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草原、牧歌,你腦海里的畫面是否就是——
「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
但最近出現了個很燃的畫面——
牛羊成群,夕陽西下,昂首走來的全都是女性。
12個女人,1735隻羊、120頭牛、還有6匹馬,150天。
《燃燒的月亮》打造女版「種地吧」。
幹活,賺錢。
前有十個勤天的爆紅。
後有「我的阿勒泰」東風。
加上女性獨立的話提興起。
怎麼看,《燃燒的月亮》都是自帶流量,手握爆款劇本。
國產綜藝又一匹黑馬?
抱歉。
看了5集,必須要說——
「女性綜藝」的包裝,掩蓋不了這內核的稀碎。
01
「三無產品」
《種地吧》作業那麼好抄嗎?
一模一樣的套路,天崩開局。
剛進屋,就發現炕塌了。
農機剛開沒多久,就發現是壞的。
坑,一個一個地踩。
然後用身體力行,一個一個地填。
哪怕產出不高,甚至有時入不敷出,十個勤天收穫粉絲尊敬的原因,是他們的認真和投入。
是身心與土地重新建立連接的充實感。
事實上,《燃燒的月亮》同樣接手的是一個打怪升級劇本。
從新手村開始,一步步學習和磨練,最後打通關卡。
但結果呢?
草原牧歌的圖景很浪漫。
但經營這份浪漫,要付出多少辛勞?從節目策划到選手,好像每一個人是有點數的。
最後形成了這樣一種不可收拾的局面——
從天崩開局,到一路崩盤。
要啥沒啥。
一,無基礎畜牧知識。
在《月亮》的招募信息里是有一些獨特要求的。
要麼自帶職業光環、身體素質絕佳的:警察、消防員、運動員;
要麼擁有專業技能的:獸醫、作家、畫家、木工、廚藝……
按理說,12個人,應該組成一個各自身懷獨特能力、技能樹均衡發展的「婦仇者聯盟」吧。
但招募結果來看,更像是一個「躺平者聯盟」——
有35歲被大廠被辭退的職員,有排斥白瘦幼審美的模特,有的在樂園、婚禮、西湖遊船上工作,也有的是為了逃避自己當下的生活來這裡尋找「詩和遠方」……
額,首先要說,sir沒有覺得這些工作有問題,也不是說不能找個地方躺平。
但和期待的相比,落差還是很大啊。
退一步說,缺乏經驗也不要緊,畢竟我們也相信態度大於能力。
不會?從頭開始學啊。
可你往下看,很遺憾,節目也沒往這個方向發展。
幺蛾子很快又來了——
二,無裝備。
在第一天,負責喂牛的小組一覺醒來就發現牛不見了,要把牛趕迴圈里才能喂牛。
你就看這個地圖。
牛,家,人,幾乎要走一公里以外,甚至更遠,才能把牛趕回去。
沒有摩托車,沒有馬。
要靠走路放牧,也不知道是人放牛,還是牛放人。
怎麼才能把牛趕回家?
其中兩個女孩試着拽着小牛犢,硬是給這麼拽柵欄里,才引得護犢的母牛跑回來。
可母牛回來沒多久,又把小牛帶走了。
那,把柵欄修好,把牛關進去呢?
沒用。
圍欄就是幾根鐵絲網,牛一頂就出去了。
經歷了一天,看似如漏勺舀水的工作後。
晚上。
趕了一天牛的牛組成員,一整個大崩潰,躺在草地上哭了起來。
三,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持。
《種地吧》好歹也會寫一張種小麥的操作步驟。
而《月亮》呢,兩眼一抹黑,只能硬抗。
在節目里有兩集,是讓觀眾直接目睹了牲畜的死亡。
一次,是因為要剪羊毛,她們將幾百隻羊趕到一個狹小的羊圈裡,想挑出200隻剪羊毛。
最後,因為經驗不足,導致羊群出現踩踏事件,踩死了5頭羊。
女孩們哭得不行,大喊有沒有獸醫。
直到同伴叫來隔壁的大姐過來幫忙,才發現這些羊已經被踩死了。
另一次,是她們發現一頭小母牛有難產跡象。
在當地牧民的幫助下,這頭牛才被帶回牛圈。
電話打了許久,才終於等來了獸醫。
接生?她們自己也不會。(可惜,此處無法複製《種地吧》給小羊接生經典片段)
最後,小牛憋死在了母牛肚子里……
當然,我們不能要求沒有經驗的選手一上來就會接生。
可是有幾頭牛懷孕了?預產期什麼時候?怎樣及時聯繫獸醫?
這些問題,節目是不是應該提前知會?
如果什麼提醒都沒有。
一切都讓選手自己臨時解決,當成難度等級來考驗她們,增加戲劇性。
有沒有想過——
被設置的「困難模式」,也是一條自然生靈。
而最新的一集里,嘉賓在疾馳的馬背上摔下。
也是靠「等」才等來醫生。
可見,劇組對任何一條生命,也都是如此的「一視同仁」。
如果說《種地吧》的苦和難,讓人共情靠土地謀生的人。
而《燃燒的月亮》製造的苦難,卻將好感徹底敗光。
02
「奪命」kpi
必須要承認,無論農業還是畜牧,必然都是辛苦的。
但。
大多數網友追《種地吧》,或者追《我的阿勒泰》,其實還是想要獲得一種和死板的都市節奏,不那麼一樣的自然氣息和鬆弛感。
讓「班味」得到一絲療愈。
也就是說。
勞作的人是累的,但節目不能讓觀眾也越看越累。
但《燃燒的月亮》呢?
沒看到鬆弛感,只看到了魔鬼訓練營。
牛,還沒放清楚。
一千多隻羊,又被大卡車送貨上門了。
另一個女孩絕望地坐在朋友身邊問:
每天都丟牛,那羊會丟嗎。
會。
果然,到了下午的時候。
羊自己已經跑得滿山坡都是了。
在看完她們無望地追牛的第一集之後,又要開始看她們無望地趕羊第二集。
緊接着。
導演組又開始下達不可能完成的三項任務:
一、撓山羊絨。
要從25隻山羊身上一共要梳下20斤的羊絨,賣錢,撓不夠就要自己貼錢。
女孩們找來了村長演示了一遍撓羊絨之後,就開始自己動手了。
場景還是很美好的。
晌午的太陽,少女,躺在腿上睡着的小山羊。
但,撓完了這25隻山羊之後,上稱才發現遠不夠那個數量。
那怎麼辦?
集體返工。
一直撓到了凌晨3點。
把羊撓禿了,也就只撓了19斤,女孩們也終於罷休。
羊也沒想到,自己也不是牛馬,怎麼還得加班。
二、給700隻羊剪羊毛。
原定計劃,一天200隻,平均一個人要剪16隻。
但由於要把羊從山坡趕到羊圈,再從羊圈裡挑羊等等一系列程序,以及每個人手法不熟練。
第一天下來,個人完成數量遠不達標。
最可怕的是,為了趕進度,其中那個從大廠辭退的女孩連早飯都沒吃,一門心思剪羊毛。
然後,低血糖倒在羊圈裡。
離開大廠,哪裡都是大廠。
最後一天,她們已經早上5點開始準備剪羊毛,還是沒有辦法完成700隻的數量。
此生沒有這麼絕望過
導演組這才開始介入,幫她們剪羊毛。
女孩們看到來剪羊毛的都是姐姐們,愉快喊出了「girls help girls」的口號。
可,你不想想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誰給你們定的?
sir也上網,想搜了搜這個事兒合理不合理。
發現一個新聞——
一家牧民,有300隻羊。
在一家人幫忙下,剪羊毛、綁腿、精修的情況下,要預計3到4天全部修剪完。
這還是熟手牧民。
讓一群自己剪劉海可能都手抖的城市女孩,在4天內剪700隻羊毛。
這像不像是雇實習生,干正職工作的缺德老闆?
最後一項任務,更是埋汰人了——
三,拾牛糞。
在這個堆肥區里把牛糞都撿起來。
12個人,干到晚上11點還有大量牛糞沒有撿完。
但,不快點撿就會影響第二天播種。
最後,鏟車也壞了。
三輪也打不着火了。
為了完成任務的,人都用手撿了。
這項任務宛如不停在斜坡上推石頭。
只不過人家是西西弗斯,而她們像是屎殼郎,推着巨大的、永無止境的糞球。
這已經不是什麼體驗生活、挑戰自我了。
而是一種絕無救贖的,徹底荒誕的苦役。
你在節目中能看到選手的成長?
不可能。
就如同你不可能在一個把人當成消耗品的工作中獲得成長。
03
「全女綜」不是爛綜藝的遮羞布
抱歉。
sir還是想罵《月亮》最可怕的一點。
它看似女綜。
但,骨子裡還是沒能改掉對男性的依賴。
讓sir看得非常不舒服的一場,是一次她們的三輪車陷入了泥地里。
12個姑娘來,硬是推不動這輛車。
最後,她們想盡所有辦法,可還是弄不出這輛車,怎麼辦?
叫幫手。
找來了4位男性工作人員。
女孩們看着男工作人員來了之後大喊:太帥了!一看就很有力氣!
很快。
車也被推了出來。
等等。
作為一個打造全女性的綜藝,這就是她們要體現的獨立與自力更生?
最讓人不理解的是。
剪羊毛可以找姐姐們來剪。
推車,怎麼就找來了哥哥來推?
那不就還是繼續加深了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細緻的、耐心的活就是女性來干,要出力氣的活,就是壯漢幹嗎?
《月亮》用「全女綜」的噱頭,妄圖包裹這個失敗的策劃。
導致觀眾對於這12位女性沒有共情,也無法產生代入感。
在這幾年裡,「女性綜藝」成為一個綜藝風潮。
有,對不同職業女性,由單身、戀愛、懷孕、婚姻的人生觀察——《我家那閨女》到《女兒們的戀愛》,從《新生日記》到《我家小兩口》《婆婆和媽媽》《妻子的浪漫旅行》;
再有,不同年齡的選秀,從《101》到《浪姐》在到《我的超模媽媽》,從20+、30+到50+,所有年齡段一網打盡。
也有女性主持的訪談、聊天,還有推理節目——
《聽姐說》《展開說說》《姐妹們的茶話會》《女子推理社》。
其中,《女子推理社》能衝上8分,原因之一也是將真實、鋒利的、關於女性話題的社會事件,融入在案件中。
將真正的女性綜藝,做到了點子上。
越來越多的女性綜藝是好的。
甚至,在脫口秀里出現的女性視角,都會成為微博上的熱議話題。
也在說明,當下女性的話語權愈發佔據分量。
我們需要有更多視角的聲音出現。
但,大多數打着「女性綜藝」旗號的綜藝選秀節目,又從來沒有真正相信女性。
還是以一種軟綜藝的方式,依舊將女性鑲刻在情感話題、家長里短、婆媳關係中去發力。
女性力量該如何表現?
女性智慧又該如何體現。
真正的女性綜藝又該是如何。
去年,9.5的女性綜藝——《海妖的呼喚》,就已經將這個問題解釋很清楚了。
從六種高危職業里——警察、消防、保鏢、軍人、運動員、特技演員,找到了24名女性。
在荒島上,進行求生比賽。
當然,這並非是在塑造有力量才是女強人。
而是要在戰鬥中,通過布局、經驗、謀劃,動用智慧,才能在廝殺中取勝。
在節目的個人介紹里,你會看到,她們在職業中受到的歧視後,展現出剛硬的模樣;
就算是看到連環殺人犯,也會表現出,用氣勢壓倒對方的威嚴神情。
當然。
你也可以看到,她們會為了勝利,而「不擇手段」。
所以,你會發現這個綜藝給女性帶來了什麼?
觀眾們在傳統審美上對女性體態壓制後的反思——
對女性形象的新認識——
如果我從小是看着這樣的女性長輩們長大的話
對於女性的褒獎中,有新的詞語——
第一次一個生存節目里,我不知道任何一位女性參賽者的年齡,婚育情況,擇偶標準,家庭對他們職業和婚姻選擇的看法
只有戰鬥,合作,謀略,自信和勇氣
誇讚對手也不再是漂亮,可愛,體貼
而是義氣,強大,有幹勁,有謀略
這些,都是觀眾們「第一次」感受到與尋常節目的不同。
在網友的留言里,sir還看到了一條這樣的話:
是的。
這樣正是我們現在綜藝不夠「女」,或是過於「女」的癥結。
就如同《種地吧》。
難道這檔節目的成功,是因為強調了「男」?
恰恰是它剝開了一切外在,一切光環,讓你感受到了——
農業是最誠實的。
沒有人能騙得過土地和時間。
哪怕已經有了一檔成功的《種地吧》。
他們還沒明白。
能讓節目成功的,無非是是真誠和心血。
這兩樣,同樣也騙不了觀眾。
所以現在,指望着性別一換,就有捷徑了?
抱歉。
「全女綜藝」再次利用了女性刻板印象——女人,不需要真的那麼努力吧。
這才是《燃燒的月亮》和《種地吧》同一套路,卻謬之千里的原因。
歸根結底還是——
換了皮。
順帶把心也丟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