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懸疑片《保持沉默》: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電影快訊 1136℃

本文由【早安收信人】原創

青少年犯罪懸疑片《保持沉默》: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陸劇吧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電影《保持沉默》的結局,在原生家庭里不被愛的吉米,最終選擇跳樓自殺,結束了短暫的一生,臨終之前,他一遍接一遍喊着:我相信媽媽一定是愛我的。

18歲的無望少年,離開這世界的最後感受是:「這個世界太冷了」。飄着雪花的露天頂樓確實很冷,可比這更冷的,是這個孩子的內心。

千萬別低估童年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力。

青少年犯罪懸疑片《保持沉默》: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陸劇吧

01.

電影《保持沉默》通過一場密室謀殺案,牽扯出一對母子間的情感故事。一次演唱會過程中,香港文化中心後台化妝間里,歌星萬文芳被發現倒在地上;她的身邊,一個年輕男子正滿手是血地看着她。

男子叫吉米·托馬斯,剛滿十八歲,美國國籍。按照香港地區法律,他可能會因為故意殺人罪被判終身監禁。

吉米本名叫萬思成,是歌星萬文芳多年前遺棄的私生子,為了彌補多年的虧欠,萬文芳讓音樂製作人老田迷惑法庭,老田找到了辯方律師吳正為的初戀端木蘭當孩子的辯護律師,目的是救下吉米,最終吉米確實在端木蘭的幫助下無罪釋放,可這並不是事情的真相。

這原本是一部懸疑片,可導演的意圖卻並不在於追查真相,而是透過現象看到當事人背後的故事。父母為了保護孩子,不想讓孩子真正殺人的行為公之於眾,所以才顯惻隱之心、護犢之情。

可隨着真相被揭開,很多耐人尋味的片段,卻更加讓人觸動。

青少年犯罪懸疑片《保持沉默》: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陸劇吧

周迅飾演的律師端木蘭,開庭當天她在法庭說了一句:「保持沉默」,在當下,一切真相都還不明了的情況下,她事傾向於相信這個年僅18歲的男孩的。

因為她和萬文芳一樣,同樣也是一位即將有孩子的母親,一個母親的本能,是始終相信孩子是善良的天使,而非魔鬼。

其實無論是萬文芳還是端木蘭,都想救吉米。

如果在一切證據都指向孩子是無罪的前提下,救贖善良的靈魂能被理解,可事實上對於案發現場只有兩個人的密室來說,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吉米最可疑,並且他也有作案動機:因為萬文芳從小拋棄了他,他懷着報復的心理殺害了她。

還記得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母親和偵探說的一番話,恰恰說明了一個母親的心:在不對和錯誤之間要怎麼選?其實怎麼選都不好,可作為母親來說,她還是會選擇對孩子好,卻對自己不利的。

如果在明知孩子犯罪的情況下,一味維護偏袒,到底是救孩子還是害了他?

答案顯然是後者。當一個人犯錯輕易被原諒後,不僅不能讓他悔改,反而還會助長他的破壞欲,無論孩子還是成年人,都要懂得分辨是非,千萬別混淆對錯。

母愛是偉大的,但同時過於溺愛,把孩子當成生命的全部,傾盡全力為了成全他,最後反而落不得好下場,被孩子記恨,甚至被殺。

可即便如此,為人父母對於孩子的寬容卻始終超出我們的想像。

要知道,他不是還小,也不是不夠成熟,而是他病了,精神上病了。

學習的壓力,工作的壓抑,還有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越來越多青年人陷入了不健康的情緒中,焦慮、暴躁。

我國精神衛生領域領頭人——陸林院士指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除此之外,根據我國目前家庭的人口結構「4-2-1」(四個老人,兩個父母,一個小孩)來說,孩子的困擾也衍生到父母長輩身上,所以實際上,因青少年精神心理和行為問題而受到嚴重困擾超過2億。

而在這些精神疾病下,引發的卻是一樁樁慘案。

2011年,浦東機場發生了一樁慘案。日本留學回來的兒子因為和母親的口角,公然用攜帶的刀具造成母親重傷。而之後在法庭上,母親卻三次哭訴求法官對兒子輕判。

在當時,這一事件令兩位女士動容:為什麼兒子可以對至親的母親下毒手。

2018年12月2日晚,湖南省沅江市泗湖山鎮六年級少年小康和母親發生爭執,隨後他拿出菜刀對着自己母親砍了20多刀,最終將34歲的親生母親陳女士殺死。

將媽媽殺死後,小康還帶着剛滿2歲的弟弟睡了一晚,並接聽母親多個電話和微信,還佯裝母親的口氣,給班主任發信息請假。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小康說:我又沒有殺別人,我殺的是自己媽媽!在他覺得,殺別人是犯法的,可殺害自己的母親卻不犯法。

真心替他的媽媽感到心寒!

02.

還記得電視劇《都挺好》中,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一直不被母親待見的女兒蘇明玉,從小到大沒得到過母親的愛,很多人為這個人物心疼的時候,她卻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自我治癒走向成功,最後還收穫了理想的愛情。

沒有經歷童年傷害的人,不會知道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走。明明有一顆火熱的心,卻要假裝冰冷,想靠近卻又不得不遠離,大概是很多中國式家庭的現狀,父母要麼為子女做的太多,要麼什麼都不做。

並不是每個被童年深深傷害的人,都能夠擁有蘇明玉的幸運,事實上,大部分活在童年陰影下的人,一生都會被它影響,自卑、易動怒,情緒化……

就像電影中的吉米。

導演所設置的情節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既所謂的吉米其實並不是吉米,而是一個從小和吉米在孤兒院長大的孫小傑,因為一塊項鏈,交換了兩個人的身份,其實真正的吉米早就死在童年的一場大火中。

對於這樣的少年來說,也許死亡是另一種解脫。

電影中兩個因為相戀而互換了身份的孩子,本質上都是被父母遺棄的可憐的孩子。可仔細看,吉米的命運比孫小傑好很多,在萬文芳沒有拋棄吉米之前,他是享受過母愛的,包括後來母親離開他,他依然期望着有一天母親會突然出現,相比從小就被父母遺棄,並且唯一的奶奶也一直嫌棄他是個孽種的孫小傑而言,吉米灰暗的人生是有過溫暖,並且還抱有希望的。

可對於一個只有18歲,並且長期被養父性侵的少年來說,他心裏的恐懼和扭曲,早就把他變成了更陌生的人,越是這種頻臨谷底的人,反而越想博取一點溫暖,哪怕一點就夠了,所以在去和萬文芳相認的過程中,吉米是快樂和滿足的。

片中,關於端木蘭為何極力為吉米辯護,除了職業要求外,還有一點:她曾體會過那種沒有親人在身邊的荒涼感。在父親失蹤後,端木蘭的精神世界徹底空虛,也因此失去了一生所愛,在這一點上她與吉米是有共情的。

另外,懷有身孕的端木蘭出於丈夫出軌的考慮試圖打掉孩子,在現實與道德的掙扎中,辯護過程也成了自我救贖的過程,救吉米實則拯救自己腹中的胎兒。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試圖與自己和解。

只是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越走越遠。

對於端木蘭而言,一個父母婚姻出現問題,並不是接受眾望而來的孩子,對於母親來說,如何面對他,如何和他相處,是一門智慧,因為稍有不適,就有可能把孩子的一生帶偏。

生一個孩子很容易,養一個孩子卻很難,尤其還要把他養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要保持足夠的健康。

心理學家認為只有在生命的早期被充分給予愛的孩子才會發展出更加健康的依戀,長大後也會更加獨立,也會更容易建立自己的關係世界。

如果長期是在挨罵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造成一些心理缺陷,包括性格懦弱、自卑、心理壓制、孤獨、精神焦躁、發生怪癖心理等。

心理學名著《溫暖的孩子》一書中作者認為,個體在童年時期被父母或其他大人這樣對待,可能會在潛意識裡留下更多自卑:

語言上的貶低;

情感上的忽視,甚至漠視;

行為上的體罰。這三種經歷分別來自語言上、情感上、行為上,會給一個人埋下一顆自卑的種子。

03.

從本質上來說,吉米的失敗在於不能夠坦然「接受自我」,既「我就是最好的,我應該得到被愛」,而同樣端木蘭的逃避,實際上也是對自己內心的不自信,害怕男友會因為她父親的事而看輕她。

所以對於一個人來說,要想得到認可,首先得先跳脫出自己的「保護殼」,把對這個世界所有的不滿、懊惱以及不公,都轉化為感恩、慶幸以及努力。

如果你無法改變事實,請記得改變思維,因為思維是人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並且也是決定一個人一生會走向哪裡的指示燈。

所有的幸運或者不幸,其實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關鍵看你怎麼去想。

最後,送你兩句我很喜歡的一本書《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中的關於克服自卑的描述:克服自卑,首先要有正確的自我認知,要接納自己的缺點。

每個人其實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你要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