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到《慶余年》, 2019熱播網文IP改編劇熄滅了「IP失靈論」

電影快訊 1569℃
從《長安》到《慶余年》, 2019熱播網文IP改編劇熄滅了「IP失靈論」 - 陸劇吧

文 |零壹

過去幾年間,圍繞網文IP改編的討論一直在「妖魔化」和「神化」之間來回跳轉。「大IP失靈」論調在過去兩年內隨着「IP+流量」模式效果不再穩固而出現,但又隨着2019年《慶余年》《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從前有座靈劍山》《劍王朝》等大量文學IP劇受到觀眾喜愛熱捧而歸於無形。

在讀娛君看來,這更像一個行業紛亂湧入到逐漸冷靜沉澱的過程。

從《長安》到《慶余年》,網文IP改編價值得到全面釋放

2019年或許是IP影視改編口碑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雖然也有《琅琊榜》之類口碑熱度雙收的作品,但從觀眾印象角度來說,IP影視改編這一分類一度被打上了「粗製濫造」的標籤。影視化過程中的打磨未被重視,部分IP改編卻試圖完全以原作影響力加上明星來吸引大眾注意力,結果出現了許多被觀眾詬病的改編作品。《孤芳不自賞》《甜蜜暴擊》《莽荒紀》《鳳囚凰》……這些豆瓣評分在3分甚至2分左右的IP改編劇很大程度上拉低了觀眾對IP改編的預期。

而在2019年,「IP+流量失靈」和大量IP改編作品受到熱捧的現象一起出現。一方面,電影領域的《上海堡壘》將前者論調推向了最高潮,耗資巨大、備受矚目、流量明星主演等特點均擊中了過去幾年觀眾被不及格作品激起的反感。

而另一邊,2019年優質IP影視改編作品卻呈現了井噴之態:

墨香銅臭小說改編的《陳情令》、馬伯庸小同名說改編的《長安十二時辰》、貓膩同名小說改編的《慶余年》豆瓣評分均達到8分,同時在各自平台都成為頭部熱播作品;《鶴唳華亭》《從前有座靈劍山》《劍王朝》等文學IP古裝改編也各有看點,同時收穫了原著粉絲和路人觀眾的好評;《都挺好》《親愛的,熱愛的》《小歡喜》等當代題材小說改編引發了對社會話題的熱烈討論;再加上跨年熱播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影領域的《誅仙1》票房超預期,2019年以來的文學IP改編劇可謂是多點開花,全面豐收。

各渠道的統計數據同樣支持了這一實質性現象的存在。雲合數據的2019年「輿情榜」和「有效播放」統計前十中,文學IP改編劇占絕大多數,僅有《破冰行動》等少量原創劇本入圍;在百度搜索近日發佈的「電視劇沸點榜」中,文學IP改編劇前十有九部是來自文學IP改編:

而艾瑞諮詢報告顯示,文學IP改編電視劇所佔網站自製劇創意來源比例逐年提升,但2018年播放量前十中也只是五五開而已。可見,相比過去2019年文學IP的價值得到了更為充分的體現。

2019年文學IP影視改編的崛起,不僅體現在受歡迎的頭部作品所佔比例上,影視的流行成功反哺原著小說的販賣也成為新業態,部分作品原著熱度上升幅度之高令人矚目:2019年8月期間,根據書旗小說和天貓圖書公布的數據,一個月《長安十二時辰》的電子書閱讀人數和紙質書銷量分別上漲達818%和862%;《鶴唳華亭》熱播期間,書旗小說平台上原著的讀者數量環比增長552%。據了解,書旗小說在今年也提高了站內影視原著小說的內容儲備,整體數量同比增加近70%。

顯然,文學IP仍然是影視創作內容源的絕對主流,優質IP本身的價值從未失靈,且在2019年得到了更為全面的展現。

影視工業化、改編精細化下,優質IP改編作品大量湧現

對於今年大量優質IP改編劇湧現的現象,讀娛採訪了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書旗事業部網文部總經理饒耿。他提到:「網劇這幾年發展速度很快,無論是服化道還是後期製作都呈現出了影視工業化的進步。當然從網文小說改編的效果上看,大家的經驗更多了,理解也變得更加深刻,學會了如何進行增刪改。」

2019年出現大量優質IP改編劇的原因,讀娛君認為可以從三個角度去分析:國內影視工業化水平的提升,改編創作的經驗積累和關注點變化,觀眾審美的變遷引發的需求變化。

國內影視工業化水平的提升體現在電影、電視劇行業的多方面。2019年電影的前兩大爆款是《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個科幻題材,一個是動畫電影,此前均不是國產電影的主流。科幻和3D動畫相對「硬核」的製作難度在過去讓從業者望而卻步,但兩大爆款在視覺層面等硬實力上不遜色於好萊塢大片,佐證了影視工業化水平的提升。

劇集領域服化道、後期水平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這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有集中的體現——水準線以上的表演、劇情節奏的打磨之外,《長安十二時辰》所展現的唐朝美學成為該劇集最大最獨特的亮點。從服裝、場景建築到台詞,再到導演和攝影對鏡頭構圖、色調等方面的精心打磨,整體呈現出了大幅超越觀眾預期的「精緻感」。

在工業化水平提升的基礎上,選擇適合影視化的IP,然後「如何改」顯然是影響IP影視改編的要點。

饒耿認為,不論是何種題材,都有其適合的改編形式,爆火的小說未必全都適合影視化,比如有很多小說就不適合以電視劇的形態去改編。他談到《慶余年》說:「從小說來講本身就屬於低武高謀設定,人物形象豐滿,故事情節曲折,從這些角度來看,就很適合進行電視劇的改編,而且偏歷史類的題材在中國電視劇歷史上本身就有非常多的熱播劇和群眾基礎。只要用心去讀懂了書,自然也就容易成功了。」

除了選准適合改編的文學IP,影視創作者「讀懂原著」的具體改編方式也相當重要。很多在原著小說受眾群中被笑話的梗如「鬥氣化馬」等,究其根本還是創作者對於原著缺乏更深入的了解。

讀娛君認為,今年成功的IP改編劇都至少有着某一特別突出的特質,能夠達到吸引類型受眾的能力——《陳情令》超越原著圈層對年輕女性群體的超凡吸引力;《長安十二時辰》建立的全方位美學特色;《鶴唳華亭》的劇情反轉;《慶余年》現代古代思想的衝擊和同題材少見的輕喜劇橋段;《全職高手》遊戲CG劇情製作的表現形式突破等。即使不能實現各個角度的完美,但在吃透原著的基礎上,在某個角度實現突破性的呈現成為這些成功作品的普遍特徵。

除了影視行業自身的進步,觀眾的審美提升導致的需求變化,顯然也在無時無刻影響改編創作。從《上海堡壘》遭受的惡評和其他優秀IP改編作品的不同待遇就能看出,觀眾的苛刻必將催使內容創作趨向精品化。

文學IP在這裡起到的作用不是簡單的「行不行」,而是有太多改編創作中的試錯和積累在產生影響。今年的改編劇熱潮也證明了IP從未失靈,作為內容創意源頭和吸引首批基礎觀眾的價值甚至會在影視業製作水平提升下繼續放大。

結語

2019年即將過去。時值年末,觀眾們也正被大量優質IP改編劇所環繞,《鶴唳華亭》《慶余年》《從前有座靈劍山》《劍王朝》加上近日播出的《大明風華》,冬日追劇熱潮還將持續。

如果從行業角度展望未來,網文IP改編會向什麼方向發展呢?饒耿認為在改編方向上「一定會是根據文本本身的特徵去選擇合適的改編形式,而非盲目的因為小說本身的熱度而追求改編」。同時他還認為在具體創作手法上,會有更多年輕人加入,更多內容創作者加入到改編之中,從內容化到工業生產由內容人主導製作,以催生更多貼合原著精神的改編。

此外,讀娛君還認為,有衍生生態能力的IP運營公司未來會更具優勢。從今年的例子不難看出,強大的IP具有文學、影視、動漫乃至遊戲的多元開發價值,頭部IP多元化的內容形態帶來更為豐富的商業變現模式,同時各種內容形態相輔相成,推動IP的整體價值。

「IP失靈」的說法隨着今年不斷湧現的優質IP改編影視作品出現而失去了意義。讀娛君認為對影視行業而言,相較於一個「標籤化」的概念,具體實事求是地去分析每一個IP的改編可能性,細化每一個製作細節更為重要。畢竟IP只是源頭,而如何選擇合適的「原材料」,如何把「原材料」製作成「大餐」,才是需要不斷打磨強化的能力。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