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 海上鋼琴師 龍貓……經典重映 究竟是懷舊還是撈錢?

電影快訊 1477℃

半島記者 仲維莉

誰也沒有想到,在如此豐盛的電影市場的今天,一部時隔21年的老電影重映居然在十幾天的時間就票房過億,力壓同檔所有影片。《海上鋼琴師》讓我們看到了經典重映影片的巨大市場,但同時也並不是每一部重製的影片觀眾都會買賬。

泰坦尼克號 海上鋼琴師 龍貓……經典重映 究竟是懷舊還是撈錢? - 陸劇吧

為何重映市場受人歡迎

對於經典電影重映,技術是主要元素,如果只是簡單地翻新、上色,對於見多識廣的觀眾來說,也沒多大意思;但如果以3D、IMAX、4K這些最新的電影技術重新包裝,那對於觀眾來說,除了劇情外,無論是從畫面、視覺和聽覺角度來說,欣賞的都是一部新電影。而從實際情況看,在《海上鋼琴師》之前,中國內地大規模復映的「經典」均叫好又叫座,同時承載着許多觀眾的「情懷」。如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該片首映是在1997年,當時中國內地觀眾尚未在影院看過「好萊塢大片」,該片可謂「啟蒙之作」。15年後,它的3D版復映依然盛況空前,最終拿下了9.46億元票房,遠超很多新片的成績。從去年年底的《龍貓》,到今年夏天的《千與千尋》,再到實現逆襲的《海上鋼琴師》,從這方面來看,與其說是觀眾對影片的「情懷」,不如說是中國片方選片的眼光越來越獨到。「經典」一詞所蘊含的意義也已超越影片質量本身。

泰坦尼克號 海上鋼琴師 龍貓……經典重映 究竟是懷舊還是撈錢? - 陸劇吧

不是所有情懷觀眾都會買單

然而不是任何經典影片重映觀眾都會買賬,一定要有新的東西給到觀眾才行。縱觀之前在國內市場大規模上映的經典影片,它們在豆瓣上的觀看人數基本都在數十萬甚至百萬級別。其中,龐大的觀影人群基數鑄成了它們的情懷底色,這是經典重映的優勢。不論是《紅高粱》還是《英雄本色》《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等,修復重映的影片,多為20世紀80、90年代風靡一時的高質量影片,他們被經典原作勾起回憶走進影院,情懷效應明顯。但是,主打「情懷」路線並不是所有重映電影的靈丹妙藥。例如同年2月上映的《新龍門客棧》,儘管被稱作是國語片經典製作,最終票房僅入賬626萬。去年11月,國家電影局下發了《國產電影復映暫行規定》,規定復映影片的範圍是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或公映許可,並距離首次公映結束超過兩年再次進行發行放映的國產電影;復映影片的放映規模不超過2500個影廳,每家影院放映單位復映影片的影廳不超過1個。如此一來,那些試圖利用復映來收「情懷稅」的主意,就不再那麼容易行得通了。

泰坦尼克號 海上鋼琴師 龍貓……經典重映 究竟是懷舊還是撈錢? - 陸劇吧

重現經典力量,樹立票房榜樣

老片重映難免讓人想到「撈錢」二字。但拋開利益不談,老片新映至少可以讓人們見識一下經典的力量。時下中國電影界票房猛增伴隨影片品質下滑,老片重映是一種刺激。人們都迫切地在「向前看」,盼望電影能夠提供更加新奇的娛樂,盼望自己心儀的男神、女神在銀幕上演繹迷茫青春,盼望中國電影每年都在複製井噴的票房奇蹟。但其實,也不妨適時地停下來「向後看」,反思一下電影在藝術水準上的得與失,而經典老片重映便是把往昔的品質標尺立在了今天的影院里。

重映它根植於人的懷舊情感,不僅煥發了經典的色彩,延續品牌價值的法門,也是一場燃燒粉絲情懷,彌補市場空缺,爭奪最大利益的生意經。不過,如果重映片數量過多,亦會過度消費觀影情懷。行業發展最終還是需要不斷創造新作品。無論如何,從《海上鋼琴師》的市場反響來看,「經典復映」目前仍有市場,但是否「經典」也不再是影視公司的營銷說了算,而要經過人心和市場的雙重掂量。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