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入塵煙》上映兩個多月後,票房開始逆襲。
在此之前,這部小眾的文藝片還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那段日子,短視頻平台上,一邊是古天樂《明日戰記》的賣慘式營銷,一邊是人們看完《隱入煙塵》後千篇一律的文案:
全片沒說苦,卻苦出了天際;全片沒說愛,卻愛到了極致。
編這句文案的也是個人才,作協不將其發展為會員,可真是可惜了。
總之,那段日子,感覺全世界都是苦和慘。所謂「眾生皆苦」,沒有巴黎貝甜。
對《隱入塵煙》這部片子,我沒什麼看法,不會批判,也不會讚美。因為我還沒看。
但是,我對短視頻平台上,那些「惡搞」這部片子的做法,有些看法。也許你也注意到了,最近短視頻平台上,人們對於這部片子的關注開始呈現另一種畫風:人們開始瘋狂模仿甚至惡搞其中的情節。
最常見的有兩個:一個是模仿影片中印小麥花的情節。我猜,影片中這個情節可能是想要表現主人公的浪漫吧,但是現實中模仿的人沒有「漫」,只剩浪了。
我見過用螺絲釘印花的。
見過印花椒的。
見過印啤酒瓶蓋的。
見過印火柴燒痕的。
還見過因為印花而把女友手掌摁骨折的。
再這麼卷下去,我想,就得上烙鐵了。
大家瘋狂模仿的第二個情節是吃雞蛋。這個情節在影片中應該是苦到極致的表現,但很多人在模仿過程中卻吃出了別樣的風采:
男的模仿吃,底下的評論說:「有鐵吃雞蛋吃出了對生活的無奈和現實的殘酷,你吃雞蛋吃出了腎虛和對老婆的虧欠。」
女的模仿吃,底下的評論說:「馬有鐵吃雞蛋吃出了對生活的無奈和現實的殘酷,你吃雞蛋吃出了月經不調和婦科疾病偏重。」
還有的評論說:「有鐵拿雞蛋壓壓農藥的苦,你拿農藥順順別噎着。」
他們彷彿在與有鐵的演技比拼中紛紛敗下陣來,最終只圖一樂、只博一笑。
我暫且將這種行為稱作「苦中作樂」吧。如果這片方幕後推出的營銷手段,那挺讓人遺憾的,一部悲苦底色的電影,不應如此被解構。
如果這種行為是網友自發的,那我想說:我們還真沒必要和馬有鐵拼演技。你捫心自問:自己又比馬有鐵優越在哪兒呢?
或者說,人生一世,誰不得嘗着生活的苦辣酸甜,一步步往前走,誰不是打碎了牙往肚裏咽,努力地活下去?
我看過一部紀錄片,叫《蒙古草原,天氣晴》,1999年,日本探險家關野吉晴騎着單車橫越蒙古時,與普潔一家相識,普潔與自己的媽媽、姥姥、姥爺、表弟生活在一起。 6歲的普潔騎在馬上桀驁不馴的樣子,讓人印象深刻,但是媽媽找馬無果回來後,她躲在媽媽身後,又是那麼的害羞。
雙方相約來年再見,等到來年開春關野吉晴再度來到普潔家時,卻發現普潔媽媽已經去世,他想當錯愕,因為就在此前不久自己還收到了普潔媽媽的信。
這個家庭的不幸還沒結束。2004年,當關野吉晴再去普潔家拜訪時,發現普潔在一個月前也因車禍去世了。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疫情、戰爭、空難、乾旱、暴雨、地震……我想,寒意早已傳遞到我們每個人。
昨天看新聞時,看到記者在瀘定採訪,一隊人正在轉移,記者上前叫住了一個男子,問他為什麼走這條路。
男子微笑着說出第一句話後,緊接着就泣不成聲。
「去那邊,有個姐姐……遇難了。」
人生無常,世事無常。
人間的飯,吃一碗少一碗。
人間的面,見一面少一面。
多去關注現實中的人,多去愛身邊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