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1873-1929)。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膾炙人口,其中「少年強則國強」的說法,更是廣為人道。青少年代表未來,一個國家的青少年如何,便意味着這個國家的將來如何。這一點,恐怕是古今中外無人懷疑的。不過,這裡的「強」意味着什麼,尤其是「少年強」究竟是什麼意思,梁啟超並未在文中給予解釋。或許他認為「強」的涵義不言而喻,但是,何為少年之「強」,卻實在是一個需要加以分析和澄清的問題。在今天,這一點尤其必要。
「強」字最容讓人想到的,首先是體魄的強健。這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是一個特別突出的問題。當時國人普遍身體羸弱,以致被外人譏為「東亞病夫」。大眾熟知的一系列文學和影視作品,如《霍元甲》《精武門》和《陳真》等,都是當時的國人慾求強身健體、一洗「東亞病夫」之恥那種集體意識的充分流露和反映。時至今日,一個國家的青少年之「強」,仍然直接意味着體魄的強健。在種種體育競賽中,這一點得到了最好的體現。也因此,種種體育競賽的勝敗,也成了牽動人們心情的重大事件。比如中國足球一再的敗績,之所以令人痛心疾首,就是因為「贏」意味着「強」,而「敗」就是「弱」。沒有「弱」所導致的「敗」,也就不存在國家與民族的榮譽問題。
不過,「少年強則國強」中的「強」,並不只是體魄強健意義上的「強」。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早已擺脫了「東亞病夫」的恥辱。雖然足球運動敗績累累,但其它體育運動方面,中國運動員則捷報頻傳,中國也早已成為體育大國。但是,為什麼大眾中不少人對於昔日梁啟超所謂的「少年強則國強」仍然有着強烈的共鳴呢?這就說明,代表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真正的「強」,不僅僅是國人體魄的強健,甚至在更重要的意義上並不是身體的強健。
為什麼這麼說呢?顯然,體魄的強健只是「力」這一意義上「強」的反映,而人類作為文明的存在,除了「力」之外,更注重的是「理」。換句話說,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和意義,更為重要的並不在於「體力」「物力」乃至「財力」和「軍力」這一「力」的方面,而在於創造文明並體現文明這一「理」的方面。否則的話,人類就成了弱肉強食的蠻荒叢林和動物世界。
俗話所謂「有理走遍天下」,說的正是「理」的力量超過一切,任何人都要講理。曾有古代的皇帝自認為掌握了最高的權力,變成了天下最「強」的人,便得意洋洋地問手下的大臣是否自己天下最大,結果深受中國傳統價值尤其儒學熏陶的大臣回應說:「天下還有一樣東西比陛下更大。」皇帝詫異問那是什麼,大臣答曰:「天下理最大,陛下也得講理。」這一故事,反映的正是這樣一種觀念:無論是體力、武力、財力和權力等「力」,在文明、正義等價值所反映的「理」的面前,均處在次要的位置。正是因此,「道高於勢」「從道不從君」也才不僅是中國傳統的價值,同時也是西方文明中被普遍接受的價值。就此而言,「少年強」的「強」,除了體魄的增強這一涵義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文明程度的增強。
這一點,從梁啟超在當時對於「公德」的大聲疾呼,便可以令人有深切的感受。他說: 「我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為群,國家之所以為國,賴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人也者,善群之動物也(此西儒亞里士多德之言)。人而不群,禽獸奚擇。而非徒空言高論曰群之群之,而遂能有功者也;必有一物焉貫注而聯絡之,然後群之實乃舉,若此者謂之公德。」(《論公德》)
梁啟超這裡所說的「公德」,就是在社會這一公共領域所要講的「理」,就是對於公共秩序的尊重和遵守,也就是現代漢語所說的「文明」以及古代漢語所謂的「禮」。「禮者,理也」這句古語,說的正是:人們對於「禮」的遵守,其實正是對於「理」的講求。而無論守「禮」還是講「理」,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講「文明」。而是否「文明」,最直接和重要的反映,便在於是否能夠尊重和遵守公共秩序。因此,梁啟超所謂「少年強」中的「強」,與其「公德」說相對應,恐怕更多地是指「守禮」和「講理」這一方面的加強,換言之,也就是文明程度的增強。
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之林中被視為「強大」抑或「弱小」,並不僅僅在於軍事和財富,而更在於文明程度。一個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如果在世界上不能主持公道、匡扶正義,而是恃強凌弱,只會被認為是「強橫」「強暴」「強梁」,而不會被認為是真正的「強大」;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如果「為富不仁」,不能做到「樂善好施」,或者仗着自己「財大氣粗」,不能尊重貧窮的國家,甚至連自己國家的弱勢人群也不能善待,也同樣不會被認為是真正的強大。這一點,我在《重建斯文:儒學與現代世界》中已有申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此處不贅。
《清議報》第三十五冊刊登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
總之,如果說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之「強」的理解必須更加着眼於「文明」或者說「斯文」,那麼,在「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中,作為國之「強」的前提的少年之「強」,顯然同樣應當指的是「文明」「斯文」。一句話,用現代漢語通俗地說,「少年強則國強」的意思就是:只有年輕人不僅擁有強健的體魄,更有良好的文明教養,一個國家才有希望,才能夠真正贏得世界的尊重而被視為一個真正的強國。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作於1900年他滯留夏威夷期間。如今,雖然已經過去了124年。但正如本文開頭所言,「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仍然顛撲不破,不斷在人們的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並且,這句話所說的道理,也不僅僅適用於中國,而具有世界範圍的普遍性。如果說青少年是未來的代表,那麼,試問哪一個國家不是「少年強」則「國強」呢?當然,作為中國人,正如當年的梁啟超一樣,我們首先關切的是中國之強,是中國少年之強。於情於理,這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大家對於「少年強則國強」一再引發強烈的共鳴,這是否意味着如今中國的青少年正面臨著不夠「強」的問題呢?或者說,在是否夠「強」的問題上,如今中國的少年是否不那麼令人滿意呢?
如果「強」的意思需要更多地着眼於「文明」和「教養」,或者說著眼於公共秩序的尊重和遵守,或許古今中外的青少年都有形式各異、程度不同的難如人意之處。不過,我們不能因此便不去正視和探討當下中國的青少年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只有發現問題並使其得到改善,才能由「不強」變「強」,由「不那麼強」變得「更強」。如果我們仍然堅信任公「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為了「重建斯文」,讓中國成為一個「富而好禮」「泰而不驕」的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就必須從讓我們的青少年變「強」開始。
古語云「人窮志短」,在經濟較為困難的時期,尤其是在「禮義廉恥」的傳統價值受到摧毀的情況下,難免存在「斯文掃地」、公共秩序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遵守甚至被踐踏的問題。那樣的時代,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廣大人群,恐怕都既是問題的承受者,同時也是問題的製造者。但是,改革開放迄今,如今那些15-25歲的年輕人,尤其是東南沿海較為發達城市中這一年齡段的年輕人,當他們已經處在豐衣足食的狀態時,是否已經能夠很好地尊重和遵守公共秩序、「講理」「守禮」,從而具備和體現出良好的文明素養了呢?
對此,我想以我的親身經歷為例來作出觀察和思考。這樣的話,我們這裡的討論可免於抽象。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我有飯後在校園散步的習慣。而在散步的過程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學生在人行道上騎電動車或者單車的情況。當然,有時是路況所致,使他們不得不在人行道上騎行一段時間。這種情況不在我的討論範圍之內。但也有不少時候,則是這些同學故意選擇人行道行駛。即使非機動車道就在旁邊,也並不擁堵,他們也依然騎行到人行道上。顯然,這種情況就是對於公共秩序的不尊重和不遵守,就是文明程度的不足,就是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意義上的不強。
那麼,為什麼明明知道是人行道,明明有專用的非機動車道在旁邊,還要騎着電動車或單車佔用人行道呢?究其原因,恐怕在這些同學的心裏,佔用人行道就是無所謂的行為。而為什麼佔用人行道就是無所謂的呢?如果我們對此進行心理分析加以深究的話,就會發現,這未必不與某種「苟且僥倖」「欺軟怕硬」甚至「恃強凌弱」的潛意識有關。
校園裡的人行道有的很窄,有一次我與一位騎電動車的同學在一條狹窄的人行道上「狹路相逢」。由於我已經遇到了好幾次這樣的情況,不免對此有所思考。我提醒那位同學走錯了道的同時,就詢問那位同學,為什麼不會騎到機動車道上去。那位同學應該是從未反省過這樣的問題,一時語塞。我就說:「恐怕是你知道騎到機動車道危險,而人行道不會存在危險的問題。可是,你這樣想的話,是不是只想到了自己的安危,而忘了別人的安危呢?在機動車道上,騎電動車的是弱者;而在人行道上,對於騎電動車的人來說,行人是弱者。你有沒有想過,你在人行道上騎電動車行駛,對於行人會有危險呢?」
我的問題,相信絕大部分騎車佔用人行道的學生都沒有思考過。然而,這並不意味着那些同學沒有那種潛意識,並不意味着我的問題是無的放矢。如果不存在那樣的潛意識,他們也許就不會在明明有專用的非機動車道而不用的情況下,棄機動車道不佔而取人行道占之了。或許有人會說,這樣分析恐怕是「誅心之論」,然而,如果說人的任何行為都是觀念的結果的話,那麼,不在觀念上找尋原因,不在「心」上發現產生問題的根源,又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呢?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不尊重和遵守公共秩序的青年,將來走向社會,對於公共秩序來說,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一個只怕自己被撞而不怕自己撞到別人的青年,將來在一個科層制的社會中,會不會是一個自私自利甚至恃強凌弱的人呢?哪怕只是一個為了抄近道的青年,將來走向社會,會不會無視規則而行險僥倖,做出破壞規則的苟且之事呢?這些憂慮,恐怕都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切實關係著國家的未來。假如那樣的青年佔據相當比例,將來的中國社會將會怎樣,將來中國在世界上又會是怎樣的形象,恐怕是可想而知的。
當然,必須說明的是,在我經驗中,就騎車佔用人行道而言,那樣不尊重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青年,在我所見到的學生中,是非常之少的。而當我指出那些侵佔人行道的學生的問題時,絕大部分都會立刻「羞惡之心」呈現,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立刻改正。那種不以為恥反而蠻橫無理地狡辯甚至叫囂者,是極為罕見的。也正因此,我對於青年的信心,從未喪失。
有人會說,類似於騎車佔用人行道的種種不文明的行為,並不只發生在青年的身上,而是具有「老少咸宜」的普遍性。的確,如果我們的觀察不限於校園的話,僅就電動車佔用人行道的行為來說,恐怕快遞的電動車更為常見。進而言之,如果不文明的行為不限於電動車佔用人行道這一種,而是廣泛涉及社會上的各種行為的話,那麼,一些經過特殊時期洗禮的老年人,其表現恐怕是遠比廣大的年輕人要「出色」的。既然如此,我這篇文章所說,為什麼又要特別針對青少年而發呢?
原因很簡單,正如本文開頭所說,梁啟超的「少年強則國強」廣為人道,我也是認同和共鳴的其中之一。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正是因為我和任公一樣,堅信一國的未來在於一國的青少年,才會更多地將我的關懷放在了青少年的身上。而我更堅信:中國能否日益邁向文明而不是墮入野蠻,取決於今日的青少年能否充分意識到究竟何為少年之「強」;當下中國的青少年如何「自強」,在價值上何去何從,將決定中國將來以何面目立足於世界之林。因此,最後我想說的是,我由衷希望我們的青年能夠真正在「守禮」「講理」和「斯文」的意義上「自強自立」,從古今中外一切傳統和文明的價值中汲取養分,做一個頂天立地、俯仰無愧怍的人!(作者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彭國翔
責編 劉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