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電視劇快訊 1431℃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很新奇,這是我第一次對於一個電影主角的看法在一個電影過程中發生了兩次轉變。

而對於人物的評價,我在網上看到了很多,說1990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專註於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是我們在嘈雜的人生中需要學習的。

而我卻不這樣認為,其實我在電影開頭的時候也為主角驚人的天賦感嘆,為他對待音樂的態度而折服,而到了後半部分,我卻有點看不懂了。


《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 陸劇吧


一,怎麼會有人寧可死都不願意改變呢?


故事的主角1990被一個燒鍋爐的工人撿到,之後就一直生活在海上,從來沒有下去過。


他在船上給大家演奏鋼琴,在樂隊了為大家配樂,好多時候,他只需要用一架鋼琴,就能給人們最好的音樂感受和享受。


一個人,一架鋼琴,活得卻比一隻樂隊更有力量。


這可能就是我們最崇拜的那種既有天賦,又有能力的那種人吧!


重要的是他有才卻不驕傲,對於音樂是真的喜歡,而非為了榮譽和讚美聲。


他在被邀請鋼琴決鬥的時候睜着一雙不涉世事的眼睛問道,「為什麼要決鬥,決鬥了能怎麼樣呢?」


這是他對於音樂的態度,他單純的用音樂陪伴自己,喜歡音樂,而對於那些名利和財富對他來說並沒有意義!


對於他來說,他的世界就是音樂。


演奏 即使沒有人跳舞,即使炮彈從頭上飛過。


《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 陸劇吧


當他決鬥時依然能為了別人彈的爵士樂而流下眼淚,當他用音樂抵抗海上的一切風暴。

我想這就是天才吧,有天賦,有熱情,真的很酷!

在看前半段的時候我真的很喜歡這個人物角色,而到了後半場,我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前面說1990從來沒有下過船,但是其實他是產生過下船的想法的,第一次想出去看看,聽聽大海的聲音,第二次是他很想去找一個姑娘。

但是這兩次最終他都沒有下船,第一次自己把自己的想法打消了,第二次下了船之後卻又走了回來。

看到這的時候,其實我真的很費解,可能因為我太年輕,不懂其中的情緒吧。

但是我就想,有想去做的事,想找的人,為什麼不去呢?


《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 陸劇吧

但當我往後看的時候,我明白了。

結尾的時候,1990所呆的船要被炸掉,所有人都出來了,而1990不肯,他依然選擇呆在船上。

當所有人都下了船,他的朋友堅持去找他下船,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 陸劇吧


1990說,我覺得陸地上的人,冬天找夏天 總是尋找什麼,總是問為什麼 ,我覺得這不適合我。


他說:「阻止我的是我看不到的東西,城市不斷蔓延,包含一切,世界的盡頭不知道在哪裡。


就拿鋼琴來說,琴鍵有開始,一共有八十八個件,琴鍵事有限的,我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


可是,外面的世界,有幾千個幾萬個琴鍵,如果鍵盤是無限的,你就無法演奏音樂。


那是上帝的鋼琴,你怎麼養選擇一個女人,一片土地,一種死亡方式,你根本不知道盡頭在哪,整個世界的重擔壓在你身上,想到這一點,你難道不會崩潰嗎?


那個世界的生活是多麼沉重。


而我現在,世界經過我身邊,每次只有2000多人,他們也有夢想。


而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他太大的船,太美麗的女人,太過濃郁的香水,他是一段我不知道怎麼演奏的音樂。


反正也沒有人知道我的存在。


說到這的時候,我聽到電影院里有一些抽泣聲。

說實話,我很好奇,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而哭。

因為這是一部電影,因為1990是一個天賦極高的藝術家,所以這個故事我們看下來,感覺有着傳奇的色彩,和帶着點偉大悲壯意味的藝術家的人生。

可是我是個俗人,或者說我們換個俗人的角度思考一下。

1990的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不正是因為他的不參與這個世界嗎?

他是有機會去聽聽世界的聲音,有機會去像自己喜歡的女孩表達愛意,但是他沒有。

所以他的一生除了鋼琴音樂什麼都沒有,沒有人記得他。

他說,陸地的人生太可怕了,生活的一切壓在身上,沒有邊界,沒有盡頭。


《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 陸劇吧

但在我看來,如果說我們的人生是琴鍵,那一定都是上帝的琴鍵,沒有邊界,沒有設定,沒有標準。

這不才是人生的精彩之處嗎?

因為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你這一輩子到底是什麼樣子!

其實我我作為一個俗人,最後看的真的有點氣憤!

世界上有那麼多美好的事情,你卻不去感受不去體驗,只守着自己擅長熟悉的東西,有想法有機會也不去改變,這在我看來有些軟弱。

當然,我不能不能評價別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其實現實生活中的人大多不想改變不是真的不想,只是不敢,沒有勇氣罷了。

二,阻止我們改變的到底是什麼?

前段時間我單位倒閉了,全部同事都暫時失了業。

我們教學部有一個主管,在跟我聊天盤算公司欠我們多少錢的時候,發現原來銷售崗比她一個工作5年的主管賺的還多。

之後她找工作的時候,就也開始去面試銷售的崗位。

但是對於一個重新開始的新的工作崗位,其實她心裏是陌生,也是害怕的。

她那幾天總是一遍一遍的問我,你說這個行不行啊,現在銷售好做嗎?

說實話我真的無法回答,因為所有行業都是這樣,都有做的好的,都有做的不好的。

但最後她還是選擇了做自己本來的工作。

其實我很理解這份恐懼。

這份對於未知的恐懼。

就像《海上鋼琴師》裏面的1990一樣,每個人都習慣了去做自己能夠掌控的事情,對於未知,哪怕有一點風險我們都不願意去嘗試。

我之前在《好好學習》這本書中看到過對於我們這個情況很好的解釋。

他說,創新者之所以遇到窘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願意拋棄存量,擁抱增量。

想像一下,你公司出售的產品現在廣受市場歡迎,一年給公司帶來5000萬的利潤,你的所有房子,車子,家庭的一切高質量的生活主要都來源一這個產品。

這個時候,有客戶找你,說想做一個新產品,這個產品他說很有前景,但是這將會佔用你的生產線,造成你現在產業的停止,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好多人說,如果是對的產品,對的發展,我肯定會拋掉現在的一切,去迎接這個更新更有前景的未來。

其實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放棄,依舊做現在的事業。

因為人都容易守着既得利益的存量,卻難以放棄已有利益去迎接變革的增量。


《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 陸劇吧

所以就是這個原因,好多人連換一份工作都沒有勇氣,更不要說堵上整個公司的命運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了。

假如說這兩樣東西分別是傳統行業和互聯網,那你連自己的存量都守不住,因為很快就被時代的大潮沖的掉了隊。

但這本來就是人的本性,我們喜歡熟悉的東西,害怕改變。

有的時候就算我們現在的處境並不好,但是我們也並不想要去改變。

1990在最後說道,因為他不敢,我們也是不敢。

最近總是看見一個詞 ,叫做低慾望。

現在好多人都進入了一個低慾望的狀態。

《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 陸劇吧

不想着升職加薪,不想着實現自己理想,不想着再去尋找一個真愛的人。

其實為什麼低慾望,低慾望其實就是知道,成功太難了,有的時候努力也不一定能有想要的結果,所以乾脆就算了吧!

什麼都不想要,什麼都看淡了,心情還能好一點。

但大多數人的低慾望其實是被動的,並不是他自己順應自己的初心,什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而是生活的壓力,還有現實的殘酷讓他不得不選擇了低慾望,因為沒有期待就不會有失望,沒有想要的,也就不怕努力過後還是空歡喜一場。

但其實他們有沒有想要的,有!

低慾望的人生其實挺可怕的。

什麼都不敢要,什麼都不去努力,最後,我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活得想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一樣安逸。

但當我們真的老了的時候,再回顧自己的一生,我們會發現,真的沒什麼值得說的。


不曾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不曾為自己想要的拚命過,愛的人也沒有全力以赴過,仔細想想,那我們的人生過得又是什麼呢?


三,人生本來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


我時常也會想,要不然就這樣算了,接受自己的平凡算了,誰不是這樣庸庸碌碌過了一生呢?


但每當我這樣想的時候,耳邊總是會想起朴樹的歌詞,「因為沒有草原,就忘了你是馬,你不曾犯錯的,無聊的人生。」


生命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如果永遠想着萬無一失,永遠在自己的安全區內,是很舒服,但我覺得其實也很無趣。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就是喬布斯的愛情故事。


《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 陸劇吧


1990年,喬布斯被邀請到斯坦福大學做演講,而勞倫·鮑威爾恰巧被同學拉去了現場。


由於遲到,沒了位置,勞倫和她同學就走到了第一排,坐在了兩個預留嘉賓的位置。


喬布斯剛好坐在勞倫旁邊,他被勞倫吸引了,兩人簡單聊了幾句。


喬布斯回憶說:「現場我的思路一直被打斷,有種小鹿亂撞的感覺。」


演講結束後,喬布斯本來要趕往下一場商業會議,但他卻停了下來。


他回憶說:「我到了停車場,把鑰匙插在了車上,我問自己,


『如果這是我人生在世最後一天,我是願意開一場商業會議,還是同這個女人一起度過?』


我跑回去問勞倫是否願意與我共進晚餐,她說好。自此我們一生攜手。」


1991年,36歲的喬布斯和27歲的勞倫舉行了婚禮,後來人們說,勞倫給了世界一個更好的喬布斯。


如果你遇到相同情況,你會和喬布斯做出同樣的選擇嗎?


你應該經常能聽到類似的遺憾:


我喜歡一個人,因為害怕被拒絕,沒有表白,後來沒了機會。


自媒體大家都賺了這麼多錢,好想做啊,但是感覺太難了,我應該做不了。


現在的工作根本沒有成長空間,好想離職啊!


我們無數次的產生過這種想法,但是最後呢,其實都被你壓了下去,告訴自己,那些太難了,成功的都是少數人擁有的。


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害怕失敗,一直沒有行動,後來年紀大了,更不敢折騰。


比起失敗後的心碎,什麼都不做,可能更能讓人接受。

但是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你不爭取一次,又怎麼會知道答案?

喬布斯可能被拒絕嗎?

很有可能。

但無論是拒絕還是接受,都由勞倫決定,喬布斯決定不了,喬布斯只能決定是否向勞倫發出邀請。


我們害怕失敗,竟然有了「不去做就不會失敗」的想法,而不是去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成功率」。


從短期看,你獲得了的安全感,沒有失敗就沒有傷害,但從長期看,你失去了太多可能的機會,這是更大層面的傷害。


短期可感知,長期不可感知,所以我們常常放大了短期感受,而忽略了長期傷害。

因為所謂的安全感,放棄了看見更大世界的可能。


在一個人的朋友圈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表白的失敗概率是70%;

紋身會後悔的概率是80%;

分手後會複合的概率是83%;

但能走到最後的概率是3%;

人死的概率是100%;

怕,就什麼也別做!

有時候勇敢比一切都重要。


《海上鋼琴師》:人為什麼寧肯放棄生命,都不願意改變 - 陸劇吧


我是阿爽,認真生活的酷girl,等你關注。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