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獎」享有極高聲譽,名作家阿來和霍達等都因獲該獎走紅

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駿馬獎」創辦於1981年,每四年評選一次,距今已經舉行了第十三屆。該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委主辦的少數民族文學的國家級文學獎,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並列為中國作家協會四大全國性文學獎項。參賽的作品包括少數民族作家用漢文或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詩集、散文集、報告文學、理論評論集、翻譯等。

我國有56個少數民族,是多民族的國家,為了促進各民族的文學創作有較大的進步和提高,駿馬獎的設立無疑吸引了很多熱愛文學創作的各民族同胞。

四年一屆的駿馬獎無疑讓更多的優秀創作者脫穎而出,在這些作品中優點凸顯,題材、主題、風格等多樣化和富有創新性;表現新時代各族人民新生活的能力顯著提升。

在以往的評選中,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高度重視確保評獎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在評獎條例和評獎細則中對評獎紀律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評委們都秉持公心、顧全大局、保證了評獎過程和評選結果都充分體現駿馬獎的評獎宗旨,通過選拔、獎勵和展示少數民族作家的優秀作品,推動少數民族文學的繁榮發展,促進中華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和鞏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

參選的作家們在文學創作上傳承了傳統文化、弘揚民族文化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度和深度,題材豐富多樣,書寫對象幾乎涉及當下少數民族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駿馬獎」不僅是對各民族優秀文學創作者的獎勵,更是培育大作家們的搖籃,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藏族作家阿來,曾在第四屆駿馬獎上憑藉中短篇小說集《舊年的血跡》獲獎,從此走入讀者視線。在第六屆駿馬獎中他著作的《塵埃落定》更是引起廣泛的關注,後來改編成影視劇作品。阿來還擔任電影《攀登者》編劇,該片上映票房突破10億元。阿來不僅獲得過茅盾文學獎,還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他在少數民族作家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還有來自北京的回族女作家霍達,她創作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獲得第三屆駿馬獎,同時還獲得茅盾文學獎。她創作的長篇小說《補天裂》還獲得第六屆駿馬獎。她還創作了話劇《紅塵》《海棠衚衕》等。

除了以上兩位大作家外,回族作家張承志還多次獲得過駿馬獎,滿族作家馬伯庸憑藉長篇小說《大醫》獲得第十三屆駿馬獎長篇小說獎。

很多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者都獲得該獎,同時他們還獲得其他文學大獎。駿馬獎給很多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者們希望,激勵他們不斷創作出優秀的作品,繁榮中國文學,成為大眾的精神文化食糧。

駿馬獎作品包括各種文學創作,給予創作者們極大的空間,希望他們不斷創作出體現各族人民具有時代感的精氣神,通過這些作品的呈現,大家能夠了解到各族人民鮮活的時代特色和精神面貌。

駿馬獎的存在意義,就是讓各民族的文學創作成果得以更廣泛地傳播,也促進了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豐富民眾的精神食糧,提升大家的文化修養。當然激勵更多熱愛文學創作者們寫出更加優秀的作品,能夠獲得評委的認可,同時獲得駿馬獎。