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每個人永遠無法逃脫的是生命是條單行線的現實

電影快訊 1601℃

影片根據張潔同名長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愛我的那個人去了》改編,劇情並不曲折複雜,講述的是一位成功女作家訶在八十歲的老母親患病後,陪伴她看病、治病,直至最後為母親送行的整個心理歷程。影片用鏡頭記錄了這位母親最後的日子,它描繪出的是生命、愛和靈魂的永恆畫面。 而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點點滴滴、生活的涓涓細流、人類內心的真實寫照,可能是需要我們每個人窮盡一生去體會和領悟的。

電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每個人永遠無法逃脫的是生命是條單行線的現實 - 陸劇吧

和大多數兒女一樣,訶整天為事業打拚,為家庭忙碌,游轉於各種社交場所······時間在她那裡似乎永遠不夠用。 當訶在百忙之中,想起了母親,提着大包小包吃的回到母親住的小四合院,她才發現歲月已經從母親身上偷走了太多太多,母親是真的老了。走路蹣跚難行,白內障讓眼睛出現疊影,吃不下東西,經常和貓自言自語······當她跨進門欄時,母親甚至不認得自己這個女兒。 訶對母親悄無聲息地老去不可置信,她終於明白,曾經的自己終日為別人着想,卻很少為自己母親着想。 老是覺得來得及來得及,母親的日子還長着呢,好像母親會永遠隨着自己。 她甚至荒謬地覺得,母親還年輕。

電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每個人永遠無法逃脫的是生命是條單行線的現實 - 陸劇吧

當得知母親患有垂體瘤和老年腦萎縮症後,她很心酸、內疚與自責。在她的記憶里,母親很少生病,就是有病常常是獨自面對一切。 她開始責問自己對母親的關切是不是連外人都不如。 她陪着母親住院手術,把寫作地點搬到了母親病房。 然而手術後的母親,精神恍惚、情緒不穩,經常大吼大叫地亂髮脾氣,折騰得訶無法睡覺、不能安心寫作。訶對母親的耐心也在一天天減弱,心裏有了怨氣,甚至認為是母親在故意折騰自己。

此時的訶就像一面鏡子。在她身上,我們既看到自己對母親的愛又清晰地照見自私的靈魂。在母親生病的時候,我們都會像她那樣風風火火、心力交瘁,但每個人心頭更明確的念頭是希望這一切趕快成為過去。 既是希望母親快點恢復健康,但內心更強烈真頭的願望,是自己能夠儘快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去。 在我們內心,比起含辛茹苦養育目己的母親,手頭上沒忙完的工作和正在讀書的孩子似乎來得更重要。

電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每個人永遠無法逃脫的是生命是條單行線的現實 - 陸劇吧

當訶得知母親不手術只是失明,而手術可能危及生命時,她焦慮、痛苦、難以抉擇。 她勸母親不手術,頂多就是失明,自己可以充當她的眼睛。「不行,我不要你那樣活着」,母親毫不猶豫地打斷了她,堅決做手術,甚至拖着病弱的身體去懇求醫生。 母親不是不怕死,只是她同普天下的母親一樣,都有那麼一種能力,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總能將自己的苦楚、害怕和傷痛,用平靜的微笑、溫柔的話語、堅強的眼神悄悄掩蓋,絲毫不露痕迹。

訶與母親兩人,都在隨時隨地地為對方着想。 訶為了母親能早日康復,狠着心讓母親鍛煉。 母親不忍心看女兒着急擔心,努力逼迫自己去嘗試着各種毫無效果的練習,甚至願意為此賭上生命。 然而訶的愛,仍舊沒能挽留住母親離去的腳步。 母親去世後,她失聲痛哭、精神恍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和遺憾緊緊裹挾着她,她無法相信世界上最疼自己的那個人,真的就這樣去了。

所有的磕碰、瑣碎、纏綿,一夜之間都不復存在,只有腦海中這些椎心泣血的畫面,訴說著永遠的母女情長。 觀看這樣的故事十分容易讓人落淚,因為感動,是被那個叫作母親的人和那份深情所感動。 因為害怕和慚愧,故事由始至終都從一個真實得近乎殘酷的角度去審視我們的內心,去看看我們心裏究竟有多少對母親的愛。 那些動人的場景我們都可能曾經經歷,而且必將面對。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