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影應先賞心後悅目, 但很多人都弄反了 | 專訪秦教授

電影快訊 1964℃

11月21日,愛奇藝《奇葩說》第六季中,秦教授與第四季BB King肖驍、第六季准BB King詹青雲,打了一場強強聯合的大勝仗。而11月25日,秦教授執導的《保龍一族2》將在騰訊視頻上線,同樣即將上映的還有他導演的《九指神丐》《八百彪兵奔北坡》等。

網絡電影應先賞心後悅目, 但很多人都弄反了 | 專訪秦教授 - 陸劇吧

一面是奇葩說辯手,一面是網絡電影導演,底色均是秦教授天生的幽默感和創作才華。但對於秦教授來說,他有自己堅定的職業身份認同和理想歸宿,兩個身份不僅不矛盾,而且充分服務於自己的理想事業,那就是電影。

秦教授回憶,第五季《奇葩說》帶來的流量和知名度讓他有些始料未及。剛開始,他參加節目純屬是受朋友之邀,抱着玩的心態去的,沒成想,觀眾和同行就此記住了這個在節目上為「網大」正名的導演辯手。

《奇葩說》第六季,秦教授是自己主動過來參加的。問及原由,他很直白:「一是因為虛榮心,第五季播出來之後確實好多人都能認出我。另一方面可能會學到一些知識、拓寬視野。節目中的這些信息素材對於我在電影創造過程中的思想發散會有加持作用。」

「我想做出一些新的東西來,就需要去接觸新的信息。《奇葩說》的辯手中有哈佛的、耶魯的、清華的、北大的......他們輸出的一些觀點信息,很多是我在網大這個圈子接觸不到的。」

所以還是為了他的網絡電影事業在鋪路。

作為網絡電影初代的導演且堅守至今,秦教授算從頭至尾經歷了網絡電影這五年的成長和變化。在被稱為網絡電影「拐點」的2019年,網視互聯(ID:wxs360)採訪了秦教授,請他談了談他眼中網絡電影的變化。

「網絡電影太慢,而我太快」

「這幾年,我一直在趕,想趕超這個時代,想引領,結果發現我所有的事情都干早了。」這是秦教授對這幾年自己做網絡電影的反思。

從最早做殭屍、超能力題材,秦教授都是第一撥吃螃蟹的人,但是當很多人跟風之後,他就不做了。「我不是商人,沒那麼趨利,但是想走在行業前面的心一直都在。」秦教授這樣解釋自己的倔強,同時坦誠面對自己成功和沒那麼成功的作品。他向記者舉了幾個自己之前的創意,後來被別人拍成網絡電影,在正確的時間點得到了不錯的成績。

「我總是早一步,有些作品拍出來後才發現,在當時的市場還沒有足夠成熟去接受。三年之前我每年要開機10部左右的網絡電影,而明年,想把這個速度放慢,每年磨3部。」

事實上,從秦教授的片單就能看到他業務和思想上的轉型。早期《殭屍歸來》系列和《超能太監》等殭屍、超能、玄幻為主,而今年上線的《宋快遞》《保龍一族之五音鎮魔曲》等均為武俠喜劇題材,內核故事也充滿了現代主流價值的體現。以《宋快遞》為例,主要故事衝突線是主人公宋快遞在個人職業精神與民族大義的抉擇,民族大義是經久不衰的話題,而職業精神則充滿了現代意義。

這些對自我創作的認知,前提是秦教授對網大市場有着清晰的理解和分析。

秦教授接受網視互聯(ID:wxs360)採訪的前一周,中國首屆網絡電影周在成都舉辦,會上中國影協網絡電影工作委員會及三家視頻平台愛優騰發出聯合倡議將「網大」正式更名為「網絡電影」。

「網大這孩子到了要接受教育的年級。進幼兒園不能再叫小名,就該起一個學名了。」秦教授給出了一個非常「秦教授」的看法,生動又耐人尋味。

「網大的產生其實是資本和觀眾的一個結合。彼時傳統電影、傳統電視已經滿足不了大家對於爽感的需求。觀眾想要爽,資本想要錢,網絡電影因此誕生。剛出生的網大是填充傳統電影沒能覆蓋的缺口。所以題材大部分集中在色情、妖魔鬼怪上,以此補足觀眾之前沒能被滿足的爽點,獲取市場。

此時的它就是個生出來不久的嬰兒,皺皺巴巴、連哭帶鬧的。因為這一階段的網大自然也就有着「low」「低俗」等標籤。

可既然是孩子,成長的過程需要時間,爹媽也是要付出精力和物力來養。所以前期平台給出了各種扶持補貼。網大也走過五個年頭,到今年才被行業正式改名為「網絡電影」。

可走到如今,我也不覺得這就表明網大走入了正軌。現在的它其實還是一個幼兒,只不過五年過去,它結束了在父母身邊無拘無束的孩童時光,到了需要入學接受教育的年齡了。於是,起個學名進入「學堂」開始它的學生時期。

而網絡電影的未來還會有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要上。等到它什麼時候步入社會了,那才是網絡電影真正的步入正軌。」

談論這些來,秦教授的口吻里會帶有一些老父親般的寬容和客觀意味。

「成長需要時間」,他呼籲對待網絡電影不能以着急和過分苛責的心態,「電影從早期的卓別林默片時代到現在花了一百多年,網大才五年,太過心急是不行的。」

「電影應該先賞心後悅目,但很多人都弄反了」

像許多網絡電影從業者目前還一直存在的一個誤區:過分強調視覺的重要性。

最早開始,網絡電影更多的傾向於聚焦妖魔鬼怪,當初的這類題材又依靠強烈的視覺衝擊吸引觀眾。

在此慣性下,特效越來越成為部分網絡電影從業者心中的重要加持點。即使之後「內容為王」的理念越來越被強調,網絡電影市場對於特效的執念似乎依然沒有減少。

談及至此,秦教授向網視互聯(ID:wxs360)回憶起他前兩天又回味一遍的一部香港老電影——釋小龍、郝邵文主演的《十兄弟》的感受:

「很老的片子,都不太清晰了。裏面基本沒什麼特效,少有的特效放到現在來看也是大眾口中的『low』。但其中的劇情以及演員表演仍讓我看的津津有味,捧腹大笑。所以說故事、演員的表演才是吸引觀眾的關鍵。」

秦教授指出,拍電影或看電影都要遵循先賞心、後悅目的規律。賞心,是指在創作時,故事內核和情感為本;悅目是指,有很好的技巧和技術讓故事外在呈現上,更逼真、美感。而創作端一旦遵循了這個規律,觀眾也自然會先在劇情上產生共鳴,也更容易在觀賞中獲取美的享受。

但是現實是,很多人都搞反了。不僅僅是網絡電影,很多院線大片也經常犯這個毛病。比如眾星雲集、特效華麗的《封神榜》《阿修羅》等,均是大投資大製作,但故事卻絲毫經不起推敲,最終慘敗收場。

「於網絡電影而言,特效其實是塊遮羞布。」秦教授一針見血的總結,「一些投機取巧的人不能做出好的內容,才意圖砸錢在特效上來掩飾內容上的缺陷。」

秦教授不僅僅是強調"特效明星為錦上添花,而故事是雪中送炭"這條行內人都知道道理的重要性,而是語氣中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惋惜和對人人都知道,卻很少人真的這麼做的困惑。

正如韓寒《後會無期》中經典台詞:從小聽了很多大道理,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拍電影有很多金科玉律,大家都知道也都認可,但依然拍不好電影。

「不整頓,網絡電影才是真的走向死亡」

事實上,在改名前網絡電影已經就在進行「減量提質」改革。網絡電影上線數量也大幅的銳減,從2016年2463部到2019年上半年的438部。

這正是對於網絡電影類型偏窄、大量影片題材同質化嚴重問題的調整。政策的監管變嚴,讓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網絡電影無法准入;視頻平台主動改變,減少對低質量影片的補貼,將資源傾向給優質的、頭部的網絡電影。

秦教授也肯定道:「不整頓,網絡電影才是真的走向死亡。網絡電影長遠發展勢必要經歷一次次整頓和調整。」

而現階段的網絡電影正直整頓後的養病期間,「減量提質」一方面是市場優勝略汰,提升質量,一方面也給資本一個修正喘息的空隙。

「讓資本養一養,之前市場盲目也把資本傷的太狠了。調控之下,多出一些好的作品也讓資本重拾信心。」秦教授直白的說道,「網大沒有資本是玩不了的,真到了需要我們導演湊錢拍,這個事情就倒退了。」

對於網絡電影的未來,秦教授充滿信心。他認為,網絡電影勢必將有與院線電影完全融合的一天。隨着網絡電影的質量不斷提升,其與院線電影的邊界也越來隱去。「已經有網絡電影去上院線,一些不好的院線,要想保本或者鹹魚翻身,也有下映之後轉戰網絡。兩者已經開始相互滲透了。」

在他看來,以後的電影一定會發展成院線和網絡兩種渠道一起播放的局面,「屆時,此時的兩種電影就都叫電影,不會再有前綴的區分了。」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