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3日至7月2日,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16名研究生同學組成的實踐支隊趕赴福建寧德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圍繞着「立足傳統、開創未來」的調研主題,支隊深入基層,先後在寧德市蕉城區、福安市以及福鼎市調研縣域經濟金融建設的實際情況,以產業轉型升級、農村金融、特色農業以及扶貧攻堅為4條主線,掌握了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為研究金融改革基層實踐、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質效並舉,與時偕行——產業轉型
6月25日上午,支隊走訪了動力電池「獨角獸」寧德時代。寧德時代於2011年成立並迅速增長,目前已成為國內動力電池龍頭,並位居世界領先水平。寧德並非一二線城市,卻能夠培育出寧德時代這樣全球領先的高科技企業,其中政府的扶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資金補貼、人才引進、工業用地、融資募資以及產業鏈整合等多方面,寧德政府都為寧德時代提供了極大便利。面對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寧德時代有充足的信心,不僅目前在技術水平、產能、良率、產業鏈布局等各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同時還保持高比例的研發投入,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對於未來方向,寧德時代除保持動力電池業務的發展之外,還將業務延伸至儲能這一更加廣闊的市場。為此,寧德時代於今年新成立了儲能事業部,將在儲能市場大幅發力。
圖 1 寧德時代調研合影
6月27日上午,支隊參訪了青拓集團。青拓集團是青山實業旗下的國內大型特鋼生產企業,於2008年入駐寧德福安灣塢半島,2018年的產值已突破千億。青山實業上世紀80年代誕生於浙江溫州,打造了從不鏽鋼上游原材料鎳鉻礦開採、不鏽鋼冶煉到下游的棒線板材加工、鋼管製造、運輸物流、國際貿易等完整的產業鏈,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型跨國企業。展望未來,青拓集團將藉助「中國製造2025」、「一路一帶」深入實施的大好機遇,促進產品優化升級,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拓寬不鏽鋼深加工應用領域,大力打造效益佳、效率高、消耗低、污染少、環境美的綠色不鏽鋼示範企業,推動不鏽鋼產業綠色轉型。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支隊對青拓集團的發展歷程、產品體系、生產流程與技術成果做了全面了解,並且走進熱軋鋼廠,近距離觀看了鐵水翻滾的壯觀鍊鋼場景。
圖 2 青拓集團車間參觀
農村金融助發展,普惠陽光暖人心——農村金融
6月25日下午,支隊走訪了寧德市農商銀行。該銀行於2011年11月改製成立,截至2019年5月末,全行總資產67.38億元,各項存款餘額58.2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1.28億元。作為一家立足當地、服務三農的農村金融機構,寧德農商銀行圍繞全市普惠金融發展規劃,主動融入福建(寧德)普惠金融示範區建設,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其服務群體中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和貧困人群佔比達80%以上。本次訪談聚焦寧德農商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業務及風險控制措施,由於自身各部門信息不夠完善且相互之間有壁壘,寧德農商銀行採用中國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數據對小微企業進行審核,同時結合以親情擔保為主的擔保模式與信用小組模式共同控制風險。為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寧德農商銀行採取了調整結構、精細管理、突出產品、活用政策、創新擔保等多種方式。
圖 3 寧德農商行座談現場
6月26日下午,支隊參加福安市金融系統交流座談會。本次座談會由中國人民銀行福安支行牽頭,福安市各銀行金融機構有關領導參與座談,其中既有國有行分管信貸業務的副行長,也有地方銀行機構相關負責人,充分保障了本次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支隊同學紛紛表示受益匪淺。福安市各金融機構高度重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改善民生。在精準扶貧方面,福安市金融機構與扶貧辦展開合作,對轄區內的貧困人口精準識別,篩選出19個鄉鎮2694戶9631個貧困戶,納入金融精準扶貧的對象和範圍,確保金融扶貧精準到人。福安市金融機構推廣和創建了一系列鄉村振興示範點,利用農貸支持水果、線面等特色產業。例如農業銀行福安支行就為葡萄種植產業開發專門的線上產品-快准貸,實行產業准入制,提供給象環村等地的葡萄種植戶更高的貸款額度和更優惠的利率。人民銀行福安市支行大力推動銀企對接,銀行家和企業面對面溝通交流,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便利。
圖 4 福安市金融系統交流座談會
7月1日下午,支隊成員前往恆興村鎮銀行,與銀行領導就農村金融等系列話題進行座談。恆興村鎮銀行於2010年6月8日正式開業,在全國1600餘家村鎮銀行中發展態勢良好,定位於服務三農,專註小額貸款,不忘初心,走出了一條特色普惠金融之路。自營業以來,恆興村鎮銀行發展迅速,目前存款達到13.5億,貸款達到21億,資本充足率達到35%左右,貸款戶數23000戶,不良率始終保持在1%以下。恆興村鎮銀行每年利潤在3000萬到5000萬左右,9年來,累計為地方創稅超過2個億。恆興村鎮銀行致力於服務農業發展。近年來,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通信技術在農村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以及大學生返鄉創業潮流的興起,為恆興村鎮銀行在農村業務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2018年,恆興村鎮銀行涉農貸款達到92.02%,普惠面達到15%。同時,恆興村鎮銀行也進行了一系列金融創新,如茶貸通,家庭信用貸,及整村授信等,搭建了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的橋樑,為當地特色產業賦能。雖然恆興村鎮銀行目前處於穩步發展過程中,但村鎮銀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訪談中汪行長提到,未來村鎮銀行的發展路徑較不明晰,需要更加專門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來明確村鎮銀行的定位,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從而支持村鎮銀行進一步開展業務,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金融服務支持。
圖 5 恆興村鎮銀行調研合影
水陸齊發力,山海皆寶貝——特色農業
6月24日下午,支隊走訪了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建岳海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兩家企業都是蕉城區以大黃魚為代表特色的水產品加工生產綜合性企業,全國做大黃魚養殖生產的企業80%以上都來自於寧德,而其中具備出口能力的大型企業只有5到6家,支隊走訪的兩家企業出口收入均佔全部收入的90%以上。通過與企業的交流,我們對寧德漁業發展有了更深的了解。
圖 6 岳海水產座談會
6月26日上午,支隊前往福安市賽岐鎮參觀調研象環村、蘇陽村美麗鄉村建設。賽岐鎮隸屬福安市,是閩東人口最多的建制鎮,也是閩東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窗口,素有「閩東第一大鎮」「閩東小上海」「閩東小香港」之稱。而象環村有着「南國葡萄之鄉」的稱號,但這個稱號是其經歷30多年的巨峰葡萄種植歷程得到的,當地的葡萄經歷了從點到面,從劣到優,即大面積推廣種植,並通過大棚覆蓋,套袋種植等方式減少病蟲害影響。象環村目前葡萄種植面積達2360畝,年產量3000噸,種植生產的葡萄遠銷海內外。
圖 7 象環村風光
6月30日下午,支隊對福鼎市磻溪鎮三家不同規模的白茶企業進行了參觀調研,他們分別是青年商會企業悠然谷茶葉有限公司,大沁茶葉有限公司以及康來顏茶葉有限公司。調研的過程中,我們諮詢了福鼎當地白茶產業迅速發展的原因,了解了白茶產業在當前時期需求旺盛的現狀。這一方面是源自於福鼎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白茶能夠保證一年兩至三次的採摘時機,另一方面是寧德市及福鼎在白茶產業的大力支持,使得白茶產業欣欣向榮。福鼎在當地白茶產業火熱,各家白茶企業良性競爭的環境下,帶動了一大批農民投身茶業,自力更生,擺脫貧困。
圖 8 大沁茶企交流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脫貧攻堅
寧德市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地區,曾是典型的「老少邊島貧」地區。1985年寧德農民人均純收入僅330元,農村貧困人口達77.5萬,9個縣中有6個被認定為國家級貧困縣,120個鄉鎮中有52個被列為省級貧困鄉鎮。改革開放40年來,福建省寧德市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久久為功拔窮根,探索出一條成功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的世紀之路,書寫出精準扶貧、擺脫貧困的「寧德模式」。據寧德市統計局數據,近年來寧德市經濟增長穩中有進,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1942.8億元,同比增長8.1%,GDP增速在全省9市中位於第5位。習總書記著作《擺脫貧困》闡述了總書記的扶貧理念--「因地制宜,弱鳥先飛,精準發力,滴水穿石」,這就是欠發達地區擺脫貧困的寧德定理。
6月24日上午,支隊前往飛鸞鎮向陽里村調研。當地有着瀑布和野生森林等自然景觀,也有着五福庭,古官道等人文景觀,但是旅遊開發受到部隊駐紮以及流量不足等因素影響。向陽里村又地處自然生態保護區,當地的農民開展動植物養殖也受到限制,整村脫貧進退維谷。在當地扶貧的過程中,主要還是依靠政府幫扶,在醫療、子女教育、保險等方面均有扶持。飛鸞鎮唯一一家持續關注戶由鎮長一對一幫扶,至少每季度走訪一次,每年提供不低於2000元資金扶持及慰問品如基本生活用品、房屋修繕等。這種方式確保了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有利於政策的實施。
圖 9 向陽里村調研
6月27日上午,支隊前往「連家船民安居工程」新村示範點——福安市下白石鎮下岐村,閩東沿海漁民上岸第一村。上世紀中早期,連家船民由於歷史原因沒有岸上的土地進行生產生活,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不足10平方米的漁船上。1995年習近平任福建省省委副書記後,多次下基層調研連家船民的生活境遇,連家船民上岸問題被列為福建省脫貧的重要任務;1998起,習近平主持召開連家船民上岸定居現場會專門研討連家船民上岸定居政策,親力親為推動連家船民上岸。2000年,習總書記前往下岐村考察連家船民搬遷上岸後的生活情況並表示,「我們不僅使他們搬上來、住下來,還要讓他們富起來,真正安居樂業過上好日子」。在習總書記「搬上來、住下去、富起來」的囑託下,下岐村已經從曾經的海上漂泊,實現了產業興旺、安居樂業的目標。
圖 10 下岐村調研
6月30日上午,支隊走訪了福鼎市磻溪鎮下轄的一個畲族行政村——有「中國扶貧第一村」之稱的赤溪村。 30年前,赤溪村集「老、少、邊、窮」於一體,280多戶村民分散居住在12個「五不通」的偏遠山區自然村。 30年來,在黨的扶貧政策支持下,寧德赤溪畲族村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把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建成了「小康村」。2004年至今,赤溪村扶貧工作已經進入新階段,2018年,赤溪村貧困戶數已經降至零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1984年的166元增至18,305元,農業與旅遊相關產業產值分別達到1,220萬元與1,712萬元,成為赤溪村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未來,赤溪村將實施「1+N」發展模式,圍繞旅遊主導產業,加快實施「旅遊富村、農業強村、文化立村、生態美村」,將其建設成為畲族旅遊小康明星村。
圖 11 赤溪村風光
7月1日上午,實踐支隊參訪硤門畲族鄉柏洋村。柏洋村位於福鼎市硤門畲族鄉西北部,東望國家重點工程寧德核電站,北接省級福鼎工業園文渡項目區,溫福鐵路、瀋海高速公路貫穿而過,先後被授予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全國文明村、全國美麗鄉村示範點等榮譽稱號。2010年9月習總書記蒞臨柏洋村調研時強調:「圍繞實現新農村建設的光榮任務,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繼續努力。」多年來,柏洋村牢記囑託,傳承「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和「弱鳥先飛」的進取意識,堅持「五心」工作法,按照「培育新動能,建設新柏洋」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楊梅、彈塗魚、有機茶葉為代表的特色農業;同時村集體入股核電配套園區與柏洋酒店,以「工業強村」戰略實現了農民變工人、變商人、變股東的「三轉變」。團結奮鬥齊致富,清風廉韻沁民心,圍繞着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柏洋村繼續前進在建設美麗鄉村的路上。
圖 12 柏洋村廉政主題教育合影
在今年五道口金融學院「服務基層金融建設,共建祖國美好未來」的暑期實踐主題引導下,學院共組建11支實踐支隊,共計160餘名實踐隊員奔赴祖國8省展開實踐。在學校學院領導老師的關懷指導下,在寧德市團市委領導同志的指引幫助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實踐支隊赴寧德實踐調研之行圓滿結束。為期10天的社會實踐雖然短暫,卻啟迪着每一位隊員的思考和感悟。從北京到寧德,從教室到基層,這是一條求實求真的實踐之路,也是一次不忘初心的追尋之旅。行程有期,探索無限。實踐,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