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中國西部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在中國音樂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少數民族音樂更是我國重要的音樂樣式,近年來民族風受到各年齡段的喜愛。從容中爾甲到吉克雋逸,越來越多的中國民族歌手正在受到世界樂壇的關注,既古老又時尚的民族風音樂日益壯大。
開班儀式現場
7月8日,記者從四川音樂家協會處獲悉,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四川省音樂家協會、四川傳媒學院承辦的2024年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編曲錄製人才研修班在成都開班。
記者了解到,來自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31名編曲錄製人才參加了這次研修班,他們均由中國音協各團體會員單位精心選拔推薦,共同接受為期7天的指導。據了解,除了常規的培訓課程外,此次研修還包括到北川羌族自治縣石椅羌寨,圍繞了解非遺傳承、領略民族風情進行調研採風。
此外,研修班還邀請了任思奇、譚旋、李嘉佳、王備等業內知名音樂專家,為學員們帶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編曲錄製課程。
中國音樂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韓新安提到,本次研修班的舉辦是為了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音樂人才,特別是基層一線編曲錄製人才的培養扶持力度。「音樂編曲錄製是音樂創作與製作的關鍵環節,涉及對音樂作品從概念到成品的全過程設計、規劃和執行。完成好這項工作,既要求從業者具備深厚的音樂理論基礎、熟練的編曲技巧,同時也要具備製作人有高度的審美判斷力和創新能力。」韓新安說。
中國音協主辦的少數民族研修班落地四川有何意義?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鄒瑾認為,從古代絲綢之路到今天「一帶一路」,西部少數民族音樂一直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是56個民族文化傳承、血脈相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重要體現。中國音協開設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編曲錄製人才研修班,是對西部地區音樂人才孵化、音樂製作技術提升、音樂產業發展的積極促進,尤其對四川省音樂產業發展、音樂事業進步和成都「音樂之都」建設的重大支持和幫助。
(圖據四川省音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