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看着李白「十步殺一人」仗劍走天涯,恣意洒脫的俠骨香而熱血澎湃,又有多少人,做着「我笑我狂我瘋,天與地風起雲湧」這俠肝義膽,英勇無畏的「武俠夢」。
不管是年少無知還是成熟之後,心中都有一方凈土留給自己的幻想,將那份幻想着自己能夠身懷絕技,為民除害的衝動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儘管知道不現實,仍舊蓄勢待發。
影視劇作品中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絕世武功大概只能存在於夢裡了,但是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是有真實存在的功夫的,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華麗招式,而是台下十年功的苦心沉澱,拚命磨鍊反覆練習,才得以練就的本事。
而演員李立群就是其中之一,學武術的他講述了中國內功的奧秘,在他的氣功師父斷氣後,不準任何人碰他,這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
大銀幕中演繹他人人生
李立群1952年出生於台灣新竹的一個貧苦家庭,年幼時便跟着父母居無定所,到處打拚,儘管漂泊無依,但這為李立群積累了許多方言基礎。
擁有了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李立群成為了一個相聲演員,至此展現出了極強的藝術天賦,開始活躍於大銀幕當中。
李立群當過主持人,涉獵廣泛,無論是舞台劇還是影視劇都有涉及,至此,作為演員的他將每一個角色都融入了自己的骨血,將每一個人物都演活了,展現出了高超的表演水準。
在不斷的努力下,一步步從跑龍套變成主角,逐漸風生水起,深受觀眾喜愛,在八九十年代,李立群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高峰,還曾經榮獲過金鐘獎最佳男演員。
李立群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然而只要看到這張臉,一定會覺得在哪裡見到過,這就是一個演員的成功,至少讓大部分觀眾都在腦海中有了深刻的印象。
學武築就個人人生
如今,這位老先生已然年近古稀,但卻仍然意氣風發,精神矍鑠,完全看不出半點已到垂暮之年的老態龍鍾。
而在採訪中,李立群告訴大家這離不開年少時拜師學藝,研習武術的經歷,為他強身健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鍛鍊出了強健的體魄。
小時候的李立群也深受金庸武俠小說的影響,夢想自己也是一個行俠仗義的武林高手,倔強的他即便未得到父母的支持也毅然決然地堅持夢想,他先慢慢地自己跟着影視作品學,後來竟然自己上山拜師。
一開始,拜師的道路並未順風順水,但在李立群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武學大師林鼎禧破格收下了這名弟子,從此李立群開始接觸到了真正觸手可及的內功,氣功,但和他想像中光鮮亮麗,所向披靡的招式不同,武功其實是很枯燥的。
沒有電視劇里那般上天入地,飛檐走壁的來無影去無蹤,更沒有什麼刀槍不入,無懈可擊,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勤學苦練,從紮實的基本功做起,練就各方面的素養和能力,也沒有想像中那般神奇。
然而李立群並未因為枯燥的練習而知難而退,反而迎難而上,吃苦耐勞,越挫越勇。
作為林鼎禧的弟子,李立群學到了一些內功,氣功的皮毛,他後面才明白師父圓圓的肚子是因為保持着氣沉丹田,常年蓄積着精氣,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保持氣血的活性,更是能以備不時之需,在需要的時候通過呼吸吐納發揮氣之功力。
作為其他功夫的奠基石,更好地打出招式,以供更好地保護自己,這就是真實的中國內功,並非虛無縹緲,一味被渲染得神乎其神。
可惜的是,李立群並未完全掌握此中要義便下山了,然而就是這樣一段時間的基本功修鍊和接觸了一點兒氣功的門道,就足以讓李立群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即便年近七十,也仍然容光煥發,精神飽滿,這想必是武學帶給李立群最大的收穫和寶藏。
林鼎禧在接受鐵砂掌高手的挑戰時遺憾落敗,五臟六腑都遭受了損傷,兩個月後不幸離世。
而在這期間,李立群上山見了師父最後一面,得知師父的遺言,一個是習武之人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可為他去報仇生事,這是不講武德的。
另一個則是斷氣後去世三天之內不允許任何人碰他,這大概是一個武學大師深知自己已經無力回天,凡人常規的治療方式對於他無濟於事所以不想徒增徒弟的煩惱,抑或是不想自己周遭的氣紊亂傷害或是影響到徒弟們,也讓自己能夠安然地走,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但內功的力量着實令人驚嘆。
小結:
李立群講述真實的中國內功,就是告訴大家中國武術並不是江湖術士招搖撞騙的惡劣手段,也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