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心理學——《小小的願望》生命終點的願望

電影快訊 1259℃
電影中的心理學——《小小的願望》生命終點的願望 - 陸劇吧

電影《小小的願望》圍繞漸凍症男孩高遠最後的願望而展開。漸凍症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全名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得了這種病的患者運動神經元受到損傷,全身的肌肉慢慢失去功能,逐漸「凍住」,前幾年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流行的「冰桶挑戰」就是為這種疾病進行宣傳和捐款。

漸凍症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不可逆性,一旦患病,便是提前跟死神進行了登記。高遠就患有這種疾病,18歲的他已經在病床上躺了兩年,只剩下頭部還可以活動。父母和最好的朋友都意識到他的時間不多了,因此都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實現他最後的願望。

電影中的心理學——《小小的願望》生命終點的願望 - 陸劇吧

《小小的願望》是部喜劇,雖然不少笑點來自於父親、朋友幫他實現願望的過程,但高遠本身就是樂觀的,這種樂觀也影響着周圍的人。有研究發現,將死之人遠比人們以為的更加樂觀。研究者首先對漸凍症和晚期癌症患者所寫的博客進行和語言和內容的分析,發現這些「將死之人」的博客內容更加積極,消極的情緒更少。研究者還對已經被判處死刑、等待行刑的人的情緒進行了比較,發現他們比獄友更樂觀,而死刑犯人的最後遺言也比等待執行的犯人所寫的詩更加樂觀、消極情緒更少。

《小小的願望》圍繞着高遠的「最後願望」展開。實際上不僅是臨死的人,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清單——「死前一定要做的XX件事」。一項在線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人有「願望清單」,這些清單上的願望主要可以分為六大類:旅行、個人目標、達成特定的事件(比如看到孩子結婚)、與朋友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達到經濟穩定、完成一項冒險。近八成的人把「一定去哪裡」或者「一定要完成目標」作為人生一定要完成的事情,只有六分之一的人將「與朋友和家人在一起」作為這個目標。

但是,當預期死亡必將在近期發生,人們的態度、行為都會有所不同。在一部法國奇幻電影中,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什麼時候會死去,面對死亡的威脅,人們開始反思生活、開始改變生活。有些人放棄了沉悶的工作跟隨鳥群走進大自然,有些人不斷放縱自己驕奢淫逸,有些人放任自己的殺戮慾望、偷襲路人,還有人勇敢邁出一步、獲得了友情和愛情。

心理學家們也曾經進行過這樣的研究,假設你還有一天、一周、一個月或一年的時間就會死去,你會如何度過餘生?結果顯示,讓人們想像自己的生命很快就會結束、人為地將生命時鐘撥快,人們將選擇和哪些人一起度過:正如預期的,當死亡就在不遠處,人們選擇跟最親近的人一起度過。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老年人感覺到了時間有限,因此更希望在寶貴的時間中與最為親近的人在一起。

電影中的心理學——《小小的願望》生命終點的願望 - 陸劇吧

與父親、朋友們以為的不同,高遠最後的願望居然是交女朋友,更直接的說是「破處」成為大人。實際上,這種願望的產生也可能是一種對抗「終將腐朽的身體」的恐懼管理。

有一種觀點認為,生育幫助人們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感。和所有其他動物一樣,人類有着生存延續的本能。但同時只有人類認識到,自己終將死去。生存的願望和死亡的威脅相互撞擊,造成了人類的焦慮。恐怖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認為,人類獨有的高級意識功能使得我們知曉自己終將死亡, 併產生深深的恐懼,死亡恐懼是人類動機的核心源泉。研究發現,孩子是緩解個體死亡焦慮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死亡凸顯下, 個體的生育意願更強, 也更關心家族中的年幼者。

當死亡的威脅凸顯,除了通過後代讓自己「存在」,還可能會產生自己「不會死」的願望。恐怖管理理論還認為,為了降低死亡焦慮,人類可能有意無意地否認自己的動物性,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肉體、超越死亡。

人們會讓自己更接納這樣一種世界觀:人的生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身體可以死亡、可以腐敗,但精神可以通過某種形式得以延續。已有研究發現,想到死亡的時候,人們會更認同文化價值、自尊程度提升。

在《小小的願望》中,高遠會開玩笑地跟朋友說「我也是要面子的」,並不全然是笑話:如何有尊嚴地活着、有尊嚴地死去,對將死之人來說,可能遠比「苟延殘喘」更為重要。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