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不刷數據、蘋果不跑分, 都是因為這兩個字

電視劇快訊 1527℃

小雷今年二十幾,在一眾小弟弟妹妹面前確實是老了,時代變化實在是太快,他們的這一套,我已經不太適應得來。

在我們那個時代(其實也就是十年前),權衡歌手、影星實力的最主要依據是作品。名氣大不大,也是看唱的歌是否家喻戶曉,在影視劇中的表演是否足夠出色。這雖然非常地不「互聯網」,也不「高科技」,但卻意外地真實。

而如今,沒想到科技和互聯網的發展也「惠及」了娛樂圈,現在權衡娛樂圈明星的熱度高低似乎有了更「高明」的手段,就是看數據。如果用手機來類比的話,過去評判手機的好壞是看實際體驗,而現在可能就是先看跑分。

正因為時代轉變,所以在7月16日才會鬧出如此大的笑話:豆瓣中有某粉絲質疑,周杰倫的微博數據這麼差,為什麼演唱會的門票還那麼難搶。言下之意,這位小妹妹(我們姑且這麼稱呼)難以理解為什麼周杰倫會有如此人氣,畢竟他的「微博數據那麼差」。

周杰倫不刷數據、蘋果不跑分, 都是因為這兩個字 - 陸劇吧

一石激起千層浪千層浪,雖然說周杰倫的微博數據確實是不好看,但這樣充滿爭議性的話題,還是在短時間內挑動了周杰倫粉絲的神經。原微博在不到半天的時間裏獲得了數萬轉發、近兩萬評論和接近一萬的點贊數據,並引發全網熱議。

周杰倫不刷數據、蘋果不跑分, 都是因為這兩個字 - 陸劇吧

當然,熱議的內容,多是嘲諷這位小妹妹的一般見識。

在這裡小雷可能需要簡單科普一下什麼叫「做數據」,做的又是哪個平台的數據。

所謂「做數據」非常好理解,就是粉絲利用平台規則將可視化數據做高,提升明星在平台榜單中的排名。又或者是刷高轉發、互動等數據,讓明星在平台上顯得熱度非常高。

那麼做哪些平台的數據呢?目前最大的陌生人社交平台是微博,做數據的主要目標平台自然是以微博為主。例如微博上就有非常直觀的所謂「明星勢力榜」,這也是做數據的主要目標之一。

周杰倫不刷數據、蘋果不跑分, 都是因為這兩個字 - 陸劇吧

但除了微博這種社交平台外,音樂平台「打榜」也是做數據的重災區。粉絲通過集中式大量購買相關音樂產品以達到提升明星在音樂平台排名的目的,包括但不限於QQ音樂,iTunes等。

可以說,在現在的「粉圈」,做數據、打榜等行為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甚至於那些不做數據、不打榜的歌手演員,反而成為了「異類」。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位小妹妹會不明白周杰倫的人氣何來,這或許是思維方式上的根本不同。

說到這裡小雷突然想起了另一個不太相關,但又有些相似的事件。不久前,某科技媒體發佈了一篇文章,文章內容大致是說「蘋果手機為什麼不在發佈會上跑分」。

一前一後這雖然是兩個行業的事情,但其實也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周杰倫如今在娛樂圈的地位,其實和蘋果差不多:不是市面上人氣熱度最高的,但一定是最具統治力的。

為什麼蘋果手機不在發佈會上跑分?是因為心虛,是因為實力不足嗎?不,是因為沒有必要

可以說,現代智能手機的一切定義基本都是來自於蘋果,蘋果在2007年發佈的iPhone,成為了這十多年來智能手機的基本框架。一直以來蘋果都是行業的領導者,在生物加密識別、產品設計、系統功能上均帶領着行業前進。

一個實際上的行業第一人,為什麼還要靠其他例證來證明自己是第一?難道不應該是其他追趕者來自證自己的追趕進步?

(這麼丑的iPhone X依然有不少設計跟隨者)

不過就算要跑分,蘋果也從來不虛誰。無論是安兔兔還是GeekBench 4還是其他什麼項目,蘋果的A系列芯片有怕過誰嗎?

正因為蘋果的產品在多個方面都是行業頂尖(當然不否認也有弱項),所以其他手機廠商在發佈新品的時候總是喜歡用田忌賽馬的方式來對比蘋果產品,以己之長攻人之短。

正如蘋果手機不需要在發佈會上用跑分證明自身的實力,周杰倫也不需要靠這些哪些數據來證明自己多麼有人氣。

如果放在十年前,你要是問出「周杰倫為什麼這麼紅」這樣的問題,可能會被當做傻子看。

周杰倫都有哪些成就?不妨來看看。

出道近20年,周杰倫共創作了326首歌曲,其中有165首是友情贈歌,當中不乏名作陳小春《我愛的人》、張韶涵《親愛的那不是愛情》、吳宗憲《你比從前快樂》、蔡依林《布拉格廣場》等。而且這些歌在別人手裡,基本都是主打名曲。

(截圖來自數英DIGITALING)

雖然周杰倫不以詞聞名,但也譜寫了38份歌詞,更是兩度入圍金曲獎最佳詞人。

那麼電影呢?周杰倫在2004年主演了電影《頭文字D》,雖然說當年票房表現一般,但在今天看來依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改編電影,其中諸多金句更是經久不衰。

2006年,周杰倫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不能說的秘密》,更是口碑票房雙豐收。雖然往後沒有太多驚艷作品面世,但在電影圈內周杰倫也算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演員、導演。

什麼流量?什麼熱度?什麼數據?儘管周杰倫現在年近40,身材發福,但有他的地方,就有流量,有熱度,有數據。

近一年的華語樂壇中,在香港、澳門、台灣和新加坡四地,周杰倫的視頻在Youtube平台上均是第一。

在網易雲音樂平台上,周杰倫的《晴天》以200萬的評論位居第二,而且還是因為網易雲音樂沒有該歌曲版權而下架歌曲,評論數才被超越。

更諷刺的是,笑話發生的當天7月16日,是「周杰倫」日。為什麼是「周杰倫日」?因為在2003年,全球超過50家電台同步播放周杰倫新專輯《葉惠美》的主打歌《以父之名》,由於聲勢浩大超乎常理,所以將7月16日定為周杰倫日。

去年周杰倫罕見地發佈單曲《等你下課》,成為了QQ音樂平台2018年上半年的播放量Top.1。而在當天,微博更是被《等你下課》刷屏,不知道這位小妹妹,還記得當天被周杰倫統治的恐懼嗎?

更諷刺的是,周杰倫至今都沒有在微博上開通自己的獨家微博,僅有Instagram一個社交賬戶。換言之,什麼流量、什麼數據,周杰倫根本就不在乎。

在華語樂壇,周杰倫有着近乎呼風喚雨的影響力,輝煌事迹還可以寫好幾千字。小雷只是沒想到,這些對我們來說就有如常識一般的事情,居然還需要科普。

時代確實是變了。實際上這位小妹妹可能不是不了解周杰倫的人氣,只是現在的思維定式是,有流量、有數據的偶像,才有高人氣。而現實和她的認知出現了明顯的矛盾,才會導致她出現了如此多的疑問。

當然周杰倫的這些成績也可以看作是「數據」的一部分,只不過周杰倫的這些數據就像喬丹的那些MVP獎盃一樣是靠實力得來的,沒有任何水分。

打榜的數據還好,至少是粉絲花錢去買的,也算是下了一份功夫。但社交平台上的數據,就沒有太多參考價值了。

早前央視曾曝光了流量數據造假的產業鏈條,矛頭直指微博上某流量明星。央視表示,這些平台上的數據沒有任何真實可言,因為無論是轉發還是評論還是點贊都可以造假,所有的繁榮都是假象。

而這些所謂的明星,除了虛假的流量繁榮之外,還有什麼?有被全國乃至亞洲地區追捧的名曲嗎?哪怕一首?有被觀眾認可的影視作品嗎?哪怕一部?最重要的是,他們能紅20年嗎?

能嗎?不能。這是因為他們的「實力」,是靠做數據虛構的,而不是靠才華堆起來的。再過十年,可能20後的年輕人也會發出同樣的疑問,「那個叫周杰倫的人XX平台的數據那麼難看,為什麼他的演唱會門票還是那麼難搶?」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他是周杰倫。他為什麼能火這麼多年?靠的也只有兩個字:實力。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