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逆行人生》最大的問題,不是富人演窮人

上映前,徐崢的《逆行人生》被詬病最多的一點,就是「窮人花錢看富人演自己」。海報也被吐槽,指「後面真幹活的沒有笑的」。

正式上映後,口碑雖有所逆轉,被贊有敘事、有細節、有笑點,但不喜歡的人依然不少。

6.9的開分,對應了影片的評價兩極。

《逆行人生》的切入點,是徐崢飾演的高志壘遭遇中年危機。

原本拿着高薪,自認端了技術鐵飯碗的高志壘,因為年齡原因,成了公司的棄子。甚至,連該有的賠償都拿不到。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打擊接踵而至。

之前因為p2p爆雷,家中存款被清空;父親又突發重病,手術費、住院費花去30多萬;求職簡歷發出去1300多份,卻因為「高齡」屢屢被拒;而另一邊,房貸、家庭生活費、女兒上學等,又像是個必須按時填補的黑洞。

找了「黑獵頭」,工作沒找到,還被騙去3萬元。

人到中年的高志壘的人生,就像他追騙子時被卡在鐵門中間,進退不能。與外賣員楊大山的偶然相遇,成了他沉浮掙扎時的那根稻草。

從畢業於同濟大學的計算機精英,到騎着電車穿梭奔馳在街頭的外賣員,高志壘開啟了他的「逆行人生」。

從細節和片尾的花絮來看,徐崢和他的《逆行人生》,是做了功課的。

影片以高志壘的新人騎手為樣本,為觀眾們演示了外賣員入職環節和新手期。外賣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取餐、找不到目的地、超時,以及各種原因被差評、被投訴等問題,也都有較為詳細真實的展現。

而高志壘作為被迫下沉的原職場精英,他還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問題,把自己變成真正的「拉車」的。

過程,自然也是充滿了無奈和辛酸。

把高志壘從錯誤頻出、不甘不願的新手期向前推了一步的,是重病父親的輕生念頭。之後,則相繼是父母、妻子、女兒。

一句話概括就是,為了家人,拼了。

在讓高志壘重新燃起奮鬥熱情的同時,影片對群像的塑造,也有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馮兵飾演的大黑,是派送站的「單王」。

速度快,效率高,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6個小時。因為很少按時吃飯,患上了很嚴重的胃病。

但奇怪的是,他從不接轉單。

王驍飾演的老摳,則節儉到了「膠帶萬能」的程度。

電車壞了,用膠帶纏;頭盔壞了,用膠帶纏;就連出車禍被撞傷了腿,他還是說用膠帶纏一下就好。

還有帶高志壘入行的楊大山,一個有點嘴碎,但既陽光又真誠,把攢錢迎娶女朋友當成夢想的小夥子。

干一行,愛一行,做保安時「不管什麼樣的外賣員都要攔住」,送外賣時要求「不管什麼樣的保安都衝過去」的朱站長。

以及看起來瘦弱不起眼,業務能力卻月月名列前茅的單親媽媽仇曉敏;憨厚老誠,將微笑展示成哈哈大笑的老張。

他們和高志壘一起,組成了「吃貨外賣」的群像圖。

如果是從以上角度切入,《逆行人生》基本算是成功的。至少,它既點出了職場年齡危機,又較為真實的展現了外賣員的工作狀況。

許許多多的人,都在逆風前行,為著生活而拼盡全力。

但換個角度,《逆行人生》的問題就很明顯。

就像某位網友所說的,有偷換概念之嫌。

從這個角度看,高志壘的困境源於慾望,如住大房子,讓女兒上國際學校等。而他轉做外賣員後的拚命接單,都只為了能做「單王」,掙夠一萬五保住房子。

也因此,當他最後頂着一臉血,在喧囂鬧騰的舞池中找到顧客,成為當月「單王」後高喊「我們的房子保住了」時,就莫名的諷刺。

如果影片本身的定位就是反諷,那這段就是高光。

可惜,「把掌聲獻給每一個努力的自己」這句話,證明了影片的站位。

想要過優裕的生活,是錯嗎?

顯然不是。

高志壘困境的真正罪魁,是職場病態的「卷」,是「996」的過度逐利和剝削。

雖然在影片中,辭退高志壘的原公司,已經被處理得像個「反派」。無論是領導和同事,都帶着幾分小丑的味道,但完全沒有涉及到問題本身。

而後來幫高志壘開啟了「逆行人生」的外賣平台,就更像是反襯前公司的「正派」(有種影片最大投資方是外賣平台的感覺)。

沒有年齡、生理歧視,只要你肯拼,就一定能掙錢。

所有走投無路的人,都在它這裡得到了救贖。

大黑拼,是要替接了他轉單卻出了車禍的前同事籌賠款;老摳節儉,是為了給患白血病的女兒籌集醫藥費。

至於高志壘,更不必多說。

而平台以「單王」為標準,激勵外賣員去卷、去拼,以及其它不合理機制,則是一帶而過。就連影片的結局高潮段落,都安排成了搶「單王」。

在重複利用「家人生病」推動人物、劇情的同時,影片中出車禍的概率,也過高了點。

但更有點離譜的,是車禍後還要爬起來帶血送單。

這可能,就是有不少人覺得影片視角真實,表達做作的原因。

到這個時候,《逆行人生》就已經不再是一部以外賣員為主角,講述他們真實生活的作品。真的就像是片中高志壘所說的,送外賣是過渡。

而影片結尾,高志壘因為成功開發了「路路通」小程序,被平台高層看中想聘用他的橋段,又印證了這一點。

這種情況下,整個故事就有種「神仙遭貶,體驗生活」的感覺。

說白了,還是創作者沒有真的站在主角的立場,以至於下沉度不夠,無法與主角人物群體真正共情。

所以,既不太假,又不夠真,還有點套路式重複的《逆行人生》,就像是一部「資本」勸你努力的「苦難勵志片」。

喜歡和不喜歡,關鍵在於站在哪個角度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