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的chatgpt到今年的文生視頻生成應用sora,智能化內容生產技術迅速迭代,在金爵論壇、電影市場和銀星大堂的咖啡廳,這幾天耳邊總會閃過「ai」的聲音。
那麼,進入充滿想像的人工智能時代,電影創作會有怎樣的變化?昨天上午,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科幻電影周在松江開幕,在主題論壇上眾嘉賓帶着問題,也帶着思考而來。
技術更新 向前邁了一大步
「2019年我監製了一部電影(《決勝時刻》),最後的片段是1949年開國大典的彩色影像,當時修復團隊告訴我們,人工智能修復跟傳統的cg修復不同,它是數字化充分抓取、重新編碼,可能產生一個極大的變化。」知名導演、編劇、監製黃建新回憶說,他看到修復版的那一天非常吃驚,「確實完全變了。後來電影首映,觀眾也為了這一段鼓掌,稱讚從來沒看到過這麼清楚的開國大典。那次經歷讓我覺得人工智能在電影的影像表現力上已經向前邁了一大步。」
未來已來,科幻作家王晉康坦言:「我在20世紀九十年代創作《生命之歌》時寫的ai,它還是以孩子的目光仰視人類社會。我現在寫的小說中,ai已經是俯視人類了。」從實際操作層面,動畫導演、機甲設計師河森正治毫不諱言技術帶來的改變:「在動畫創作上,之前都是用人工手繪。現在我們可以用ai技術讓它呈現很多選擇,給出很多獨特的設計,我們再在這個基礎上做調整和修改。」
集成智慧 暫時缺乏創造力
「我們在創作中很多有特點的、個性化的東西,未必符合我們總結出來的創作規律、藝術規律,甚至有的時候,按照傳統的觀念沒有做對的地方,結果反而成了新的藝術上的探索形式,這是現在我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不太容易得到的。」儘管科技帶來了高效,但導演、編劇董潤年也指出了ai的不盡如人意處,「人工智能在生成一個畫面的時候,我希望能生成超出人類想像的東西。最初還有可能出現,但現在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少了,它越來越像一個平均創造力的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東西。」他說,現在的ai是整體性的智慧,它是通過互聯網,把所有的智能單元結合在一起,它沒有作為個體的、在生活中的很鮮活的經歷。「尤其程序員、工程師又大多並不理解藝術和視聽方面的語言,在設計時只能抓取網上能夠找到的所有視覺素材進行分析總結,而我們做藝術創作的人又不了解設計程序時的邏輯思維。這就需要雙方溝通,互相能夠理解對象的思維,才能夠使得這種通用人工智能,至少在某一部分更能夠理解我們對視覺、視頻或藝術的需求,才可能達成一致。」
邊做邊試 ai終要服務於人
「我們做技術的,有時候缺乏藝術創作的經驗,有點紙上談兵、閉門造車的感覺。」作為aigc數字化內容生成領域專家,人工智能青年科學家戴勃也來到了現場,「科技+電影,要真的結合在一起,就好像40年前的計算機動畫製作系統,其實也是一邊做,一邊嘗試着用,一邊升級,一直到最後找到大家都覺得很好的狀態。」他說,希望ai能夠做交互,做數字世界的模擬,「這就是大家之前常說的『元宇宙』的概念。或者,ai要最終服務於人,服務於人如何與人更好地交流、跟世界交流、跟以前的人交流或是跟不同情緒下自己的交流,我們希望ai能夠做到這些。」
中國電影家協會科幻電影工作委員會會長王紅衛表示,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技術更新,結合現在所有的受眾對娛樂方式的新需求,很可能會催生一些全新的敘事藝術、敘事體驗、場景體驗的藝術,「它可能跟既往經驗有關,也可能完全不一樣」。對於未來,黃建新說:「我認為新一輪的ai(發展),一定會對人類的生活水平提高產生重要作用,但它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困惑,一種很複雜的感受。面對它的時候,我們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慾望。因為我們有好奇,我們就想知道;我們知道了,我們就想使用;我們使用,就跟它產生了很多關係。所以人工智能對電影來講,它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新民晚報記者 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