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紫漆櫃,子柒歸。
李子柒用一個給奶奶做的「紫漆櫃」視頻,正式宣布回歸。
微博視頻上線後,一小時破千萬播放量,不到24小時達到了上億的播放量。
就連國外的網友都沸騰了。
不僅如此,李子柒還同時佔據了微博、抖音、b站等各大平台熱搜。
消失三年,歸來仍是頂流。
在李子柒消失的這三年時間裏,有太多的網紅模仿她,想要代替她。
但李子柒註定是獨一無二的,是無法被代替的。
她跟其他網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他人都急功近利,擁有了流量就着急變現。
她不功利、不浮躁,堅持幾年磨一劍,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就拿最新的雕漆視頻來說,14分鐘的視頻,她前後拍攝了244天才得以完成。
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的自媒體時代,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博主可以做成她這樣。
每一條視頻,她都力求完美,不遺餘力地去成就每一件事,永不放棄地去塑造每一個細節。
早年間,她拍攝成名作《蘭州牛肉麵》時,特意跑到甘肅的麵館找師傅學習。
每天有空就揉面練習,拉麵拉到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來。
一共200多個鏡頭,拍了3天,拍廢了20多斤麵粉,做成大饢吃了半個多月。
為了拍攝一個幾十秒的雪景鏡頭,她爬到海拔2000米的雪山頂,在雪地里凍了七八個小時。
為了製作蜀綉,她自學半年多的蜀綉針法,後來又聯繫到蜀繡的國家級非遺大師孟德芝學習了半年。
為了拍攝木活字印刷術,她又花了小半年的時間請教老師傅,耗時近兩年時間手工製作文房四寶。
因為長期幹活,導致她雙手皮膚粗糙,關節突出,手上滿是傷疤。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子柒不是網紅,而是匠人。
她憑藉著一腔熱血,一步步將熱愛做到了極致,不遺餘力講好每個中國故事。
馬克·吐溫說過:只要專註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
這世上,有太多人幻想着一夜暴富,但做起事來卻都是敷衍了事。
只要你在別人覺得沒必要的地方,多負責一點;在別人草草了事的地方,多往前走一步。
你就能享受到不苟且所帶給自己的紅利。
說到底,你的生活是什麼樣,往往取決於你對待它的態度。
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人,是最「可怕」的。
02
李子柒的成名讓我想到了另一個人,他就是陳曉卿。
在《舌尖上的中國》沒有播出之前,陳曉卿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紀錄片導演。
隨着《舌尖》的播出,陳曉卿成為了當今最炙手可熱的美食紀錄片導演。
在觀眾心目中,都有一個統一的認知:陳曉卿出品,必是精品。
這一切背後,都離不開他對待拍攝的嚴肅、對待美食的執着。
他手機里存了5600個餐館的信息,地址、菜色、服務員的態度張口就來。
為了了解北京美食,他一條街一條街吃過去,幾乎吃遍了六環里的每一條街。
有朋友說,在中國任意一個地方,只要給陳曉卿說一聲,他就能馬上發過來附近好吃的店。
《舌尖》每集平均時長50分鐘,每一集他都會花半年時間看書、調研、查資料、訪親友,盡一切努力做到最充足的準備。
拍攝過程中,他要求團隊必須做到精益求精,只是一個花椒爆殼的鏡頭,團隊去了四個不同地方拍攝,最終選了一個。
美食家有不少,但能像陳曉卿這樣做到對中國美食如數家珍的並不多。
拍美食節目並不新鮮,但能做到像陳曉卿這樣,每一幀畫面都讓人賞心悅目的也不多。
漫畫家蔡志忠說:選擇自己最拿手、最喜歡的事物,全力以赴把它做到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
真正決定一個人高度的,不是天分,也不是運氣,而是嚴格的自律和高強度的付出。
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成事的秘訣。
齊白石27歲才正式開始學習畫畫,初學篆刻時,經常不得要領。
一次,朋友告訴他學好篆刻有個竅門:挑一擔拙石放家裡,隨刻隨磨,等到石頭磨成石漿的時候,功夫也就到家了。
齊白石真的這麼做了,他弄回一擔石料,刻完磨掉,磨完再刻。
屋內一個地方弄濕了,換個地方再繼續…直到整個屋子沒有一塊乾爽的地方為止。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擔拙石都化成了泥,齊白石也練就出了一手篆刻藝術。
我特別贊成設計師山本耀司的一句話:認真,是這個浮躁的社會最稀缺的資源。
每個人都想着一步登天,能像李子柒、陳曉卿、齊白石這樣肯在一件事上死磕到底的卻沒有幾個。
世上所有的牛逼,聞起來都是死磕的味道。
當你能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一定會得到命運的饋贈。
03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
我只是個普通的職員,我只是個送快遞的,我只是個網約車司機,發展和成長空間有限,不管再怎麼努力好像也就這樣了。
其實不是這樣的。
任何一個人都能從普通瑣碎的工作中脫穎而出,成為各自行業的高手。
講兩個普通人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來自作家@維小維的一段打車經歷。
維小維出差回家,在機場上了一輛的士,跟郭姓司機閑聊。
郭師傅頗為自豪地說:他每天只跑10趟機場就收工,而且年收入在40萬以上。
其實,剛跑出租時,郭師傅也不懂路,不懂客,更不懂干出租這一行的秘訣。
跟絕大多數跑出租的司機一樣,每天就是在大街上瞎逛,遇到一個客人是一個。
後來,郭師傅特意算了一筆賬:
「我一天就開12個小時,如果其中空載3個小時,堵車3個小時,一天有效的賺錢時間只有6小時,其中一半時間是白乾。」
想明白這一點,他就學聰明了,別的司機早晚高峰都在拼了命地搶單,跑市區,跑寫字樓。
這些地方高峰期堵車不說,還很耗油。
他反其道而行,往機場跑,路線又長,還不堵車。
他還花錢「買通了」酒店的前台,只要有客人去機場,就會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他。
郭師傅每天就干幾個小時,一年到頭賺的錢,是其他司機的4倍不止。
另一個故事,來自長沙的一位90後服務員姚碧。
姚碧大學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大學期間,她經常去五星級酒店和國際會議實習。
她要求自己去最繁忙、最具有挑戰性的場合鍛煉,因為只有在高壓力和高標準下,才能真正鍛鍊出頂尖的服務能力。
日常的工作之外,她還不斷學習各國的文化禮儀,掌握不同場合的服務技巧。
她能夠在不打擾客人用餐的前提下,準確判斷每位領導人可能需要的服務,並且用最優雅的方式提供服務。
正因為她出色的服務能力,被選中成為了國宴服務團隊中的一員。
g20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她的名字都出現在這些國際頂級活動中。
如今,她常常被邀請到各類高端場合進行培訓和分享經驗,年薪達到了百萬。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職業儘管不同,但天才的品德並無分別。
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你用心雕琢,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就可以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如今,我們總是抱怨錢難賺、工作難找,其實有時候並不全是市場和行業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看起來是行業在洗牌,實際是在洗人。
淘汰掉那些混吃等死、做事敷衍的,留下那些專業專註、真才實幹的。
所謂職業危機,本質上都是人的危機。
你不專業,就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
美國作家湯姆·康奈蘭曾提出:優秀和卓越之間的差距,就在於1%的微小差距。
無論任何事,只要你比周圍人多做1%,最後就會收穫截然不同的人生。
專心做好一件事,麵包會來,榮譽也會來。該屬於你的,命運一樣都不會忘記。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