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詩社》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59年,英文老師John Keating回到了他曾就讀的預科學校Welton Academy教書,他別具一格的教學方式完全不同於這所以「傳統、榮譽、紀律和優秀」為校訓的老牌院校。要知道Welton Academy之所以昂貴,就是因為這裡是特權白人的世界,擁有特權的白人們將自己的孩子們送入這所學校,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後輩能夠順利升學,往後一生過着早被規劃好的「人上人」的日子。也就是說,這群孩子的人生在他們出生時就早已註定,他們將來會變成銀行家、律師、醫生,他們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不讓他們父母失望。
一切的改變源於這位讓學生們稱之為Captain的英文老師,他選擇回母校教書,是因為他對詩歌、對生活懷抱着極高的熱情。他想用他非常規的教學方法顛覆傳統,啟發了他的學生們。Keating老師鼓勵他的學生們獨立思考,珍惜當下,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儘管Keating老師是電影中最生動、最有深度的角色,但是在這部影片里,他只不過是這場青春悲劇的催化劑。
電影中有這樣一群青春期的男孩子,他們各有各的特點。Neil Perry是一個勤奮的榮譽學生,他的家境雖不如其他學生那麼好,但他的父親努力創造條件,讓他和其他貴族孩子一樣可以來這所學校學習。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父親對他要求格外嚴格,堅持要他去哈佛學醫,從不顧及他有一個當演員的夢想。Todd Anderson內向而害羞,缺少來自於父母的關愛,害怕當眾講話,卻極有詩歌的天賦。Charlie Dalton家中富足,看上去玩世不恭的他,其實是一個真正的反叛者。
Keating老師的第一堂課,就命令學生們撕掉詩歌選集中的序言,因為用冷冰冰的矩形來衡量一首詩的價值實在讓人反感,他告訴學生們「及時行樂,活在當下,抓緊每一天」,因為明天的我們就是蠕蟲之食;他將惠特曼的作品,用馬龍白蘭度的方式表演出來,引得學生們哈哈大笑;他用他的方法訓練着他的學生們,站上桌子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找到自己獨特的步調。在他的鼓勵之下,他的學生們重新組建了死亡詩社,開始在一個山洞裏輪流朗讀詩歌,講鬼故事,吹薩克斯,分享一切在只看重成績和升學的Welton Academy里不能分享的熱情。
《死亡詩社》這個故事真實地展現了那種每個人都想要擁有的老師:他不僅傳授知識,尊重每個學生的天性,因材施教,還真真正正改變了每個學生的生活。羅賓威廉姆斯的表演,讓John Keating這個角色更上一層樓。記憶中,羅賓威廉姆斯特別適合這類良師益友的角色,《心靈捕手》里的睿智的心理醫生也是這樣一個類型。
給人啟發的電影很多,講述年輕人如何在現實和夢想中掙扎的電影也很多,但大多數以此為命題的電影總是會落入俗套,《死亡詩社》卻是目前看來影響過最多人的一部。《死亡詩社》之後,印度拍了一部《三傻大鬧寶萊塢》,賺足了眼淚和共鳴。與《三傻大鬧寶萊塢》不同的是,《死亡詩社》所描述的青少年生活是悲劇的,想要獨立,想要自由,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都是伴隨着痛苦和代價。
電影的後半部分,從Neil獲得舞台劇的角色那一刻開始,一個悲劇正慢慢展開。Neil的表演雖然大獲成功,但是他的父親卻堅決不支持,甚至要讓他轉學。那一晚,Neil選擇了解自己的生命,而學校也開始追查誰將對Neil的死負責。沒有什麼懸念,採用非傳統教育方法的Keating老師當了替罪羊,被學校開除。當他離開時,課堂里的每個學生都站上了桌子,對他致以敬意,這一幕成了電影的一個小高潮,也是電影意猶未盡的結局。
《死亡詩社》這部影片的主題就是借Keating老師之口,站在一個浪漫主義者的角度上,不斷挑戰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成功不是有一份銀行家、律師、醫生的好工作,而是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真正的活着,活得有意義。同時,影片也並沒有只是展現追求夢想時的美妙,也突出了追求夢想時終將付出的代價,Neil的死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這是一部關於浪漫主義挑戰現實主義的影片,我們都像是Keating老師的學生,欣賞完那些偉大的作品、偉大的思想,我們終將面臨自己的選擇......
「 影片分析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