關於電影這個逆轉時空的主題,我其實並不想聊得太多。
畢竟,看電影首先還是個娛樂消遣,當個智力遊戲玩玩還行,太較真就輸了。
況且,《信條》的主線故事,其實非常之簡單易懂。
就是講述一個正義感爆棚的特工,如何與自己的搭檔聯手拯救世界。
這就像我之前總結過的:
好的商業類型電影,都是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複雜化,而不是反過來,把一個複雜的故事簡單化。
《信條》就是這個創作真理的最新踐行者。
諾蘭是什麼等級的導演,他太明白,即便是玩一個燒腦遊戲,也要先把大家吸引進來。
所以,大家不用被這幾天首波口碑中的「高門檻」嚇到,這是我想強調的。
再補充點我個人的觀影感受:
看完《信條》,當然會努力試着去捋清楚它的時間線,但現在回想,最打動我的,或者說讓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其實是男主與搭檔在大戰結束後的那段對話。
這裡不劇透對話內容了,但這的確一下子讓之前的很多疑惑說得通了,也讓兩人這關係變得豐滿、甚至帶着點傳奇色彩。
這也讓我一下子想清楚了:
諾蘭還是那個諾蘭。
即便他這次決定跟大家玩一個智力遊戲,但最終觸動我們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那些最普世的情感。
況且,在電影中,諾蘭專門設計了這句台詞:
「不要試着去理解它,去感受它。」
這其實就是他給觀眾的觀影提示。
4.
敬畏之心
接着,我其實想聊聊,我為什麼會對諾蘭這位導演,有很特別的感情。
看完《信條》,我的一個很大的驚喜是:
又找回了當年看《盜夢空間》的感覺。
因為中間的《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一個情感力爆棚,一個歷史感厚重,都很好也都很喜歡。
但只有當年看完《盜夢空間》,才是真正讓我對諾蘭產生了實實在在的膜拜感。
對,就是膜拜。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就是你看完一部電影,腦子裡只在想:
這,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
我想,類似《盜夢空間》這樣的腦洞,全世界能想到的人絕對不在少數,但真正了不起的是,把它拍出來。
沒錯,就是我們現在網絡世界最流行的那個所謂「杠精邏輯」:
你行,你上。
世界觀、人物、台詞、動作設計、美術、音樂、分鏡剪輯,等等等等。
想到一個玄妙的點子不難,難的就是:
沿着這個點子和構思一點點展開,建立一個真正完整的新世界,且所有的人物、情感和那些眼花繚亂的特效場面,都能恰到好處地融入其中。
這是10年前,《盜夢空間》的最美妙之處。
也是10年後,《信條》的最美妙之處。
看完《信條》,我同樣思來想去:
那些正逆對立的動作戲、那個雙向時間線並行的世界,包括整個力道十足的多線敘事,諾蘭,您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
和當年《盜夢空間》一樣,最後的結果,就是油然而生的膜拜感。
除了服氣,沒別的。
或許,這才是諾蘭身為導演最偉大的那點:
他真正激發出了,我們對電影這門藝術的敬畏之心。
5.
最後,做好被震撼的準備即可
所以,說到這,我給大家的最後一個建議就是:
做好準備,享受一次被震撼、被顛覆、被刷新的觀影,即可。
比如,《信條》這次的動作戲,絕對是此前遍尋影史都沒見過的。
當然,那場炸飛機足夠震撼,尤其是考慮到諾蘭炸了個真飛機。
但同時,《信條》這次動作戲的精髓在於:
全程和逆轉時空這個設定深度綁定。
所以打鬥也好追車也好,我們之前的觀影經驗都是失效的。
要真的捋清這個動作邏輯,是之後二刷三刷的功課了。
第一次看,就是單純欣賞,最好。
包括最後的高潮段落,有好幾個看得我不自覺張大嘴的地方。
比如下面這個畫面,預告片里已經出現了,也就不怕放出來了:
類似這樣的視覺奇觀,我相信和當年《盜夢空間》我們第一次看到城市摺疊的奇觀一樣,一定會在未來幾年中被當做「諾蘭名場面」而反覆提及。
除了動作,諾蘭這次找來的瑞典配樂師路德維希·格蘭森,也帶來了令人全程雞皮疙瘩的配樂。
那些和人物動作無縫對接的配樂,對觀感的提升,實在是太爽了。
關於配樂,大家可以先感受下這支預告里的配樂氛圍。
視覺奇觀+聽覺享受,一刷《信條》,單這兩個理由,就足夠了。
結語
其實每次看諾蘭,總會有這麼一個感慨:
你沒法想像,《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信條》這樣的電影,會出現在80、90年代。
說白了,不是想像力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工業技術行不行的問題。
所以,諾蘭是真正屬於這個時代的導演。
只有這個技術爆炸的時代,才能真正讓那些天馬行空的腦洞變為實實在在的影像。
而相比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復古范兒:
諾蘭這樣,既保留了古典情結,又真正能走在時代前列的導演,或許才真正定義了這個時代,也更應該被這個時代銘記。
從這個角度,有諾蘭作品陪伴,是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人的幸運,更是諾蘭身為創作者的幸運。
9月4號《信條》,我已經迫不及待要二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