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不必通透

電影快訊 1360℃
女明星不必通透 - 陸劇吧

前兩天,飄飄寫了飯圈那些詞藻華麗,內在空洞彩虹屁。 後台炸了,各種吐槽和提名。 這其中,飄飄發現漏掉了一種「萬金油式誇獎」——它們往往本身是好的,但因為被濫用並奉為天條,就變了味。 比如「炸裂演技」「活得通透」之類的。

女明星不必通透 - 陸劇吧

各大論壇,都有粉絲忙着給自家愛豆搶標籤。

而最近,郝蕾因為離婚離得乾脆,也成了「當月通透女神」——

女明星不必通透 - 陸劇吧

她po出來的離婚聲明,的確簡明扼要。 和丈夫已經離婚好幾年,因為緣分盡了,所以分開。 聲明裡還不忘保護男方:希望大家給予孩子爸爸一些空間。

體面,冷靜,但這是否就是所謂通透?

又或者說,通透是否真是萬用良藥?

不論女演員,女藝人,女明星都得貼上一劑,才夠清香?

後兩者或許需要。

而演員郝蕾,恕飄飄直言,大可不必。

其實郝蕾在這段婚姻之前,有過兩段廣為人知的感情。

也曾,年少輕狂。

當年,她和鄧超因為合作《少年天子》,因戲生情。

郝蕾不僅把它稱為這輩子最「驚心動魄」的感情,甚至分手後還一度抑鬱。

網易娛樂2015年上影節,節目組安排了郝蕾作為頒獎嘉賓,給最佳男演員獲獎者鄧超、段奕宏和郭濤頒獎。不管節目組是有意還是無心,但大家期待的,無非是昔日傷情戀人,上演再度擁抱、冰釋前嫌的戲碼。然而,頒獎過程中,郝蕾卻一直避開和鄧超任何的身體或眼神接觸。

放不下也好,不願珍視的愛,成為大家炒作的材料也好。她有她的執和痴。而在和李光潔的感情里,更讓人看到她為了愛情遍體鱗傷的模樣。當時李光潔用一紙畫的結婚證,便俘獲了郝蕾的心。

兩人更是多次在公開場合高調示愛。

可就在即將補辦婚禮的時候,男方先被拍到疑似出軌,隨後爆出郝蕾在街邊痛哭的照片。雖然後來李光潔澄清了「出軌」原委,但對郝蕾依然是致命的打擊。

她從不掩飾自己在愛情里的奮不顧身。她對愛有「貪求」,每一次都愛得很滿。

就算明白這樣激烈地愛會受傷,但還是篤信——愛情就是一生一世的事你就應該是認真的你就應該抱着和這個人相愛一生的念頭

愛得熱烈的人,必定也恨得分明。

她把真實不掩飾的態度作為一種反擊的武器。

比如在博客上,主動交代自己和圈外人劉燁的感情。

當易立競問她,明知大家在八卦你的情感生活,為什麼不選擇錦衣夜行,反而公之於眾?她很坦率地承認:與其等你來窺探挖掘,不如我主動公開。這是她向來呈現在大眾面前的態度:我沒有羞於讓別人知道的往事沒有什麼是不能說的

然而,又因為這樣,一度把自己的事業人生,搞得一團糟——

2010年,她突然在微博上開罵,掃射了一片河南人,一時間輿論嘩然,甚至地方媒體都出來喊着讓她道歉。

後來郝蕾才解釋,當時是被某幾個人傷害了父母和身邊的朋友,忍無可忍才爆發了,絕不是針對一個地域,也道了歉。

儘管如此,這番不計後果的情緒宣洩,還是冒犯到一些人,也對她自己的個人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

這樣的郝蕾,真心談不上通透。

什麼是通透?

從字面上看,「通」,是通徹的意思,對一切都很懂,看得清楚明白。而「透」,則有點佛家「悟」的意味,把一件事想通了弄懂了,也就看開看淡了,因為看開,也就不在意了。所以通透的人,懂得多,也無執念,愛恨慾望,沒那麼濃烈。如一片樹葉落在湖面上,輕飄飄的。但郝蕾不是這樣,她膽大無畏,橫衝直撞;痴念不少,執着不減。就像《戀愛的犀牛》里那個敏感、脆弱、瘋狂、天真的明明,敢於把蔑視拋向外界。

戲外的郝蕾,痴。

戲裏又如何?

瘋魔。

據說,當初婁燁之所以在幾百人里選中了郝蕾來演余虹,就是因為一次拒絕。當時,郝蕾擔心拍了電影,會讓自己失去愛情,所以拒絕了。這是多「戀愛腦」的理由啊,傻氣又天真。但偏偏是這看似「愚蠢」又個性十足的理由,打動了婁燁,讓婁燁看到了她和余虹的相像之處:把愛情看得比什麼都重。所以即便等上一個多月,也要讓郝蕾來演。事實證明,她確實也演出了這個角色愛得瘋狂執着,又無比純潔的詩人氣質。

郝蕾是出了名的戲痴。她基本功紮實,也會提前做功課。但你看她的表演,很少着了痕迹。那是因為一旦到了鏡頭前,她就會把做的功課、設計通通拋開,讓自己和角色融為一體。所以,明明、靜妃演出了乖張極致的爆發力,而《黃金時代》里,雖然郝蕾戲份不多,卻能讓人忘記那些敏感脆弱的女子,記住這個生命力旺盛的、使勁折騰又剛毅的女作家丁玲。

而最新的《鶴唳華亭》,她台詞很少,可每一個表情都不是虛設。比起事事拎得清、想得明白的通透人,郝蕾的人生沒那麼透澈。

年輕時拎不清事業和愛情,演戲時不願分清角色與自己。

或者說,她總是全身心投入,缺乏冷靜、清晰的情感控制閥。

然而,放眼圈中,不通透的演員,也不止郝蕾一人。

周迅也是如此,她的不通透在於:常常人戲不分。她和郝蕾一樣,在感情上非常熱烈,轟轟烈烈地投入每一段愛情,愛便用盡全力,不留退路。

導演陳國富形容周迅:「有人演戲是用腦子演,有人用身體演,她是用五臟六腑演。」拍《戀愛中的寶貝》時,因為傾注了太多情感,拍完很久,周迅一直沉浸在「寶貝」這個角色里走不出來。五個月都沒有笑過,生活中的反應,也是角色的。

拍完《如果愛》一年多,還用孫納的思維去生活,給陳可辛發信息:北京的河結冰了。

在《表演者言》里,看到自己在《紅高粱》里演繹的母親送孩子上戰場的片段,還是會看哭。

她身上留有許多角色的情感痕迹。所以李少紅才說:周迅是通過愛情和演戲來認識世界的。這樣的演員,往往有着難得的天真。陳冲看着成熟,今年五十八歲還激情飽滿,有思想,有態度。許知遠評價她「如洛麗塔般成熟的天真」。

天真,並不是懵懂混沌,而是相信「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這句《約翰·克里斯朵夫》里的話,也被陳冲印在自己拍的電影《英格力士》的海報上。

環顧四周,今天哪還有人會認為英雄主義是浪漫的、高尚的,這樣的大概念,早就被消解了。可她卻把它拍成電影,用表演或自己的作品,去衝破禁錮,撬動對女性、身體、慾望的偏見,和這個世界對話。98年拍的《天浴》,不惜叩問人的尊嚴是否能被侮辱,人的良知是否能被環境湮滅。

若干年後,陳冲在《英格力士》里繼續追問:慾望是什麼?這個時代的真相是什麼?

一種近乎孩童式的,無所畏懼的「天真」和孤勇。

這些作品與票房無關,與名利無關,卻與一個人內心的執着與激情有關。

這樣不通透的女演員,她們的表演都很有靈性,極顯自然。

既大巧不工,又酣暢淋漓。

她們,實在沒必要去爭什麼通透標籤。

其實,對演員來說,不通透的激情,反而是一種饋贈。表演是一門藝術創作,本就需要人足夠敏感、細膩,去體察、觀察、探索人的內心和情感。性格敏感的人,往往有着過人的感受力。他們更能理解複雜角色的生命體驗,表演的感染力也更強。不通透的演員,往往因為內心篤信情感,執着於某種精神追求,共情能力更高,能與角色的悲喜相通。拍《風聲》時,演完顧曉夢受刑的戲之後,周迅就坐在那裡哭。不是因為拍戲辛苦,而是為顧曉夢而哭,覺得她這樣獻身革命,又佩服又心疼。

她把角色看成一個活生生的人,為她而笑,也為她而哭。這類演員的表演情感流露更自然,更直擊人心,他們與角色之間沒有隔着一堵牆。這也是為什麼,好演員不需要太「懂」,太通透。耳帝以前評過,好的歌手或音樂人也不要先弄「懂」,而是要釋放更豐富的感受。

懂,意味着精準。

精準,意味着直奔目的,忽略掉沿路或耀眼或暗淡的東西。

這與表演也是相通的。

用知識技術去認識世界,在學科類行業里是剛需,可對於藝術創作,卻是感受力的禁錮,看透會讓一個人變得平庸。一來,通透的人對世事看清辨明,少有執念,他們與內在的自我達成和解,沒有激烈的衝突,沒有痛苦的掙扎。二來,因為不相信,他們很難把自己完全代入角色,而是通過技術去理解,接近角色形象。當演員只能藉由技術,而無法直接抵達角色內心時,一舉一動便着了痕迹,也阻礙了感受力和生命體驗直接的自然流露。這樣的表演更像「演」。而不通透的演員,卻會棄技術而重內心,把「感受」當作表演的法門。

讓自己的生命體驗與情感,流經角色的每個毛孔,感受角色的呼吸,皮膚的溫度,觸碰到角色內心最深層而隱秘的悲喜。

這樣的「冒險」,常有意外之喜。

這也是為什麼表現派演員的表演偏穩,但體驗派的演員表演更靈的緣故。

而回歸到人本身。

張岱的《陶庵夢憶》里有一句話: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說的,便是不通透的妙處。儘管執拗,卻自有深情,儘管有瑕疵,但不失個性真實。把「通透」視為褒獎,無可厚非。時刻能冷眼旁觀,透徹分析,附以淡然一笑、瀟洒離去的姿態,當然是有魅力的。但,不該只有這一種崇拜。更不該將它視作求之不得,便惶惶不可終日的最終追求。那些痴迷炙熱,欠些理性的笑容和眼淚,也真實得可愛。

內心豐富比懂更重要↘↘↘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