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被譽為「特攝片起點」的黑白電影 到底有何魅力令其經久不衰

電影快訊 1395℃

1954年,一部名叫《哥斯拉》的電影橫空出世,帶給世界無數的震撼。

這部被譽為「特攝片起點」的黑白電影 到底有何魅力令其經久不衰 - 陸劇吧

初代哥斯拉

而就在近日,B站買下了第一部《哥斯拉》的版權,一經放送,在B站收穫9.9的高分。

這部被譽為「特攝片起點」的黑白電影 到底有何魅力令其經久不衰 - 陸劇吧

那麼,為何這部黑白電影,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依舊在人們心中無法忘懷,被奉為世界的經典之一呢?

一、特攝技術

《哥斯拉》被譽為的「特攝片的鼻祖」,在《奧特曼》系列還未正式拍攝前,圓谷英二就作為《哥斯拉》的特攝導演,開啟了日本獨有的「特攝片」時代。

這部被譽為「特攝片起點」的黑白電影 到底有何魅力令其經久不衰 - 陸劇吧

昭和流亡...呸!昭和奧特曼

這種拍攝技術的應用在當時也是轟動了整個歐美。在怪獸系列電影中,最早的莫過於1933年的《金剛》嗎,當時拍攝金剛這隻大猩猩時,採用的定格拍攝手法+模型這樣的組合完成對「金剛」拍攝。

而《哥斯拉》的特攝手法拍攝,是真人穿皮套,在配以模型背景的搭設,使得真人在微型模型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巨大,營造巨型怪獸的感覺。

這在當時是及其罕見的拍攝技巧,也正是這拍攝技術讓世界對日本電影刮目相看。

看過該片的人,對片中哥斯拉的腳步聲以及吼叫聲會感到一種戰慄的感覺。

事實上,吼叫聲只是摩擦低音提琴的聲音,而腳步聲是鐵鎚敲打鐵音箱而來。

就是這麼簡單的聲音,震撼了世界65年。

二、拍攝條件

受到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皮套都是用橡膠、布料的粗製材料製作,重量可達150斤。

而且皮套內部是十分悶熱的,據悉拍攝《哥斯拉》時,皮套內部溫度可高達60℃。

三、背後深意

本片拍攝於二戰後,片中哥斯拉的出現是因為核武器而被驚醒,對附近居民、建築、船隻造成巨大的破壞。

儘管最後哥斯拉的一個叫氧氣彈的黑科技所消滅,但是哥斯拉帶給人們的陰影,揮之不去。

特攝片最早意義便在於:利用皮套拍攝,表達出對社會、戰爭以及人性的反思。

而哥斯拉的出現,便是引發人們對戰爭的思考。

戰爭不可能帶來什麼幸福,只會毀壞人類自身。

四、本多豬四郎

本多豬四郎是初代《哥斯拉》的導演,說起本多可能很多人並不認識他,但是奧特曼系列的《傑克奧特曼》(又名:《歸來的奧特曼》)便是本多豬四郎導演的。

本多豬四郎

當《哥斯拉》在全世界上映後,許多當今有名的導演都對他產生敬意,本多豬四郎也被稱為「鬼才導演」。

斯皮爾伯格、蒂姆伯頓都曾在本多豬四郎的電影中得到啟發和靈感。

在拍攝《哥斯拉》時,本多豬四郎曾說過:「這些怪獸生來就太高、太重、太壯,這便是他們的悲劇」。

在《哥斯拉》上映後,哥斯拉也成為了日本的文化符號。

這些影片能成為經典,肯定有它的過人之處。

藝術無國界,能夠引發人深思的電影,一定是一部好電影。

哥斯拉也不是什麼「抗日英雄」,他的存在,只是一個悲劇,一個人類親手製造的悲劇。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