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指南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疫情下的主流媒體內容生產

娛樂頭條 1349℃
電視指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抗擊疫情報道中各類內容生產所體現出的探索和創新,主要可以分為五個方面:突出國家級媒體的主體性;體現中央媒體的權威性;利用全媒體平台的整體性;保證內容生產的連續性;堅持製作播出的時效性。

來源:《電視指南》雜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

文/胡智鋒、王昕

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暴發至今已經一個多月。從武漢、湖北到全國各地,這場災難直接威脅乃至吞噬了許多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的生命,也給停工歇業的大量企業和個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在生命健康和經濟民生外,另一個影響也同樣嚴峻,那就是隔離封閉在家中的相當數量人群的恐慌心理和焦慮情緒。隨着疫情防控時間的不斷延長,這種群體性的心理壓力也給社會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而幫助社會公眾釐清混亂信息,穩定民情人心,是主流媒體在危機時刻應盡的社會責任與應有的擔當。換言之,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既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一次大考,也是對改革轉型中的主流媒體的一場考驗。

比較而言,在使用不同媒介、跨越不同層級的各類主流媒體之中,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以下簡稱「總台」)的應對體現出了主流媒體應有的風範和發展的方向。在這個疫情相對緩和的時刻,我們也許可以藉著對總台在這場戰疫情中的階段性分析,為更多的主流媒體提供參考和借鑒。

這次總台在抗擊疫情報道中各類內容生產所體現出的探索和創新,主要可以分為五個方面:

第一是突出國家級媒體的主體性。

由於疫情在春節期間暴發,武漢封城之後全國幾乎陷入人人封閉在家的隔絕狀態,除了正面抗擊疫情的力量,全社會的動能都轉化為對媒體信息的生產、關注與傳播。由於輿論關注和媒體流量都投向疫情,任何有關疫情的報道、評論都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收視與點擊,這在客觀上形成了一個相對混亂的輿論場。總台保持了專業媒體的品質,沒有選擇追逐流量,而是在各方面都力求精準、可信。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總台採取了所有方法尋找紮實可靠的信息源,並且在各種重要現場都派駐了自己的記者。

正是這種持續在場,以主動而非被動的方式積極發聲的媒體擔當,讓總台在長達一個多月的疫情報道中始終把握着主動權,發揮着主體作用。而這種掌握一手信息,自己進行採集、研判、彙編、傳播的專業態度,也贏得了廣大國際媒體的信任。

電視指南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疫情下的主流媒體內容生產 - 陸劇吧

從1月21日以來,平均每天有 77 個國家和地區的 1284 家境外電視頻道採用總台疫情防控新聞,日均播出2萬餘次。到2月16日,全球已經有超過兩千家媒體採用了央視國際視頻通訊社和總台亞洲非洲地區語言節目中心、歐洲拉美地區語言節目中心有關疫情防控的新聞素材及直播信號,其中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福克斯新聞網、法國電視台、德國電視二台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媒體,覆蓋了128個國家及地區。

可以說,正是總台對於主體性的堅持,讓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始終掌握着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話語權,有效地向世界解釋目前正在發生的狀況,最大程度地消彌了各國的疑慮,並幫助疫區從全球獲得緊缺物資和情感支持。

第二是體現中央媒體的權威性。

在這次疫情報道中,總台藉助自己的媒介地位,充分發揮了在信息掌握和發佈方面的強大能力。無論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並作出重要指示的信息提煉,視察首都相關醫院、社區並現場連線湖北疫情防控前線的拍攝報道,還是李克強總理在武漢現場檢查、指導工作的新聞報道,抑或通過採訪院士、專家完成的專業信息披露,乃至對武漢、湖北疫區患者和醫生的調查採訪,都體現出了總台在高端重要信息發佈上的絕對權威性。

電視指南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疫情下的主流媒體內容生產 - 陸劇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當屬1月20日鍾南山通過央視新聞明確證實新型冠狀病毒具有「人傳人」特性。在《新聞1+1》的直播中,資深新聞主持人白岩松連線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由他以最權威的疫情專家身份確認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傳人」特點,令整個中國社會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視程度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可以說,這是中國新聞史上值得銘記的時刻,主流媒體藉助權威專家讓關鍵信息得以公開、透明地傳達給全體民眾,極大地促進和改變了疫情防控的整體態勢。此後,總台在一系列新聞報道、紀錄和呈現中不斷鞏固這一權威優勢,保持了自身作為疫情防控期間最受大眾信任的主流媒體地位。

第三是利用全媒體平台的整體性。

總台在圍繞這次疫情的節目組織上,做到了整體發力、全台總動員。從媒介形態上看,總台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全媒體集團優勢。

首先是央視各個電視頻道的節目做到了協同合作、相互補充,從既深入現場又宏觀把握的綜合頻道、新聞頻道,到以不同視點切入的財經、綜藝、科教、中文國際頻道、CGTN各外語頻道,每個頻道都從自己受眾關注的角度對這次疫情和防控進行了深入的呈現。

其次是廣播頻率,尤其是總台對外各語種傳播平台在此次的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既向世界各國尤其是電視媒體不易覆蓋的地區介紹了此次疫情的發展與防控,也將來自歐美亞非拉等地的關切帶回中國。

電視指南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疫情下的主流媒體內容生產 - 陸劇吧

值得重點提及的還有「央視新聞」、總台5G新媒體平台「央視頻」以及央視網等,一起成為總台在這次疫情報道中的網絡和新媒體擔當。自1月27日起,總台央視新聞推出24小時不間斷直播特別節目《共同戰「疫」》, 採取「1+N」網絡直播模式,分別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網絡平台進行直播,通過「權威發佈」「戰『疫』快報」「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向武漢集結」「權威連線」等板塊,對全國各地抗疫期間的基本情況進行直播與報道,實時發佈最新政策與信息,時段長、濃度高、互動強,不斷創造着中國新聞史的新紀錄。

截至2月23日,多平台累計觀看量超過21億,累計觸達受眾107.7億,主持的微博話題「共同戰疫」閱讀量達68.2億,成為新媒體直播界最高時長、最多角度融合、關注度最高的疫情防控大直播。

另一個突出案例,是1月 27日「央視頻」開通的「與疫情賽跑——全景直擊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最前沿」系列慢直播,通過5G信號高清呈現兩家抗疫醫院爭分奪秒抓緊建設的情況,吸引上億人次在線觀看、爭當「雲監工」,峰值時有超過2億人次觀看直播。這一媒體事件同時被BBC、FOX等眾多國際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平台大量轉播轉載。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直播中,「央視頻」充分利用了網絡視頻的媒介特性,讓評論區的網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使參與建設的叉車、挖掘機擁有了昵稱和「粉絲」,給直播建設過程的紀實畫面創造了一系列關注中心。

「央視頻」也根據網民的反響及時回應,直播頁面很快設置了相關投票頁面,現場記者還去前線採訪了昵稱「小藍」挖掘機的駕駛者,一系列線上線下的良好互動,達成了凝聚人心、為武漢加油鼓勁的目標。總台依據自身媒體特點,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不同層面、角度為疫情防控的報道做出貢獻。

除了不同媒介間的協作,總台也在各種節目類型間進行整體統籌,最為突出的事件當屬春節聯歡晚會和元宵晚會的節目調整。「綜藝」在此成為了最重要的新聞組成。而這也是總台整體性優勢的又一體現。

第四是保證內容生產的連續性。

作為中國最具話語權、可見度的國家級新聞媒體,總台對於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事件、關鍵信息的呈現並不是一次性、偶發性的,圍繞抗擊疫情的新聞節目始終有着連續性的設計和規劃。

以《新聞1+1》節目為例,近一個月以來幾乎每天都推出對各種專家的採訪,既有對新發現的病毒特性、疫區防控情況新發展的介紹,也有對社會大眾普遍關切問題的答疑解惑;參與節目的既包括鍾南山、李蘭娟、王辰院士這樣指導防控全局,如今已被全國大眾熟知的「國士」,也包括持續奮鬥在一線的雷神山醫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院長、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和方艙醫院護士長;有溫州市長,也有武漢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其中,對一些專家還在一定時間之後回訪以便更新情況,如時隔14天再次採訪王辰院士。這種對相關問題全方位持續跟進的作法,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期待和關注度,讓社會對疫情的了解走向深入和全面。

除了讓專題節目內容保持邏輯、線索的延續,這種連續性也體現在新媒體嘗試上。總台紀錄頻道從2月3日起推出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這些微紀錄視頻在大小屏多個平台不斷更新,充分激發了廣大網友的「加盟」參與,在快手平台、嗶哩嗶哩平台都獲得了熱烈而連續的正面反饋。

第五是堅持製作播出的時效性。

相對平面媒體,電視媒體長期以時效性着稱,實時權威的報道幾乎是電視最重要的媒介特質。然而,近年來隨着互聯網和自媒體的發展,這一優勢似乎遭到了挑戰。

總台作為最重要的國家級媒體平台,在此次疫情的各類節目製作中再度證明了廣播電視媒體在時效性上難以撼動的地位。這不僅體現在所有疫情新聞的實時更新、滾動播出,各種嚴謹可靠的內容都以最快的速度傳播給全社會,也體現在它對其他節目的及時調整、實時更新上。

以春節聯歡晚會為例,作為最具影響力的年度電視節目,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春晚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最重要的春節慣例,有着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所有節目都經過長時間綵排,不容分毫失誤。

但在疫情發生的背景下,總台體現了國家級媒體的魄力,果斷調整,臨時增加了情景報告《愛是橋樑》,春晚的這一即時回應極大提高了全民防範新冠肺炎的意識,是此次疫情中最重要的輿論動員之一。此後的元宵晚會更是在抗擊疫情的指導思想下以極短的時間進行了整體重排,面對空無一人的觀眾席做出了一檔特殊的節目。能夠做到這種時效性,反映了總台從上到下的準確判斷和高度的國家媒體責任意識。

電視指南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疫情下的主流媒體內容生產 - 陸劇吧

綜上所述,在全國抗擊疫情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內容生產做到了兼具主體性、權威性、整體性、連續性和時效性。在一度極為紛亂的輿論環境中保持了專業定力,不忘初心,以優質的內容向國內大眾和國際社會公開透明地呈現了疫情的發展和變化,獲得了國內外的普遍信任,有效解除了疫情早期產生的一些恐慌和憂慮,堅定了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念與決心。

電視指南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疫情下的主流媒體內容生產 - 陸劇吧

總台派駐在抗疫前線的記者和後方的編導,展現了和醫務工作者一樣的社會責任感,是這場抗疫「人民戰爭」中的英雄。可以說,總台出色地履行了它作為黨和國家最重要媒體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不愧為黨和人民的喉舌,這種忠誠履行職責使命所激發出的主動性、創造性工作方法,背後就是國際大媒體應有的專業能力和水準。

對於主流媒體,越是危機時刻,越要迅速地生產出優質有效的內容,惟其如此,才能以專業的方式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胡智鋒,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王昕,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勵耘」博士後)

電視指南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疫情下的主流媒體內容生產 - 陸劇吧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