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口碑票房雙豐收 可惜偏偏還有太多不足

電影快訊 1340℃

這部電影還是挺不錯的,但我不喜歡這樣的電影。首先誇誇它的優點。

電影的劇情還算流暢,鏡頭語言非常匠氣,用工挺細。最值得誇獎的當然是眾多演員。周冬雨一流的哭戲不說了,完全沒想到的是男主角,監獄兩人會面一場,沒有對白,情緒卻有多重的變換和推進,細節特別豐富。演得真好。

少年的你口碑票房雙豐收 可惜偏偏還有太多不足 - 陸劇吧

我屬於對tfboy有很強偏見的人,易烊千璽用實力打破了我對他的偏見。從此對他的看法是新生代最有潛力的演員之一。

然而我並不喜歡這部電影。也是因為匠氣太重,所有的情節設計感太強。在完全不知道電影劇情的情況下,當我看到女主角,男主角出場,已經猜出了整部電影的劇情。我能猜到男主角因霸凌的惡女之死重新獲罪,使電影走向悲劇,但覺得這個結局並不符合當代價值觀,在猜想電影會用什麼方式找補。

可以看齣電影為找補這個結局,設計了後半部分大多數的劇情轉折。其中有設計的精彩的地方,比如兩個人在囚徒困境下卻能異口同聲,體現了高度的互信。但也讓女主角的方向變得越來越自私,看起來必須要有新一輪的找補。於是電影結尾的劇情就變得非常拖沓。儘管電影院里其他觀眾,尤其是女生們,都泣不成聲,但我卻完全無法帶入這樣的劇情設計。

少年的你口碑票房雙豐收 可惜偏偏還有太多不足 - 陸劇吧

這就是我不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一個悲劇的現實主義題材,一旦它是完全虛構的,也同時失去了其批判性的真實。故意設計各種催淚的劇情,有的觀眾會投入其中,而我卻感覺導演在處處提線操縱木偶,錯謬點越看越多,真實感越來越薄,觀感就直線下降。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烈日灼心》中。

正是因為有明顯的劇情設計,使得許多橋段用力過猛。比如霸凌女魏萊的人設,並不像我所了解的中國校園欺凌,反而非常歐美氣,很像歐美電影中典型的校園 「bitch」形象,在中國的語境中錯位感嚴重。她最後看似找死的結果,倒是給易烊千璽的角色小北一個很好的洗白點,因為親手殺人的話,這個角色在中國的道德譜系中就徹底黑化了,不該被洗。然而魏萊的那些言行,又設計得過分的假了。在中國的現實中,你家庭又有問題,又長得好看,又要到處霸凌別人,又要成績好到能復讀考北大什麼的……太反現實。

少年的你口碑票房雙豐收 可惜偏偏還有太多不足 - 陸劇吧

不僅魏萊的人設反現實,電影中小姑娘被逼自殺家庭收錢息爭,復讀學校冷漠無情的人際關係,家庭的人際關係,還有小北這種住路橋下的無業游民等等……處處顯得不真實,更像日本或歐美環境下的故事,在中國本該有完全不同的形態。中國窮人的現實生活,本身就蘊含大量矛盾衝突,自己腦補一個,除了用帥哥美女可以吸引人矚目外,未必比現實更精彩,沒有那種真實感與生俱來的殘酷。

電影本來有着非常好的現實主義批判方向,一個是高考救世的成功學迷夢,這個迷夢真的能成功嗎?正好聯繫之前高中時在知乎上以學歷論階級,大學畢業時為找不到工作發愁進行對比。更關鍵的引申是,如果高考成功學也是虛偽的,那以高考為目標,忍受一切欺凌難道值得嗎?不是典型的成功學蠱惑下,在壓迫中自我麻醉,不敢反叛的奴性嗎?電影中的高考成功學,本應該像麻痹窮人的宗教一樣,得到像《寄生蟲》那類電影的批判。

可是《少年的你》不但沒有這種批判,還為成功學賭上了更大的非道德。不僅為了高考,飽受欺凌可以不反抗,甚至為了高考,誤傷殺人還能互相掩蓋罪行。這樣,成功學的罪過就更深重了,可是直到結尾也沒有對此的絲毫批判。

我不知道《少年的你》是不是像《無名之輩》那樣,不敢在現實批判的角度多邁出那一步。但它至少實打實地把一個現實主義題材,引向了愛情故事。前半部電影所有的社會矛盾,到後半部分都被遺忘了,剩下的只是男女主在極端窘境下互相因愛情做的犧牲和奉獻。對於整部電影而言,結構是撕裂的,這也是為什麼電影后半部分變得拖沓,好像重新講了一個故事似的。

我特別不喜歡去虛構一個現實主義題材的悲劇(這也是和《葯神》的區別,葯神有真實的故事本源)。一旦這個悲劇是虛構的,故意設計的,又缺乏符合現實世界的邏輯性,就會變得特別功利。越現實主義越顯得功利,反而不如虛構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故事(像《寄生蟲》)。這種電影給人察覺到主創們在電影營銷,口碑營銷,市場定位方面的種種考慮,這也是我說的匠氣。

即便它在普通觀眾中的口碑會很好,也能引起熱點討論,但我總會覺得假。然後就只剩下演員演技,和非常工整的電影化敘事(很多情節,一看鏡頭就知道角色下面會幹什麼)可以誇一誇了。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