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松江這些人為「戲」而忙

娛樂頭條 7607℃

1月5日,2024年松江區公共文化內容配送資源採購評審通過名錄公示,來自全國各地的68個民營劇團從253個競選團隊中脫穎而出,其中包括12個松江屬地民營劇團。「68個院團共有141個劇目,平均每個團2.1個,而松江的12個劇團有40個劇目,平均每個團有3.3個,從綜合情況看,松江戲曲發展趨勢向好。」雲間會堂文化藝術中心文化資源部部長黃雪陽介紹。

1月15日,松江區戲劇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在人文松江活動中心會議室召開「戲聚松江,嗨翻雲間」演出籌備會議。4天後,松江劇協的藝術家們在這裡老少咸集,歡聚一堂,其中,一大批由年輕會員和新入會會員演出的精彩節目也在年會上亮相。「這些節目不僅有松江觀眾十分喜愛的滬劇、越劇、黃梅戲,也有高雅的崑曲和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新浜田山歌,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時代特質。」松江區戲劇家協會主席、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副院長常勇說。

市場萎縮、人才流失、資金短缺、創新不足……在道阻且長的振興道路上,松江戲曲能否逆勢而上破繭成蝶?歲末年初,松江戲曲人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以藝潤心,傳承戲曲文化要從娃娃抓起

1月14日一大清早,上海華水越劇藝術團團長馬士春就趕往松江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排練廳內。排練廳里已經聚集了一群熱愛戲曲的小朋友,75歲的馬士春正在幫她們排練越韻古詩《梅蘭竹菊》。「戲曲表演中,一招一式皆有程式,每一程式都蘊含著演員深厚的藝術功力。」馬士春一邊講解一邊示範,旁邊有不少家長舉着手機拍攝。除了每周來排練一個半小時,小朋友們每天還要在家裡跟着視頻反覆練習才能跟得上進度。

歲末年初,松江這些人為「戲」而忙 - 陸劇吧

2016年,在馬士春的助推下,松江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開設越劇社團,目的就是選出「好種子」、育出「好苗子」,逐漸培養出一批越劇「小花」。幾年來,在馬士春和其他幾名年輕老師的輔導下,越劇社團碩果累累,2020年至2023年間,越劇社團捧回上海市「小白玉蘭優秀集體節目」,還曾獲得「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傳承類最佳集體節目」稱號。

「孩子們能不能學成,自身條件很重要,家長的堅持也很重要。」馬士春說,「每年都有孩子退出,但每年也會招新的孩子進來,這很正常。我不指望這些孩子將來都能走專業道路,但這段學戲的經歷一定會在她們心裏埋下一顆熱愛戲曲的種子。將來長大後她們如果聽得懂戲,喜歡聽戲,這就是一種傳承。」

8歲的薛佳沄跟着馬仕春學戲已有三年多,薛佳沄媽媽坦言,帶孩子來學戲的原因一是因為孩子喜歡,二是因為能爭取到更多上台的機會。「孩子四歲多就開始跟着馬老師學了,學戲的這些年,原本內向的她參加過很多表演,獲了不少獎,自信心越來越強。」薛佳沄媽媽說。

以美育人,發展戲曲事業需有年輕力量

春節將至,「90後」黃梅戲演員楊舒星的行程也越來越忙。除了參加一些年會,她還時常出差,在長三角周邊幾個城市參加交流演出。

歲末年初,松江這些人為「戲」而忙 - 陸劇吧

楊舒星是黃梅戲藝術家許自友的學生,也是黃梅戲大師嚴鳳英的第三代弟子。古時學戲講究傳承有序,科班出身、師從名角都給了她來上海發展的勇氣。2014年,年僅24歲的楊舒星從安徽來到上海發展,2017年,她在松江創立了自己的黃梅戲劇團。

「劇團剛成立那兩年演出還蠻多的,近幾年受大環境影響演出銳減,但我們得先生存下去。」楊舒星說,「接不到演出的日子,我開始走進學校,通過『講、演、教』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戲曲文化魅力。上課之餘我還開通了自己的直播,在網絡上演唱黃梅戲,現在大約攢了9萬粉絲。但所有的積累都是為了能有更多的機會站在舞台上『唱大戲』。」

「大戲」不好唱,排戲需要錢。另一位新松江人胡倩沒有選擇等機會,而是自己創造機會,用自己多年的積蓄排了一出大戲。

歲末年初,松江這些人為「戲」而忙 - 陸劇吧

胡倩從名校財經專業畢業後,從事了20多年金融工作,但從小就痴迷戲曲的她始終放不下表演夢。人到中年時,胡倩毅然辭職,轉行成立了戲曲社。黃梅戲、滬劇、崑曲、越劇,胡倩都能唱,但她最喜歡的還是黃梅戲。2021年,她自籌資金60萬元找劇本,請人導演、作曲,物色演員,硬是排出了一台以松江歷史人物為原型的黃梅戲《亂世才女》,這也是上海首部原創黃梅戲。淳樸流暢的唱腔和活潑細膩的表演公演後備受好評,該劇當年就被選為第三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民營劇團優秀劇目展演的開幕大戲。

以戲聚人,建設「戲劇之鄉」必須推陳出新

傳承戲曲文化、建設「戲劇之鄉」,人才是根本、觀眾是基礎,而這些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2019年,松江區舉辦了首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民營劇團優秀劇目交流演出,隨後兩年舉辦了第二屆、第三屆,2024年即將舉辦第四屆,滬劇、越劇、廬劇、婺劇、錫劇、黃梅戲、豫劇、皖南花鼓戲、皮影戲共9個江南地方劇種在「上海之根」以及「文化雲」雲端綻放。「我們就是要給松江戲曲人搭建好的交流平台,在與高手同台競藝中提升自身水平。」松江區文旅局公共服務科科長楊雨清說,「與此同時,我們通過扶持資金、政府採購、文化配送等方式給予民營劇團一定的財政支持,從而打造戲曲文化名片,促使各大民營劇團蓬勃發展、佳作頻出。」

歲末年初,松江這些人為「戲」而忙 - 陸劇吧

在創作方面,松江區戲劇家協會也一同發力,積极參与「戲劇之鄉」建設。據介紹,近年來,松江區相繼創作推出了話劇《陸機》和《董其昌》、黃梅戲《萬里歸途》、越劇《亂世才女》、滬劇《丁娘子》、五音戲《青山作證》等多部戲劇作品。與此同時,開拓打造了一批嶄新的展示傳播新空間,「江南曲聖紀念館」「徐林祥小戲藝術展示館」「甪釣灣戲劇小鎮」「江南新社戲」等戲劇展館、戲劇品牌的建設和展覽展示活動極大提升了「戲劇之鄉」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來源:上海松江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