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部戰區陸軍微信公眾號 作者:王沛、張潤澤、王洋
只因一張無名烈士的留紙遺言,他定立下終身為英雄尋根作傳的無悔初心,孤身踏上的漫漫長征;30年光陰走過,為尋訪烈士回家的路和英雄事迹,他奔行不輟,用雙腳丈量5萬公里的山山水水;從一頭青絲寫滿華髮,把青春誓言刻進年輪,他先後為200多位英烈著書立傳,累計300餘萬字;而今花甲之年,他學電腦、開微博,在「代言」先烈的新征程上繼續前進。北部戰區陸軍某旅史館館長張慶秋——熱血當筆,為英烈譜寫生命輓歌。
張慶秋工作照
在北部戰區陸軍某旅史館內,一張紅筆密密麻麻標註的「行軍圖」引人注目。細視可赫然看到,南昌、三灣、古田、百色……一個個曾熱血沃土的地名,聯結成一條條長征。
這張地圖的跋涉者,就是該旅史館館長張慶秋。已經62歲的他,其實早已退休「讓位」,只是依然每天都來史館、擔任解說,官兵也都叫順了嘴,故而仍尊稱他為館長。
這份尊敬之情,官兵們說,「是特別的尊敬獻給特別的人。」因為過去的30年里,張慶秋背着這張地圖,為一個個長眠他鄉的烈士找到回家的路口,為一個個不知生平的烈士找回遺失的記憶。他的腳步,一生風塵僕僕、一路執著向前。
「是什麼催使着他,不肯停止腳下的路?」近日,記者來到該旅,採訪了這位讓人特別尊敬的老兵。
1985年11月,在老山前線的貓耳洞里研究英模烈士事迹材料
一張短短數字的紙條,一個永生不變的諾言——
「我願以血為筆,記載你們不可忘卻的生平事」
無論走多遠,都有出發的起點。張慶秋的起點,是一張紙條。
時間溯回到上世紀80年代的邊疆保衛戰,時任該旅前身宣傳科副科長的張慶秋,在一場血戰結束後,與戰友們心情沉重地整理着陣亡烈士遺物。在一包沾滿鮮血的「大重九」煙盒裡,他發現一張紙條,上面沒有署名,只是端正地寫道:「親愛的戰友,謝謝你幫我收拾遺物,請抽煙!」
「多好的兄弟呀,走上戰場就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張慶秋將字條疊好貼身存放,並立下誓言,「我一定把你帶回家!」
從前線返回後,張慶秋揣着那場戰鬥中的烈士名錄和字條,奔行近5年,在核查上千個線索,詢問近萬人後,終於查出這位烈士的姓名——李慶軒。當把已經磨破邊角的字條轉交烈士家人時,看着他們感激和傷心交織的場景,張慶秋的心裏怎麼也無法平靜。
1985年11月,在老山前線的貓耳洞和戰友一起研究英模烈士事迹材料
其實從前線撤回後,他就在參與善後工作中發現,很多烈士只在史料中留下寥寥數筆,有的連名字都沒有,甚至無法聯繫家人。他的心被刺痛着,戰死沙場一生壯烈,卻留不下一行名。
「為英雄樹名、為烈士立傳、為血脈尋根!」張慶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長征。
「一場戰鬥中,潘加前為掩護戰友,獨自迂迴到側翼牽制敵人,不幸負傷犧牲……」這是不久前,該旅史館一角新懸掛的烈士潘加前的生平事迹。而這已是張慶秋立傳的第206位先烈。
今年年初,聽說曾支前的一位邊民知曉潘加前的事迹,年逾六旬的他「說走就走」、趕往當地,經過多天採訪查證,如願補齊了潘加前的英勇事迹。
去年,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他強忍腰痛,參加「重走紅七軍長征路」活動,探訪29處遺迹舊址,又完善17名烈士的生平事迹。
記者翻開張慶秋的筆記本看到,上面密密麻麻記着:
據採訪江玉平烈士的戰友吳旭得知,他在雙腿被炸斷後,依然向著衝鋒的方向爬行數百米,直到流干最後一滴血;
據支前邊民李長鋒介紹,烈士王忠不僅作戰勇敢,還經常主動請戰,先後35次冒着槍林彈雨搶修線路;
……
「我們應該盡己所能讓後人知道他們的故事,而不只是一個冰冷名字或無名烈士。」採訪中,張慶秋的眼角始終潮濕,然而還有很多烈士執行任務特殊,見證人少,很難找到有關他們生前的資料,目前還是一片血色「空白」,這也是他的最大心結。
張慶秋作為軍史專家參加「重走長征路」活動
一次次捨棄提職進步,一番番選擇風雨兼程——
「想想犧牲的戰友,我有什麼理由不知足、有什麼資格去說苦」
這條寂寞朝聖路,沒有名利相伴,甚至還要扔掉名利「包袱」,更好輕裝出發。
1993年,張慶秋已任科長多年,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提職為人武部政委,二是部隊準備修建史館,缺一個館長。
按說,這是一道絲毫不費思量的選擇題。而對於張慶秋來說,作出選擇不費思量,實現選擇卻費了一番周折。
聽說丈夫有望提職,張慶秋的家屬李雲蘭,心中舒了口氣。這些年,張慶秋一門心思忙着給烈士找線索、寫傳記,一次次由於各種原因,捨棄進步機會,職務一直處於「懸停」狀態。
可張慶秋心裏,其實早已有了「答案」。但看着這些年獨自一人操持着這個家的妻子,那段時間,他的心中也常常翻湧着深深的虧欠。
2014年11月,應邀去雲南文山參加「老山英雄老山行暨老山精神研討活動」
「想想犧牲的戰友,我有什麼理由不知足、有什麼資格去說苦。」張慶秋最終說服妻子,擔起了創辦史館這個吃力不討好的「閑差」。他的理由很簡單,那麼多犧牲的戰友身後無名,我不能走。
在這條漫漫尋根路上,張慶秋還有過多次「進步」或「轉身」的機會,被他推掉了。有些親朋好友說他太傻,他卻說:「和那些烈士比起來,我已經很幸福了,更應該多為他們做些立名的事!」
他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這麼多年,他沒日沒夜地鑽進史館搜集資料,一趟又一趟地遠行,去找回烈士散落各處的事迹,然後一筆一筆將他們寫下來整理成冊。
那年深秋,風意漸寒。得知該旅前身部隊——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的遺骸被發現時,他顧不得病軀未愈,連夜啟程從渤海之濱奔赴三湘大地。
由於難抵路途勞累,在從長沙趕往道縣的班車上,他舊疾突發,差點暈過去,幸虧同車乘客及時將他送到醫院才救回一條命。李雲蘭聞訊,當即買票去道縣,可人還在火車上呢,就收到了張慶秋提前出院又出發的消息。
兩年後,陳樹湘的銅像在史館揭幕,看着一茬茬官兵駐足在銅像前,緬懷這位負傷被俘後,慷慨絞腸自盡的鐵血師長,張慶秋的臉上漾滿欣慰的笑容。
千回銜泥壘燕窩,萬般心血寫春秋。張慶秋就像一盤老樹的根,深深扎在廣闊的泥土中,將一份份手稿、一件件文物「吸納」進史館,匯聚成這支部隊紅色的魂。
「對他來說,烈士的事兒比天大。」有着15年兵齡的史館解說員秦建華,說起張慶秋總是一臉敬佩。他告訴記者,去年,上級一位領導到史館參觀,見到張慶秋後感慨地說:「我當幹事時你在這兒,當處長、部長時你在這兒,真是沒想到,如今你退休了還在這兒,真是令人敬佩!」
「人生短暫,做好這一件事,我就心滿意足。」張慶秋笑着說。
在軍史館裏,為戰士們講解部隊光榮歷史
一顆初心經久不變,一腔熱血始終滾燙——
「只要生命不息,就堅定走在傳播紅色火種的新征程上」
怎樣讓代代相續的官兵,代代傳承英烈風采?是縈繞在張慶秋腦海中的最大憂思。他的「憂」就是一刻也不願停步的那雙腳,而「思」則是一字也不會收筆的那雙手。
「一個士兵是一座山峰,一支雄師就是一道長城……」這是2003年,該旅面臨精簡整編,不少官兵人心惶惶之時,張慶秋所作的一首傳唱全旅的歌曲,謳歌無名先烈們寧舍自己命、心中只有國的精忠熱血和鐵肩擔當,令不少官兵唱後深受教育。
「每次唱起歌曲,腦中都不禁浮現出先烈的身影,陳樹湘、李慶軒、潘加前……他們暗淡了自己如花的生命,照亮了祖國走向光明的道路。」曾經歷那次精簡整編的該旅副政委楊釗感觸地說,官兵們含淚唱着張慶秋譜寫的這首歌曲,留下的踏實苦幹,走得心無怨言。
記者走進該旅史館看到,這十幾年來,伴隨着該旅官兵執行任務的步伐跨出國門,這首承載先烈獨有風采的歌曲,唱響在南蘇丹朱巴維和的紅土地上、唱響在印度浦那競技的穆拉河畔、唱響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比武的綠茵場邊,激勵着官兵忠勇無畏地完成任務。
在軍史館裏,為戰士們講解部隊光榮歷史
初心永恆,無畏歲月。30年韶華流轉,曾經步履匆匆的身影,如今已有些許蹣跚。30年歲月留痕,張慶秋用穿行大半個中國的足跡,為近200名烈士綴連起淹沒在炮火硝煙中的身影,為他們譜寫下300餘萬字的生命輓歌,其中30多位烈士的事迹,被收入《中國人民志願軍英模功臣烈士英名錄》、《光照千秋》、《老山魂》等歷史書籍。
「沒有他們昨日的流血犧牲,就不可能有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我們必須牢記他們的英勇事迹,讓烈士風采深深銘刻心中!」今年7月,張慶秋作為黨代表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陸軍第一次代表大會,他的提案依然與烈士有關。
會後,他按捺不住心中激動的心情,註冊了名為「199師知一」的微博,為網友講述戰鬥故事、追憶戰鬥英雄,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這個賬號的訪問量已接近10萬人次。
館長轉型成「網紅」,如今的張慶秋變得更忙了,由於還不熟悉打字,一篇文章常常要敲到深夜,他卻因為能讓更多人了解到英雄們的故事而感到無比幸福。在他看來,人無思想不立,軍無靈魂將亡,尋根、立傳、建「網上」史館,都是為了立起軍隊之魂,為了不辜負那一個個衝鋒在前的身影。
文/王沛、張潤澤、王洋
編審/康子湛,編輯/張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