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捕》到5.7億《你的名字》: 四十年後, 日本電影來華新浪潮

電影快訊 1689℃

2018年日本電影出口收入超過20億元人民幣,其中來自中國的票房收入佔到近四成,為7.7億元人民幣。這也讓更多日本電影公司瞄準了中國市場。

平成年代的最後一部柯南電影《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在中國擁擠的中秋檔期公映了。自9月13日起上映僅僅44小時,其票房便超過1.27億元人民幣,創下柯南劇場版在中國的最高紀錄。影迷們意猶未盡地討論起「柯南推理元素」「柯南戀愛修鍊手冊」,微博熱搜榜上這些話題居高不下。

同期與柯南對壘的,是日本「不老男神」木村拓哉。電影《檢察方的罪人》是木村自參演《2046》之後,時隔15年再次登上中國大銀幕。上映前兩天,他興奮地發了一條微博:「請大家一定要期待!」

今年夏天的G20大阪峰會期間,中日兩國領導人在晚宴上也談到了電影話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聊到最新日本電影《王者天下》時說,這是以中國戰國時代為背景的故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回應說:「(中日)電影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隨着近幾年中日關係回暖,日本電影也在中國迎來「高光時刻」。從2015年至今,中國共引進了30多部日本電影,其中的動畫電影不乏伴隨中國青年一代成長的《哆啦A夢》《柯南》等動畫片劇場版,真人電影則多以純愛片和文藝片為主。《你的名字》成為日本引進片中的票房冠軍,《小偷家族》則是票房最高的真人電影。日媒「映畫Natalie」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電影出口收入超過20億元人民幣,其中來自中國的票房收入佔到近四成,為7.7億元人民幣。這也讓更多日本電影公司瞄準了中國市場。

從《追捕》到5.7億《你的名字》: 四十年後, 日本電影來華新浪潮 - 陸劇吧

《你的名字》

日本電影在華四十年曲折路

今年走進電影院,幾乎每個月都能看到日本電影。而這距離上一次日本電影引進熱潮已有40年。

上世紀50年代,中國電影業進入興盛期,一些外國電影得以引進,其中也包括日本電影。1956年梅蘭芳京劇團訪日演出成功,日本電影周在中國十大城市舉行,《24隻眼睛》《戰火中的婦女》《這裡有泉水》《正是為了愛》等影片進行了展映。

接下來的十年,日本電影引進稍有停滯。改革開放後,1978年8月中日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兩國關係進入蜜月期。為了進一步推進中日友好,日本電影被大規模引進。

1978年的某個晚間黃金檔,中央電視台在事先無預告的情況下播出了日本電影《追捕》。隨後幾天,這部電影在全國各大電影院上映。由於電影造成的轟動效應,中央電視台還發佈了預告:「應廣大觀眾要求,今晚重播日本電影《追捕》。」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追捕》不只是一部電影,更像是一扇窗,讓大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電影中出現了與熊斗、與罪犯斗、與不公正的司法體制斗的情節,還有乘坐私人飛機、情侶騎馬的片段,更有最新潮的髮型、時尚風衣以及蛤蟆鏡。在單車還是奢侈品的中國,這些猶如重磅炸彈,在觀眾中被引爆。之後的《人證》《幸福的黃手帕》等日本電影同樣備受追捧,成為一代人的記憶。高倉健、中野良子、山口百惠、栗原小卷等日本演員成為當時中國的「流量擔當」。

與此同時,日本動畫電影也被引進中國。1979年浦山桐郎執導的《龍子太郎》成為首部進入中國的日本動畫電影,1982年中日合拍的以熊貓淘淘為主角的《熊貓的故事》上映。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龍貓》《天空之城》《風之谷》等作品也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引進。

1994年8月,國家廣電部電影局下發「348號文件」:明確自1995年起,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國際通行的分賬發行方式進口10部「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好電影。同年11月,美國好萊塢大片《亡命天涯》被引進中國。自此,極具娛樂性的爆米花電影成為中國市場的新寵。

彼時中日政治關係出現緊張,中國銀幕上的日本電影也不復當年風光。2001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關係降至冰點。此後摩擦不斷,尤在2011年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後,中日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陷入低谷。

直到2015年,隨着兩國關係再度回暖,日本電影迎來它久違的春天。「2015年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日本電影輸入很少,因此當其再度進入中國市場後,市場必然出現一種補償心理。」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支菲娜告訴《鳳凰周刊》,由於早前雙方合作處於停滯狀態,近年來的幾部日本電影在市場上引起了較大反響。

而當《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等日本動畫進入中國市場,逐漸成為日本電影的新招牌。近一年來,在中國上映的絕大多數日本電影均為動畫作品。

2015年5月上映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獲得5.3億票房,讓兩國電影公司看到了日本電影在中國的巨大商機。2016年《你的名字》以5.76億元票房創日本電影在華票房新紀錄。隨後兩部真人電影也進入中國市場,分別是勵志青春片《墊底辣妹》和科幻片《寄生獸》。而這距離上一次引進日本真人電影《挪威的森林》已有6年之久。

「日本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在華完全是不同境遇。」一名業內人士告訴《鳳凰周刊》,日本動漫在中國市場的認可度非常高,真人電影相對較難。即便如此,以上現象還是給中日電影合作注入了「強心劑」,2017年和2018年中國分別引進了9部和15部日本電影。

從《追捕》到5.7億《你的名字》: 四十年後, 日本電影來華新浪潮 - 陸劇吧

《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

日本公司「盯上」中國票倉

隨着中國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年後,中國再度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日本電影製作者聯盟發佈的《日本電影產業統計》顯示,從1978年開始的40年間,日本電影票房一直徘徊在每年2000億日元上下。2018年日本電影票房收入為2285億日元(約合149億元人民幣),而中國內地票房已經達到609.76億元人民幣。日本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福田高幹評價說:「過去40多年來,日本的電影創作者並沒有特意到海外開拓市場,日本國內就可以滿足他們。」

在日本,近十年的票房黑馬屈指可數:2010年《阿凡達》3D旋風席捲日本,票房提升至2200億日元。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日本電影票房收入有所回落,直到2016年《新哥斯拉》和《你的名字》上映,才讓票房再次回歸2200億日元。

對此,中日文化產業交流協會副理事長阿達雅志解釋說:「隨着日本國內老齡化、少子化問題的加重,電影市場也呈現出逐年縮小的趨勢,日本真人電影更呈現出一種對內性,這種特點的作品逐漸增多。」

國內票房遭遇增長瓶頸,日本各大電影公司開始轉向海外市場。松竹株式會社社長迫本淳一表示:「2018年的收入再好也只不過是2000多億日元,我們應該尋求高水平的海外市場擴張,要開展電影、戲劇等方面的全球化發展。」東寶株式會社社長島谷能成則說:「我們將《哥斯拉》這一知識產權出口到好萊塢,逐漸形成了怪獸系列電影,得到了很好的分配收益。我們有信心以這種方式繼續下去。」

早在1986年,日本動畫電影便進入香港。曾推出《卧虎藏龍》《英雄》等電影的「大片教父」江志強在香港電影節上看到了宮崎駿的《天空之城》,立刻決定購買。當時迪士尼動畫電影在香港很搶手,江志強把宮崎駿的動畫推到了與迪士尼同等的地位。他與宮崎駿也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宮崎駿將其十部電影都交給他來發行。

在與香港同行打交道的同一時期,宮崎駿與同在吉卜力工作室的同事高畑勛也來過中國內地考察,卻抱憾而歸。1984年,他們到訪北京、上海,並參觀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畑勛還向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贈送了《風之谷》的膠片,並做了深入交談。

「這次訪問讓我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高畑勛事後回憶說,「我們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本來是很尊敬的,沒想到製片廠高層卻只關心計件付酬問題。當時的中國剛剛迎來了現代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卻失去了原來的風格。」

有了解內情的人士告訴《鳳凰周刊》,抱有社會主義情結的兩位日本動畫大拿由於對本國資本主義社會的工作狀態感到不滿,帶着朝聖心態來到中國,期待能看到熱火朝天的創作景象,結果卻大失所望。直到去世,高畑勛都未再踏入中國一步。

但吉卜力的中國粉絲始終希望為宮崎駿補上一張電影票。時隔18年,《千與千尋》這部被世界公認為「一生一次」的殿堂級作品終於在今年登陸中國院線,力壓同期上映的《玩具總動員4》,最終斬獲4.8億元人民幣票房。

此次發行方還專門邀請到周冬雨、井柏然等明星進行配音,海報也啟用了中國設計師的作品。日本動畫媒體「Anime!Anime!」總編數土直志評論說,日本動畫公司一般會迴避使用本地化的原創海報,很吃驚吉卜力工作室可以接受這一行為,「可見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從《追捕》到5.7億《你的名字》: 四十年後, 日本電影來華新浪潮 - 陸劇吧

《檢察方的罪人》

從日本引入電影遭遇「潛規則」

「1億圓滿,2億開香檳,3億做夢。」這是中國網絡上最初對動畫電影《你的名字》的票房預測。最終其票房高達5.76億元人民幣。

新海誠執導的《你的名字》由光線傳媒子公司彩條屋影業引進,以約19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從日本東寶株式會社處買斷影片的中國放映權,後者不參與中國票房的分成。

與好萊塢電影公司打過多次交道的中國買家們通過以下途徑積累了不少經驗:中國買斷電影版權;中國品牌植入好萊塢大片;中國資本投資好萊塢電影;中外合拍電影等。

然而,當遇到保守嚴謹的日本公司時,這些中國買家卻難搞定了。日本公司更願與自己熟悉的專業人士進行合作,光線傳媒也是通過日本的業務代理公司才能從東寶引進《你的名字》。

「日本雖是我們的鄰國,日本電影同行卻最不了解我們。」與新海誠製作團隊合作的卓然影業CEO兼創始人張進告訴《鳳凰周刊》,「中法、中英、中美之間都有着十分成熟的影視合作模式,我們只需做好商業合作就行了。但跟日本談合作的時候,卻面臨很多難題,比如工作方式、習慣的不同,還有信任問題。」

張進回憶說,他第一次在會議室見到東映會社的高層董事時感到很吃驚:「對面坐了一排70歲以上的老人」。其中一位董事告訴他,之所以過去拒絕與中國合作,是因為早年間一位中國知名導演未能兌現對他的承諾。在那之後,他就對中國電影市場不再關心,也沒有任何了解了。

「日本電影行業相對保守,大部分公司沒有拓展中國市場的慾望,導致合作很困難。」張進解釋說,不信任是緣於不了解,越不了解就越不信任,疑慮之下就形成惡性循環。

那次見面後,張進用了兩年時間,每月登門拜訪,向日本同行分享相關信息,慢慢建立起信任。有一天,東映動畫會長森下孝三對他說:「我們正在規劃一個動畫電影。你們有沒有興趣參與?」預計於2021年初上映的這部動畫電影,將是東映第一次嘗試與中國公司聯合出品。

初來乍到的中國公司想找日本公司談版權,也會遭遇不少「潛規則」:需要先與中間方溝通好,才能見到日方公司代表,中間方一般是久居日本的中國人。此外,談事情之前要先交一筆「誠意金」,證明你是真心來談合作的。無論最終結果如何,誠意金是不退的。

「版權代理在日本是通行做法,不只是電影,圖書行業也是如此。他們認為只有通過代理,合作才有保障。美國幾大電影公司由於在日本有分社,所以不涉及中間方環節。」支菲娜解釋說。

合作過程中,中日不同的文化習慣及工作方式也成為合作阻礙。一般來說,中國公司認為談完不理想便不再繼續聯繫了,但這在日方看來是不靠譜的做法。無論是否合作,日方都需要對方主動告知。在極為嚴苛的信任機制下,日本公司遇到過太多不了了之的合作案例,這讓他們對與中國的合作失去耐心。

一旦進入到購買版權的環節,中方會收到來自日方的多封郵件:包含導演是誰、什麼時候開機、演員是誰、製片成本多少錢、什麼時候上映、宣發多少錢等一系列問題。只有經過多次確認,雙方才能進一步談價格。

雖然有這些「潛規則」,張進仍然認為,只要調節到同一頻道上,中日之間的合作就會變得順暢。「日本的公司非常真誠、規矩且有誠信。一般都會按時按量準時完成。」

「中國動畫新時代」引日本關注

讓張進沒想到的是,去年6月與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的一次會面,竟然促成了中日文化產業交流協會的建立。

「中日之間需要有一個機制,幫助中國公司快速建立與日方的合作和信任基礎,從而促進項目的完成。」半小時的會談中,張進向菅義偉表達了建立該協會的初衷以及渴望其支持的意願。他事後得知,菅義偉親自給日本四大電影公司打電話促成此事,「東寶、東映、松竹、角川這四家株式會社雖是競爭關係,但又非常團結。如果參與某組織,一定會是一同加入」。

去年10月25日,中日文化產業交流協會第一次懇談會在東京召開,東映株式會社社長岡田裕介發言說:「以我為首的四家會社基本代表了日本的電影行業。我說的話就是代表四家說的話,代表我們行業說的話。我們一定說到做到。」

今年日本電影之所以洶湧而至,也與美國大片低迷的境況有關。諸多「涉美」電視劇被緊急撤檔,美劇《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大結局未能如期播出,《復仇者聯盟4》上映前頻頻傳出延期,中美貿易摩擦的這把火似乎燒到了電影產業。

雖然如此,對日本來說,中國這個票倉是否牢固仍是未知數。日本電影題材基本以純愛、回憶友情、重溫家庭溫暖等內容為主,審片風險較小。今年悉數登場的真人電影中,均是淡而有味、慢而生動,以獨特韻致引起觀眾共鳴的影片。《漫長的告別》《日日是好日》以及從戛納載譽而歸的《小偷家族》都用舉重若輕的方式打開生活、衰老、離別甚至死亡話題。

「但說實話,中國目前還沒形成大範圍觀看日本電影的力量。」在支菲娜看來,日本電影的票倉多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與日本文化接觸較多的地方城市,其他城市受眾有限。而好萊塢電影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同樣有大批受眾,但這些人很難花同樣票價看一部日本電影。」

面對頻頻傳出的關於中國翻拍日本電影《情書》《我的機械人女友》、日本翻拍《三國演義》等傳聞,不少業內人士也提醒說,中日社會處在不同發展階段,民眾心態有一定差距,未來如何選擇適合的題材,找到能駕馭的人至關重要。

中國國產動畫的崛起也讓人看到了新的商機。最近剛剛突破49億票房的中國原創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受到日本輿論的大力追捧。不少日本網友表示:「中國本來就有很多神話故事,好的作品在日本也會很受歡迎,希望影片能在日本上映啊。」更有人說:「中國技術進步的速度太快了,照這個趨勢搞不好日本5年之內就被超越了。」

「受到京阿尼縱火事件的影響,今後世界動畫電影的勢力版圖可能將被大幅改寫。」有日媒評論說,日本總有一種「受歡迎的電影只能在日本製作完成」的幻想,現在情況早就不同了。「很多高質量的動畫電影正在中國批量製作。」

起用日本團隊來製作中國故事則是另一種嘗試。去年上映的動畫《肆式青春》像是一個實驗片,該片由新海誠的製作團隊CoMix Wave Films出品,以北京、上海和廣州為舞台,講述了以「衣食住行」為主題的三個故事。未來如何吸引日本社會特別是年輕人了解並喜歡中國故事,將是新的挑戰。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